世界上有这么三种人,一种是不玩户外的,一种是把户外变成生活本身的人,最后一种是在户外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完美地平衡二者的人。

第二种人,可称之为户外大神,常年受自然滋养,游走山野之中。而第三种人,现实中是最多的,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身边的人。

“苟且”与远方,从来不是矛盾,在他们手中,户外和生活实现了完美调和。

我们先从一部户外电影说起。这可能是一部最接地气的户外电影,没准,你能从中窥见到自己的影子。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

影片的英文原名是《Leave No Trace》,但这部电影并不是讲无痕山林的。相比于内地通行的翻译“不留痕迹”,我个人更喜欢“叶落无痕”。如一片树叶,归于山野,这才是户外的最佳状态吧。图片来源:rottentomatoes

影史上能获得烂番茄100%新鲜度的电影,《叶落无痕》是第二部。IMDB评分7.2,豆瓣评分7.6,中等偏上。但以一个户外人的视角来审视,我给它打9分。

如果普通人看完,他们可能会更多地从亲情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从户外人的角度进行解读,除了主角威尔和汤姆无处不在的亲情羁绊,更多的时候,电影是在探讨,户外与现实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平衡。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2)

图片来源:imdb

威尔和汤姆父女二人住在一个森林公园里,这是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威尔是退役老兵,汤姆13岁,没上过学,没有伙伴。父亲和大自然,就是她全部的知识来源。

一觉醒来,满眼的绿色。在原始森林中采集野菜、蘑菇为食。用火石、火绒生火。用自制集水器收集饮用水。帐篷、睡袋、头灯……这一切是不是都很熟悉?父女二人的户外生存技能绝对不低。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3)

父女二人的营地。图片来源:imdb

突如其来的,由于汤姆被一个越野跑者发现,父女二人被驱逐出公园,社会保障组织把他们安置进了一个农场。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4)

一起生火做饭。图片来源:leave no trace

为什么威尔非得选择居住在户外?

他在农场的表现可以窥见端倪。把电视放进衣柜,坚决不用电话,待人礼貌但冷漠……他总也融不进现代生活。有一个细节是,当直升机在头顶飞过,威尔显得特别痛苦——作为一个老兵,他患有很多军人都会有的精神类疾病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与噩梦相伴。

在户外生活,能让他更舒服。远离现代社会的樊篱,他能活得更简单。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5)

即使回归现代社会,两人也更喜欢睡在户外。图片来源:imdb

而影片改编自美国小说家彼得·罗克的原著《My Abandonment》,直译为“我的放弃”。单看原著名字似乎有些偏激,让人觉得威尔是在逃避。我倒认为,威尔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已。“我的选择”更贴切一些。

贯穿影片的一大冲突是,威尔可以为了逃离现代社会选择尽情享受户外,可是他的女儿汤姆能在完全的户外环境下健康成长吗?

现实告诉他不能。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6)

去城市购买必需品的途中。从原始森林到现代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图片来源:imdb

纵使大自然能够带给汤姆诸多乐趣,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认同需求,大自然不能给予,威尔也不能。13岁,正处在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汤姆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而不能只仅仅局限在山野。

农场生活让威尔无所适从,最终他又带着女儿逃离,不得已她又跟着父亲走入荒野。但此时的汤姆已经开始接受新生活了,她甚至交到了朋友,憧憬入学后的情景。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7)

逃离途中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图为威尔用体温给面临失温汤姆取暖。图片来源:leave no trace

历尽曲折,父女二人来到一个房车营地。养蜂,吉他,民谣,聚会,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爱。汤姆认定了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所以,当威尔打算再次走入山野时,汤姆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父亲:“我不想离开。”

是你需要荒野的救赎,不是我们,也不是我。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8)

营地,party,民谣。图片来源:imdb

终归,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父亲选择荒野,女儿选择了现代社会,但我想,终其一生,户外也会成为陪伴汤姆一生的生活方式吧。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9)

影片故事动人,演员的表演也很赞,尤其是饰演汤姆的托马辛·麦肯齐,充满灵性的表演让人惊叹,未来无可限量。图片来源:豆瓣

影片最后,威尔在山间小径上踽踽独行,然后毅然拐入丛林,就如一片树叶,归于山野,莫名地让人动容。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0)

图片来源:leave no trace

虽然影片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但类似于威尔和汤姆这样的事毕竟是少数。威尔应该算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二种人,而现实中我们身边更多的,是像汤姆这样的人,户外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确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户外和生活之间,努力找到一种平衡。

比如下面这位户外美女。

我不喜欢虐,但是喜欢美景

小时候看到报纸上有骑行318的报道,汐颜就被种草了。2012年,愿望实现,终于骑行了318,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朋友圈里,10条有8条是关于户外的,剩下的2条都是自拍美照(有点夸张,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此部分图片均由汐颜提供)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1)

在四姑娘山二峰。

问她的户外经历,随手发过来这么一条信息: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2)

在雅拉雪山。

然后我就问出了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你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出去玩?

“周末节假日想去就出去了啊。”透着那么点潇洒劲。汐颜的职业是幼师,比常人多了令人艳羡的寒暑假,但这并不是她能更多走入户外的主因。

“就是想去就努力去了,该面对苟且生活的时候就去面对,玩谁会不想呢?”

“就是单纯的喜欢去看风景啊,有些风景你不徒步就看不到。我从来不喜欢运动,徒步本身我也不喜欢,但是为了看风景都可以坚持走下去。”

“我是个奇怪的人,哈哈哈哈哈哈……”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3)

在贡嘎环线。

很潇洒吧。她不喜欢徒步时身体的疲惫,但是她喜欢徒步时可以欣赏到的美景。虐和美景,徒步能享受到的两大要素,喜欢其中一个,就是喜欢徒步。

而汐颜生活在成都,距离川西很近,周末经常就跑山里徒步去了,周五出发,周日回。去年长线去了贡嘎,问她今年的计划,令人咋舌:这个月底去那玛峰,下个月可能去看高山杜鹃花,6月去洛克线,7月可能雨崩 梅里外转,也可能格聂 扎尕那。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4)

在武功山。

十分潇洒。我问她,户外是一辈子的事,这说法对你来说成立吗?

只要兴趣还在就成立。

为了欣赏美景,是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走入户外的原因。因美景涉足荒野,提升审美,调剂生活,汐颜找到了户外与生活的平衡。

不同于汐颜,有一种人进入户外的原因,可能主要是“找虐”的。

户外治好了我的脂肪肝

"炒鸡蛋"现在是某在线旅游公司的技术专家,回想起第一次去徒步,还是2004年参加绿野的组织活动,“走P了,到家之后鞋都没脱倒头就睡,睡了12个小时,第二天几乎无法站立,歇了好多天都没缓过来,当时就不想走第二次了。”而那次仅仅是走北京有名的入门级徒步线路——香八拉。(此部分图片均由炒鸡蛋提供)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5)

在贡嘎。

身为码农,炒鸡蛋的身体很一般,身高171厘米,体重却有160斤。过了一年多,有两件事让他又重拾户外,一是体检发现得了脂肪肝,二是因为喜欢摄影买了单反。想起一年前参加的徒步活动,就觉得是个不错的减肥方法,于是又回到了绿野,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6)

夏穿小五台。

最疯狂的是2006年,“一年爬了40多次,小五连穿,大五连穿,狼八拉,啤酒溪-海陀等经典路线都走过了”,体重也从160斤降到了128斤,脂肪肝也没有了。“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就走香山十字,30公里爬升2000米,8小时以内可以走完。”最神奇的是,脂肪肝也好了,半年就瘦了30多斤。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7)

炒鸡蛋的爱人卉卉,也是资深驴友。

户外打开了炒鸡蛋新世界的大门。最重要的是让他收获了爱情。2009年情人节那天,京郊百花山的一次徒步,让他邂逅了今后的爱人卉卉。而今儿女双全,儿子6岁,女儿3岁。不过,有了孩子以后,炒鸡蛋的户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偏向于休闲户外。

“有娃以后出去就少了,能带他们都会带,北京周边爬山能走就让他们自己走,不能走就背着、老大一岁半个月时背着他上了一次海坨山,老二不到一岁时就去内蒙混善达克扎营了。”除了北京周边,自驾游也多了起来,最常去的是内蒙古,家里有6个帐篷,从最初的超轻帐、单人帐、双人帐、三人帐,到现在两室一厅的帐篷。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8)

儿女双全。

从单身到恋爱再到结婚生子,炒鸡蛋对户外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年轻的时候比较贪玩儿,喜欢自由,不爱受约束,现在有了下一代,生活压力很大,身体也不如从前了,身上责任很重,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无所谓了。户外就是一种生活调剂了,不过还是非常怀念以前的日子,结识了一些户外朋友,十几年了还经常聚一聚。”

炒鸡蛋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是,教会孩子们喜欢户外。他觉得户外能够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接触大自然,锻炼身体,认识更多的人,这些都是他小时候不从经历的。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19)

穿着尿不湿徒步。

我把威尔和汤姆的故事说给他听,思考了一会儿,他回答:“我挺能理解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听话,能理解自己,实际上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孩子小的时候特别依赖你,越大就越有自己的想法,越来越难以控制,越来越想摆脱你,你会有一种无力感,实际上我现在就觉得已经很难控制山哥(老大)了。”

炒鸡蛋的这番话其实很真实地描绘出了当威尔看到汤姆转身离去时的那种状态——无力感。好在,他不会经历威尔的痛楚,因为他已将户外与自己的生活,与家庭的生活打理的井然有序,户外与他和家庭之间没有冲突。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20)

海坨山露营。

采访最后,炒鸡蛋提到了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2009年初,他发了个约伴贴,去爬门头沟的狗牙山,有个人报了名,结果来晚了,队伍没等她直接上了公交车,没想到这个人很执着,打了车就追来了。“我们到了上山点以后,开始爬山,刚爬了一个小山头,就看远处有个人影,一眨眼就追了上来。走到近前一看,是个瘦弱的MM,然后全程都看不到她有一点累的感觉。”

2011年,她突然对炒鸡蛋说要去爬8000米的雪山——马纳斯鲁峰,当时他还劝她悠着点,却没想到她登顶了。结果就爬到了现在,已经登顶了13座”8000米雪山。

写到这,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她是谁?没错,就是罗静。

户外自由生活方式(把户外玩成生活里应该有的样子)(21)

当年穿越狗牙山时的合影,后排左二为罗静。

相同的起点,不同的人生路径。炒鸡蛋一直将户外当作生活的调剂,成为北京户外圈小有名气的KOL,而罗静则选择了一条高海拔雪山攀登的道路。

很难说谁更高级,但都是热爱户外的人。他们只是把户外,融进生活,将生活过程了理想的样子。

炒鸡蛋觉得自己骨子里有自由主义倾向。通过玩户外, 把心里的那种感觉唤醒了,不过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像罗静那样不顾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最终也只能是个“普通人”。真的是普通人吗?

我倒是觉着不能以你玩哪种形式的户外论英雄,终究我们走入荒野,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无论你是汐颜,还是炒鸡蛋,还是罗静,户外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以何种方式占据你的生活,因人而异,就看你怎么在户外和生活之间找准平衡了。

就像《叶落无痕》片尾曲中写得那样:

我漫无目的地游荡,在这个生机勃勃又狂野的世界,我脑中的事物,如同红日落下来般平静下来,而我,我知道你必须走,我想我也明白其中缘由,但其实也不知为何……这里,珍宝到处都是,在其中我找到一片叶子,一首歌……在树林里,秘密到处都是,这地方这么小,是我的一个家,一个梦……

线路 ➤| 雨崩 | 乌孙 | 狼塔 | 贡嘎 | 洛克 | 博格达 |

线路 ➤ | EBC | ACT | 念青东 | 珠峰东坡 | 伯舒拉岭 |

山峰 ➤| 珠峰 | K2 | 道拉吉里 | 安纳普尔纳 | 四姑娘 |

线路 ➤ | 半脊 | 雀儿山 | 南迦帕尔巴特 | Ama Dablam |

人物 ➤| 王铁男 | 守静笃 | 罗静 | 张诺娅 | 徐江军 |

线路 ➤ | Ueli Steck | 梅斯纳尔 | 库库奇卡 | 栗城史多 |

知识 ➤| 打包 | 防蛇 | 蚂蟥 | 迷路 | 失温 | 防晒 |

线路 ➤ | 露营 | 背包 | 睡袋 | 轻量化 | 山峰难度 |

电影 ➤| 艽野尘梦 | 荒野生存 | 巅峰记忆 | 北壁 |

线路 ➤ | 127小时 | 涉足荒野 | 垂直极限 | 攀登梅鲁峰 |

户外探险商城

点我订阅杂志

给小犀牛加个鸡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