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浩浩五千年,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精神佳句,

或慷慨豪迈,或智慧深沉,或大气磅礴,成为我们信奉的圭臬,也是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与道统真理所在。

这些话,沧桑数千年,自古至于今,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没做到。

如果做到了,所以中国精神不死;如果做不到,那正是我们的方向。


1 、国家气概: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语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全句为:"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最后两句话大气,豪迈,喊出了一个民族的自信,也喊出了一个民族的强大。它道出了我中华民族真性情,不管你是文明古国还是未开化之地,不管你是真懂还是假懂,亦或是装糊涂,这话对他们来说,都是醍醐灌顶,其镇慑之威,远比那些无用之诏书及遣使劝慰来得爽快,这是充满着民族自豪感的中华最强音,是足以让我们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后代子孙永远铭记的壮语!

在汉朝强盛之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被践行的事实,“虽远必诛”的前提是被犯,属于自卫反击。所以,汉武帝的多数征伐还是师出有名。国力强盛,则是底气。

当国家间尚存利益、理念的纠纷,人类还不尽是谦谦君子之时,文虽可以化人,但保障依然还需要。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于哪本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1)

大汉将军


2、国家品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语出《易经》

古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精神,在人生的过程中,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不断前进、勇于拼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深刻认识和应对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于哪本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2)

《易经》乃百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精神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国家操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语出《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话,道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理想所在。

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是这种操守的绝佳例证。他出山之前隐居南阳、躬耕陇亩,虽不得志,却一直在坚持读书和思考,不断地修养自己,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当时来运转,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他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并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4、中国高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

——《庄子·齐物论》

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能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使我们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过于在意得失,不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做到“风过无声,雁不留影”。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于哪本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3)

庄子


5中国格调: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菜根谭》

何谓本色?本色就是平常、本分。

何谓风流?风流就是豪放、潇洒、洒脱、自然。

只有大英雄、真名士,才能才敢平常本分、洒脱自然。

他们出言吐语、举手投足、处人行事之间不矫揉、无造作,真乃是本地风光。这就是禅的意味、道的内涵。

6、中国气节: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语出南宋·汪莘《水调歌头》

一个人必先有灵魂,然后才可能有骨气。骨气是骨子里的东西,它首先是一种气质、一种人格,然后是一种人格深处的高贵。

庄子,教会我们一种自由的精神;屈原,教会我们一种伟岸的人格。

因为庄子,我们有了一个世界之外的世界;因为屈原,我们在世界之内有了一个坚实的底部。

7、中国抱负: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直译:道(真)理存在的地方,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

真正的勇气不是好勇斗狠,而是站在真理一边,只要是道义之所在,即使面对强权和暴力,即使千万的人阻挠、反对和不理解,也决不气馁,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8、中国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清·林则徐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于哪本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4)

林则徐


《尚书·君陈》云:“有容,德乃大。”

人的德行要广大,也要有像海一样的广阔胸怀。宽则得众,宋代晁说之说:“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

有了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和气度,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就能与人与己无所不容。

这种对他人所表现出的宽容,就是儒家所倡导的“恕”,即以仁爱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中国性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做人要做得顶天立地,在什么时候都能保持住自己的品格。

一个人能否抵御各种的诱惑和威胁,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

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10、中国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大儒张载

将这四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这四句名言,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历代流行不衰,最能表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是怀抱入世与济世理想的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人间事业,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抱负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于哪本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5)

大儒张载


素材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