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明朝的贵妃评价(明朝历史八十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1)

(八十)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

历史上对明朝的贵妃评价(明朝历史八十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2)

总的来说,万贵妃在后宫的权势,非常有限。

第一、成化帝与其它女人,生了13个儿子;与万贵妃生了1个儿子。

宪宗十四子。万贵妃生皇第一子。柏贤妃生悼恭太子祐极。纪太后生孝宗。邵太后生兴献帝祐杬、岐王祐棆、雍王祐枟。张德妃生益王祐槟、衡王祐楎、汝王祐梈。姚安妃生寿王祐楮。杨恭妃生泾王祐橓、申王祐楷。潘端妃生荣王祐枢。王敬妃生皇第十子。第一子、第十子皆未名殇。 《明史》

这些女人中,邵氏生了三个皇子;张氏生了三个皇子。这两个女人各生三个皇子,足可以证明一件事,她们和皇帝的关系非常亲密。

而且,成化帝生了14个儿子,还生过6个女儿。换而言之,整整生了20个孩子。

面对这种事实,所谓的万贵妃专宠后宫,从何说起呢?

第二、万贵妃始终不能从后宫抱养一个孩子,本身也证明她的势力非常有限。

从后宫抱养一个孩子,从理论上,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因为孩子肯定还是皇帝的骨血。

而且类似的操作,在历史上,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后宫强势女不能生育,通常都会用这种方式巩固自己的地位。

更主要的是,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有先例的。

明英宗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后宫女人;明英宗刚刚出生,就被孙贵妃抱走了。

而孙贵妃母以子贵,于是就一举爬上了皇后之位;而且还成为后来的皇太后。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三年三月,胡后废,遂册为皇后。英宗立,尊为皇太后。 《明史》

当然了,在后宫抱养一个孩子,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你的实力不够,孩子的亲妈,肯定也会跟你闹翻天的!

从这层意义上,万贵妃未必是不想这样做,只是实力不允许罢了。

一个女人深受皇帝宠爱,却没有自己的儿子,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你现在称霸后宫,但是另一个女人的孩子是太子!

你说,你还怎么与人家争?因为,你拥有今天,人家拥有明天。

更主要的是,你现在做事不留后路,明天,会不会让全家一块上刑场?

在这种背景下,强势的后宫女人,如果不能生养,通常都会从后宫中抱养一个孩子。

万贵妃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显然是因为实力不允许。

毕竟,你想实现这一点,首先得到太后、皇帝的默许;关键是,还得能让孩子的亲妈、以及知情人都闭嘴;所有的知情人。

万贵妃在后宫,如果真的强势到了,谁都敢怒不敢言的地步。那她从后宫抱养一个孩子,实在太容易了。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那个失去孩子的嫔妃,只能痛苦并幸福的接受这个事实。

因为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而且只会招开杀身之祸;而接受这种事实,就意味着自己的孩子,从此将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关键是,就算她想认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未必会想认她这个妈的。

最简单而言,孙贵妃说明英宗是自己的儿子;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一个女人跳出来说,她才是明英宗的亲妈。你觉得,明英宗会怎么对她?

在这种背景,如果有一个人跳出来说,我可以证明,明英宗的亲妈根本不是孙贵妃,你觉得,明英宗会怎么对他?

毕竟,作为孙贵妃的儿子,就可以成为太子;还有机会成为皇帝。而否认了这份关系,幸运之星,就有可能落到别的皇子头上!

最主要的是,类似的操作,在皇权的伦理中,也实在说不上什么大逆不道。

至少,比逼迫后宫女人堕胎,那是轻多了。

因为,后宫女人肚里的胎儿,都是龙种!你故意弄死他们,那是什么罪行?

有一个经典的二难选择。

孕妇难产了,如果大人、孩子只能保一个,应该保哪个?

在皇宫大内,普通的嫔妃面对这种问题时,根本不用考虑,肯定是选择保孩子。因为,孩子是龙种;普通嫔妃,算什么呢?

当然了,类似的问题,在一夫一妻的社会中,是不会出现的。

在一夫一妻的社会中,谁敢问这种问题,肯定能让丈母娘全家,打碎他的狗头!因为,你个王八蛋,你还叫人呢?

因为,这还用问?肯定是保大人啊!

关键是,医生如果听从婆婆家的安排,直接要了孕妇的命。你说,这算什么性质的事?这拿到哪里,也是故意杀人啊!因为,谁给你的权力,故意致孕妇死亡?孕妇的父母和他打官司,他能扛住?

而在这种背景下,选择放弃婴儿,拿到哪里,也上升不到故意杀人的高度。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

在这里,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如果万贵妃在后宫,真的能肆意逼迫其它女人堕胎,那她在后宫抱养一个孩子,实在是太容易了。

万贵妃连个这种事,都无法做到;还奢谈什么,经常性的迫害后宫女人堕胎呢?

这就好像,一个人连一百斤的东西都背不起来;你却说他,把邻居家一千斤的东西背回了家,这不是扯呢嘛!

关键是,在明孝宗出生前,柏妃也生过一个儿子。

既然史书说,后宫有人怀孕,万贵妃就会强迫对方堕胎,柏妃之子是如何生下来的呢?

关键是,柏妃之子,在一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他就是历史上的悼恭太子。

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万贵妃在后宫的实力非常有限。否则,柏妃即使能生下儿子,又靠什么,让自己儿子,在一岁时就成为太子呢?

史书为了证明万贵妃的邪恶,更把柏妃之子的死,也归于万贵妃的谋杀。

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明史》

事实上,这更扯得不着边际了。

要知道,就算万贵妃敢谋杀太子,也得有人敢替她执行啊。因为谋杀太子,这是什么罪行?

千万不要说,万贵妃有多大的权势,柏妃之子,能在一岁时被立为太子,本身就证明,万贵妃没有多大的权势。

否则,万贵妃肯定会让皇帝晚立一会儿太子,看看自己能不能再生一个儿子;实在不行,还可以找机会从后宫抱养一个孩子。

更主要的是,皇太后一直活着;而皇太后,绝对是一个母老虎。

皇太后有多凶悍?我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

皇太后是明英宗的小老婆,明英宗死的时候,明确表示,以后要大老婆与自己合葬。但是,明英宗的大老婆死后,皇太后又哭又闹,终于把明英宗的大老婆埋到了一边。

英宗大渐,遗命曰:“钱皇后千秋万岁後,与朕同葬。”大学士李贤退而书之册。 ...................成化四年六月,太后崩,周太后不欲后合葬。.......九月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石圹以待周太后,其隧独通,而奉先殿祭,亦不设后主。 《明史》

要知道,类似的操作,绝对是耸人听闻的。能实现这种操作,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有这种皇太后存在,万贵妃就敢谋杀太子?

就算她敢这样玩,也得有人敢替她执行啊。

因为,你想谋杀皇太子,先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能玩的不露痕迹吧!

杀人容易,善后很难。你用药、用刀、用绳索、用枕头、用手弄死太子,它总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吧。

到时,估计都不用专业的法医去看,太子的奶奶、母亲一看,就知道孩子是死于谋杀。

关键是,帝国的皇太子,每天身边得有多少人照顾?你敢说自己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类似的案子出现,通常很容易审讯出结果的。因为,这种案子审不出结果,所有的嫌疑人,通常都会被处死的。

皇太子被人谋杀了,竟然能不了了之?那皇帝死了,是不是也会这样处理呢?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在场的人,为了摆脱嫌疑,肯定会玩命的提供线索。

在这种背景下,千万不要说万贵妃势力有多大。所有在场的人,都想活命啊!

关键是,如果万贵妃势力真的这样大,柏妃之子,怎么在一岁时,就会被立为太子呢?

柏妃之子,既然能在一岁时就被立为太子;本身就证明,人家身后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

说万贵妃谋杀柏妃之子(悼恭太子),已够耸人听闻了。

史书还说,万贵妃还谋杀了明孝宗的母亲。

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

这更扯得不着边际了。

因为,我实在想知道,万贵妃谋杀太子的母亲,到底是所为何事呢?

要知道,当时万贵妃已46岁了,而且从大概率上,她是不会有孩子了。更主要的是,她谋杀了太子的母亲,却让太子活了下来,你说她是想干什么?

我们必须得知道,万贵妃的父亲、兄弟、侄子,都在大明帝国混得有头有脸。

父、兄、弟、侄皆授都督、指挥、千百户等官。《明通鉴》

在这种背景下,万贵妃谋杀太子的母亲,却让太子活下来,她到底是图啥呢?是希望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自己全家被推上刑场吗?

事实上,当时就有类似的传闻,所以明孝宗上位后,有人就因为这种原因,希望明孝宗和万氏家族血债血还,但是明孝宗拒绝了。

初,孝穆之薨,外廷籍籍指万贵妃。上即位,....于是廷臣议逮万氏戚属下锦衣卫。.....然上仁厚,终恐伤先帝意,卒不问。《明通鉴》

这本身就意味着,当年的后宫恩怨,与民间传说,相去很远。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万贵妃与皇后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