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是河南省郑州市下属的县级市,地处中岳嵩山南麓,拥有着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等一系列历史建筑,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算低。但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河南曲剧电影《卷席筒》里却有唱词提到“登封小县”,分别是在主人翁曹张苍(也称小苍娃)提解到洛阳复审的路上所唱:

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多少熬煎……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1)

以及在小苍娃洛阳向已是状元、巡按的大哥曹宝山陈述家里遭遇时的唱词:

我的家住河南登封小县,离城二十五里曹家湾……

那么小苍娃所唱的登封县真的很小吗,为何要反复唱是“小县”呢?

从人口看

虽然据有关资料记载,《卷席筒》反映的是唐朝时候的事,但是却创作形成于明、清时期,考虑到古人的认知程度,本文所用数据均以明末清初时的为准。

人口数据来自于清朝康熙时期陈梦雷所编《古今图书集成》(以下面积及城池大小均来自于此)为准,先来看看明朝河南府各县编户对比。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2)

明朝的河南府

明朝时各州、县对基层的编户统治采取的是里甲制度。是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然后在其中选择丁(人)多田多的10户轮流当里长。剩余的100户则分10甲,每甲10户,轮流充当甲首。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河南省河南府的编户情况如下:

洛阳县编户八十六里

永宁县编户六十五里

灵宝县编户三十里

渑池县编户二十五里

陕州编户二十二里

阌乡县编户一十六里

登封编户一十里(但是明末的《登封县志》记载:万历时为三十六里。明末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四十四里,所以以后两者为准)

嵩县编户一十里

巩县编户一十里

孟津县编户八里

宜阳县编户八里

卢氏县编户八里

新安县编户六里

偃师县编户五里

从以上情况看,登封县的人口在河南府应该排在前列,仅次于洛阳和永宁两县。另外明朝河南府的邻府开封府,一直是中原繁华之地,登封县的编户也仅比开封府的祥符、陈留等有限的几个县人口要少一些,但是比大多数的县编户要多很多,因此在人口方面,登封怎么也算不上是小县。

从面积看

古人在形容土地的面积时,以东西为“广”,南北为“袤”。这也是我国形容面积广阔的词语“广袤”的来历。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3)

嵩县:广五百里,袤三百里;

卢氏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

登封县:广一百六十里,袤九十里;

陕州:广一百零一里,袤一百四十里:

巩县:广一百里,袤一百二十里;

渑池县:广九十里袤,一百二十里;

宜阳县:广一百一十五里,袤七十里;

洛阳县:广七十里,袤一百五里;

永宁县:广一百四十里,袤四十里;

孟津县:广一百里,袤五十里;

新安县:广七十五里,袤八十五里;

偃师县:广七十里,袤八十里;

阌乡县:广八十里,袤三十里;

灵宝县:广六十里,袤(此数据缺失)

在土地面积上,登封县面积仅在蒿县、陕州之后,在明朝的河南府里排第三位,面积也不能说小。

既然人口不算少,面积不算小,那么“登封小县”的小体现在哪呢?

古代的登封县城真的很小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4)

清代的登封县

还是先罗列数据,按城池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陕州城池:城十三里一百二十步;

渑池县城池:城周围八里许;

巩县城池:周围七里四十八丈;

偃师县城池:周围六里八十四步;

嵩县城池:城周围五里十三步;

卢氏县城池:周围四里一百八十步;

永宁县城池:城周围四里一百七十步;

孟津县城池:城周围四里;

新安县城池:城周四里;

阌乡县城池:周围四里;

灵宝县城池:周三里六十步

登封县城池:城未满三里。

从这个方面来看,登封县城周长还不到三里,在河南府的范围内来看是最小的一个县城。如果把这个数据放到整个河南省来看,登封县城池也属于最小的。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5)

登封县城池图

河南省城池周长稍大于三里的有6个:

林县城池:周围三里三百二十步;

新蔡县城池:周围三里二百七十五步;

武安县城池:周围三里二百七十步;

涉县城池:周围三里零九十五步;

南召县城池:城周围三里四十步;

获嘉县城:周围三里一十三步。

周长小于三里大于二里的有2个:

登封县城池 城未满三里;

沈丘县城:周二里许。

整个河南省有两个城池周长没有超过三里的县城,登封就在其中,看来在这方面“登封小县”确实是名副其实。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6)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卫星图片还能清晰看出登封县城城池轮廓

其实戏曲的唱词不仅仅是写实

以上分析在数据方面罗列了不少,并且也得出了在某一个方面登封县确实不大。其实在文艺作品里,很多情况是不能完全、严格的按照现实里数据机械的进行分析的,因为艺术作品有时候也要反映情形、情绪等方面的因素。

就拿《卷席筒》这个文艺作品来说,主人翁小苍娃在唱:“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以及“我的家住河南登封小县”的时候,未必没有以唱登封的“小”来反映自己心中悲愤“大”的情绪表达,以此来控诉自己的不平。县都变的“小”了,那么自己的悲愤该有多大?

6岁儿童唱豫剧大全(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7)

另外也是作品的创作者为了语言上的规整、整齐,比如:“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多少熬煎”一句,前句和后句都是十个字,唱起来才显得整齐、对仗,对增加戏曲的感染力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