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1)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开播已经两周了,作为一部让人期待已久的新剧,《精神病》在刚刚播出两集的时候就收获了高收视和好口碑。到现在仅仅更新了前四集,便已经取得豆瓣评分8.7的好成绩。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2)

预料之中的是,这部“精神病”剧不仅让大家再次get到了“都教授”金秀贤的颜值;大家没想到的是,女主角人设的话题度屡屡攀升,扑朔迷离又带点悬疑色彩的剧情全靠女主角“神经兮兮”的行为展开,精彩惊悚又刺激。

魔女人设在韩剧中确实不多见,像《精神病》女主角高文英这种彻底的反社会人格女主更少见了。而且从内容上看,《精神病》并不仅仅是一部男女主互相治愈的爱情剧,爱情和彼此救赎只占据了一小部分篇幅,而故事具体讲了啥……还得观众自己去看看!

人设的设置要方便剧情的展开。男女主角可以说分别担当了剧名的不同部分:女主角“是精神病”,男主角“但没关系”。是的,金秀贤这次的角色没有特异功能,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精神科护工,安抚情绪失控的病人时总冲在前面,他的淡定自如让观众相信一切病患在他面前都能恢复平静,虽然是精神病,但真的没关系啦~

正如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艺术》中所说的那样:

“一部影片也好,一部小说也罢,如若不是关乎人物又会成为何物?”

人物在叙事性作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韩剧作为一种叙事体系,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期研习社,就让我和大家一起看一看,魔女人设是怎么在剧情的发展中一步一步立起来的。

01 先声夺人的反社会人格:“我想做漂亮的魔女”

出场是表现人物的重中之重,从《我的女孩》中李多海慌慌张张撞入观众视线的那一幕,再到《来自星星的你》中全智贤做作摆拍摩卡咖啡的出场,韩剧在这方面几乎从不让人失望,真正做到了让观众在第一眼就记住主角。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3)

《精神病》中的女主高文英的出场也同样先声夺人。第一集以动画开头,孤僻怪异的小女孩拖着令人害怕的影子独自行走着,其他人总会被她吓坏,只有那名被他所救的男孩不会。小女孩总是问小男孩:你会对我感到害怕吗?小男孩回答:不会。但在某一天,当小男孩看到小女孩脚下全是被她残害的蝴蝶,那些破碎的翅膀被突如其来的风吹他面前,小男孩惊恐地瞪大了双眼……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4)

开头的动画隐喻着男女主角的童年,观众们大致可以猜到,这个暗黑童话应该和男女主角的个人经历有关。果然,画面一变,从二次元来到了三次元,徐睿知饰演的女主角高文英正坐在一家餐厅用餐。她冷漠、美丽、眼神中不带一丝感情,这就是女主角的出场。

然后便是第一个情节:作为童书作家的高文英有着许许多多的小读者粉丝,此时,一名由妈妈带着的小女孩认出了文英,想要她的签名,小女孩被妈妈叫做小公主。听到这个称呼,文英看似友善地为小女孩签了名,并和她合影,却在合影时小声在女孩耳边低语:你不是我的粉丝吧?在我的故事里,一直都是魔女比较漂亮,而不是公主。所以啊,和你的妈妈说吧,妈妈,我想做漂亮的魔女。

冷漠而带着邪恶诱导的话语,不动声色的表情,果然,小女孩被成功吓跑。

而文英却像是事情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用餐刀划拉牛排,当着经纪人的面在餐盘上划出刺耳声音。气氛越怪异,文英越兴奋,她带走了自己喜欢的餐具:那把餐刀,留下经纪人在她身后一边付钱一边让目击者不要声张。

这样“先声夺人”,观众很难不对主角和主角背后的故事感到好奇,善良、有爱心、温暖之类的童书作家必备品格在女主角身上是不存在的,要的就是反社会人格。把两个看似抵触的元素被放置在同一个人设框架内,会怎么发展?

当然是甩开正常人逻辑,黑化得彻底啊!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5)

文英对患病住院的父亲可以做到见死不救,父亲一听到文英的名字就浑身颤抖陷入惊恐。文英甚至对儿时伙伴说,父亲得了灵魂已经死了,只有肉体活着,和僵尸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番话又成功吓到了小伙伴,在电梯里,小伙伴的情绪缓缓崩溃,文英完成二杀。编剧深入挖掘亲子关系的不同可能,叛离了正常伦理,形成了奇怪的剧情张力,这剧情,刺激。

02 故事着眼于现实,讲述时注意第三视角的留白

除了《请回答1988》等怀旧家庭向剧集,韩剧的编剧们都有点热衷于为主角设置不太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和较为复杂的家庭背景,只有主角显露出缺陷,其他角色才有加入故事的机会。看看《来自星星的你》里千颂伊的倒霉妈和叛逆弟,再看千颂伊本人童星出道一工作就是这么多年,这家庭背景,真是太方便展开剧情了。

同样,《精神病》女主高文英也有着不平凡的身世。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艺术家,父亲曾为全家人设计和建造了一座古堡,母亲去世后,古堡房子被认为是不详,再也没有人住过。

但在第三集,女主角直接推门进去找到自己的房间就过了一夜,期间噩梦不断,恐怖片剧情来回上演。直接住凶宅,魔女果然是魔女。

文英的母亲是怎么去世的?父亲是怎么变成精神病,并且深深恐惧着文英的?编剧并没有急着揭开谜底,反而不断加深着观众的疑惑:在疗养院,高家父母相遇,画面插入文英儿童时期的故事,父亲的疯狂和虐待一幕幕闪现。但现实的这一幕中,文英只是风轻云淡地从自己父亲身边走过,没有任何表情。露出恐怖和惊讶神情的是父亲。

仅仅在第三集这一集中,女主对家庭的态度就发生了几次转变。

梦境:

在代表潜意识的梦境里,她恐惧,惊慌,像一个想要逃离诅咒和厄运却不能逃离的公主。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6)

现实:

在现实的清醒意识中,她云淡风轻,就像一个修炼到满级的魔女,再不会对外界的事物感到恐惧;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7)

观众视角:

在观众想要进一步探索文英恐惧的根源时,又频频被剧情打脸:明明回忆里对文英施暴的是她的父亲,为什么每次被鬼压床做噩梦的时候,文英的身边出现的都是一个神色诡异的女人呢?

家庭关系这条线索是本剧的暗黑担当,第四集中,文英母女间的诡异气氛达到了极致。当文英又一次独自在古堡过夜,她坐在镜子前梳头,一个鬼影般的女人又出现在了她身后,这种时候,魔女文英更像一个受诅咒的小公主,那个可能是她母亲的人才更像一个魔女。

“文英很特别,是我最完美的创造品”,艺术家母亲用创造品来描述自己的女儿,仿佛女儿是自己的所属物,镜子里的唯一又变回小时候的样子,黑化前的公主战战兢兢,似乎真如母亲所说的那样,她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

正当观众还在猜测这种诡异气氛还将持续到何时,画面又是一转,一个信息量很大的画面出现了:小时候的文英手里拿着一把滴血的钥匙,在她身边,似乎是倒地不起的母亲。

从未出场过的文英母亲既是主角的创伤来源,又是本剧播到现在最大的谜团。

对于《精神病》的故事而言,家庭创伤元素十分重要,编剧没有简单套用厄勒克特拉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用刻板老套的模式解读亲子关系,而是很有想法地让父母子女互相伤害。

不仅是女主角这个魔女,剧中的其他人物也遭受过各种各样的创伤。爱好暴露自己的小赵在失控的状态下大喊“看看我啊”,是因为优秀的家里人从来不会注意到平凡的自己,他是国会议员的儿子,但因为平凡,所以格格不入,因为长期得不到关注,所以精神失常,甚至连患上精神病,都是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8)

小赵失控的讲述似乎触动了文英和江泰,男女主角讨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的对话颠覆了很多人的亲子观,在陷入沉思的同时,观众心中浮现出更大的谜团。

02 恶劣言行看不够:“把你献给我吧”

魔女魅力何在?看看《精神病》就能完全get。要注意的是,这部剧有不少依靠人设推动剧情的地方,也有很多人设之下金句频出的经典剧情,人设用得好,故事自然差不了。

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女主就在禁烟区抽烟,破坏植物,男主过来相劝,她便故意把烟头丢进了男主手中的咖啡杯里,表情漫不经心,一副一切以我为主的样子。

还记得文英出场时我们提到她买下了一把餐刀吗?当文英在医院参加新书的宣传朗读会偶遇突发事件时,那把餐刀就发挥了作用。

医院里,一名精神病父亲试图杀死女儿然后自杀,因为他认定自己死后,女儿也无法独活。

当文英卷入父女俩的纠缠并了解疯子父亲的想法时,她冷冷地甩出“你自己去死吧”这种话,并武力值爆棚地回击对方,锋利高跟直接踩上对方的手,在挣脱束缚之后直接拿刀,结果被男主江泰拦下。这里也产生了男主角空手接白刃的名场面。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9)

一切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主,没有人能够伤害我,我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到,我想要毁灭的东西,必须由我亲手毁灭。魔女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文英霸道地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在故事里横行无忌。

比如面对书评人的恶意威胁,文英先是钢笔直戳眼球警告,再是直接动手把他推下楼梯。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10)

在这位老哥送急救之后,文英反而愤愤不平:“该死,应该让他直接断气的。”

比如文英追着已经回到老家疗养院的江泰,直接对着江泰本人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他。

比如文英闯进男护工换衣间,正好遇上江泰换衣服,魔女不仅没有转身就走,反而上手主动调戏,“刚才离开的人告诉我你在这里,还帮我开门呢。”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11)

这些出格恶劣的言行不仅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让人大呼过瘾。这该死的魅力!因为魔女这个人设的预先安排,观众也会觉得一个不把任何规则放在眼里的反社会人格魔女,做出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谁不想在虚构故事里体验一次魔女的生活呢?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12)

日剧魔女深度解析(魔女又是什么人设)(13)

爱看韩剧的观众可以感觉到,不同的韩剧也存在通用的叙事策略元素,如音乐、画面、情节设置、演员演绎等,从《蓝色生死恋》到《我的女孩》再到《城市猎人》,“双生双旦”的模式几乎成了韩剧设置主角时的必用模板,像《虽然是精神病但没问题》这样浓墨重彩地刻画女主形象的剧是很少的,在爱情剧里加入悬疑、精神疾病与伦理元素的操作也不多见。

能够让人一直抱有期待,可能正是因为韩剧不断寻找新题材,探索讲故事的新方法,永远有开不完的脑洞,并且制作水平永远在线吧。

从目前的更新来看,《精神病》的后续剧情应该不会让人失望,魔女配暖男 悬疑 精神病的配置,目前看来,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