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面具戴久了就容易长在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自古以来带着面具曲意逢迎的人不计其数。以假面孔示人却往往能得到好处,久而久之,谎言变成了真话,面具也长在了脸上。

聊斋十大妖精(荒诞国度不荒诞)(1)

《聊斋志异》有个故事叫《罗刹海市》,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假面具与真性情的故事。大致故事如下:

聊斋十大妖精(荒诞国度不荒诞)(2)

马骥是一个当时长相相当漂亮的商人,从小喜好读书、歌舞,后来继承父亲的生意,做生意也做的相当不错。

《罗刹海市》讲了商人马骥的奇遇记,大体上分了两大部分,第一段是在罗刹国的遭遇,在那个颠倒是非以丑为美的国度,马骥被当成异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带上面具,取悦他人。但在罗刹国,那里的人们喜欢的是真实的面孔,马骥的假面具显然不受欢迎,备受内心煎熬的马骥决定摘掉假面具。他因此也迎来了另一段旷世情缘。

聊斋十大妖精(荒诞国度不荒诞)(3)

马骥到龙宫之后,遇到了龙王的女儿,他对龙女一见钟情,龙女对马骥可谓一往情深;此种真情,世所罕匹,尤其是龙女写的一封家书,通情达理,情真意切,让人感慨万端。虽然龙公主并没有缘分与马骥白头到老,但那份真挚的爱情却成为了值得铭记一生的回忆。这也算是对马骥抛掉面具,至情至性的一种奖励吧!

蒲松龄老爷子写这样的故事,寓意是多重的,正如他自己的评价:"装出一副假面孔来迎合世俗,如此世态与鬼域无异。颠倒美丑、曲意逢迎的怪癖,天下都有。'小的惭愧被说成小好,大的惭愧被说成大好'。如果公然保持男子汉的本来面目去游逛都城,而不吓得人们四散奔逃,大概一定会很少的了。否则,那个献玉楚王的傻人卞和,又怀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向什么地方去哭呢?唉!飞黄腾达,富贵荣耀,该当从海市蜃楼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才是!"

这段话至少说明,从古至今,世人对真善美的认知往往带有局限性,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人,往往难以识破身边那些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其次,世俗的人往往追名逐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人不在少数。蒲松龄老爷子写了个荒诞的故事,得出了个荒诞的结论——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聊斋十大妖精(荒诞国度不荒诞)(4)

世俗太荒诞,富贵幻境求。这样的悲凉结论,对现实世界真是莫大的讽刺!

世人笑他古怪偏,他笑世人看不穿,提笔妄续幽冥录,千古聊斋成美谈!(文/董成竹)

聊斋十大妖精(荒诞国度不荒诞)(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