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寒衣节,虽然已经过去,成了历史,但它勾起的我思乡念亲的情绪,却不会那么快就释然的!今天,我要写写我们的姑母。

今年是姑母诞辰多少周年,我并不确切的知道。我只知道姑母去世于1989年的冬天,依稀记得享年不超过60岁,印象中,不是57岁,就是58岁。因为妈妈多次和我说过:我的伯父、姑父和大舅父都是属猪的,今年85岁。我推算了一下,他们都生于1934年。

姑母比伯父大,在那个兵荒马乱、缺吃少穿的年代,至少要比伯父大两岁或三岁。所以姑母应该生于1932年或1931年。

回忆我的姑母简介(我们的姑母)(1)

本来这篇文章我是不需要写的。因为30年前的那个冬天,参加完祖母葬礼的当天晚上,我回到学校,悲痛难抑,椎心泣血,肝肠寸断,肝胆欲裂!无奈,用红笔在我的日记本上,就这昏黄的美孚灯光,写下了好几页的日记!

此后十来年,我从故乡的母校走出,走过铁门镇第一初中,走过新安县实验初中,走进新安县第二高中。除了当初在家自学那六年间,所有的日记、笔记、信札和书籍,因保管不善,荡然无存外,参加工作之后,写在精装皮笔记本上的几本日记,我一直珍藏在身边。

遗憾的是,到了悉尼举办奥运会的2000年冬,当时任课的二四班,教室在当时新安二高后院的机瓦房内,班主任是现在新安一高的杜铁献老师,语文课代表是王兰利同学,——因为学生说办黑板报没有资料,我就把那本日记本提供给了他们,那上边摘抄了许多精美时文,流行歌曲如《亚洲雄风》等等。

结果,事后再也没能追回那本日记本或者说笔记本!我曾多次在班里好言相劝,“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但可能哪位高足实在是太爱我那本日记了,要留下做个纪念吧!——至今将近20年过去,依然杳如黄鹤,毫无音信!

今天,我顺便再次在此广告一下:如果当年的爱徒们还珍藏着我的这本日记,您能不能让她完璧归赵、物归原主啊?!我在这里先谢谢各位了!因为我开这个公众号的本意,就是要收藏我的日记、书信和文章等内容的!这本日记迟迟回不来,让我迟迟开不了场啊!

——扯得远了,言归正传。

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姊如母。笔者在《我们的奶奶》一文中说过:我的爷爷下世早,当时父亲7岁,伯父12岁,姑姑也就14或15岁的样子。一家4口,孤儿寡母,若不是有慈爱如母的姑母,协助奶奶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弟弟,单凭奶奶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怎么能够带着她的三个子女,熬过那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熬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那人吃人的灾荒年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姑母当时,就是站在奶奶身后的坚强后盾!而父亲和伯父身上,则寄托着这两位身单力薄的女人,拼命、顽强撑起这个濒临破碎的家的全部信念和希望!

回忆我的姑母简介(我们的姑母)(2)

向姑母致敬!

解放后,历经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单干到集体大生产再到改革开放、生产责任制。不管是哪个时期,哪个年代,在那靠天吃饭、靠劳力挣工分,靠工分分红分口粮的岁月里,没有劳力,一切白搭!不幸,我们家就是这样的家庭!

印象中,父亲的脾气特别暴躁,一言不合,就会和母亲非吵即骂。现在想想,一切都因为生计艰难!试想一下,每天都有六双“饿狼眼儿”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可父母无米下锅,又无计可施!——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会脾气暴躁的!

正因如此,每逢春节、望夏, 我们最爱串的亲戚就是姑家、舅家和姨家!一来春节有少则三毛、五毛,多则一元、两元的压岁钱可挣;二来姑姑、舅们、姨们待得亲,到他们家里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还可以吃好的。

姑姑家人口大,劳力多,家底殷实;更重要的是,她和父亲、伯父一道经历了同甘苦、共患难的苦难岁月,她早就把我们——他两个弟弟的十六个孩子和自己的七个孩子一样看待!或许,在姑妈看来,待我们好,就是替她的弟弟们减轻负担,就是替她熬了几十年寡的可怜的老娘——我们的奶奶减轻负担!姑妈啊,侄儿说得对吗?

姑妈一生多灾多难,这是当年年幼的我怎么也想不通的!在我的记忆里,姑妈一直都在害病。听妈妈讲,在我还不太记事,因此比较模糊的印象里,姑姑第一次病重,是奶奶带着伯父母、爹妈他们,去给姑母料理的后事。寿衣、寿木都做好了,感谢苍天有眼,或许是感动于姑母的坚强和伟大,又将她从鬼门关放了回来,奇迹般的,姑母的病全好了!

当时年幼,我怎么也想不通:在娘家时坚强如钢,曾协助奶奶顽强操持这个濒临破碎的家,让他的两个弟弟都顺利成了家、立了业的姑姑,身体怎么可能一下子变得那样脆弱?!

说生养孩子多毁了身体吧,那个年代,比姑母养孩子多的人,有的是!说她是操持家务累坏了身体吧,解放前,无论是兵荒、灾荒还是饥荒,那么艰苦的岁月,姑母陪着奶奶,陪着两个年幼的弟弟,都一步步、一天天熬了过来,活了下来,也没听说姑母倒下过!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清楚,姑母当年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但我一直在心里纠结着姑母当年的病因!

直到近年,一位位亲人相继离去,有时候偶然想起家事,想前想后,想左想右,我才突然顿悟:姑妈不是身体有病,她老人家害的是心病啊!

姑妈一生育有五儿二女,共七个孩子!但是由于姑父本家有两位弟兄膝下无子,可能是在族人的说合下,硬生生将三儿和五儿过继给了本家弟兄!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慈爱如我姑母者,硬生生摘了她的两片心肝宝贝,不是同时,而是前后两次,是一次又一次啊!

我不知道,当初是谁做出的这两个主张!我也不知道,张家族内做出这个决定时,可否考虑过我祖母的感受!我更不知道,张家做出这个决定时,可否征求过我祖母和我父辈们的意见!

我只知道:姑母和姑父一生相亲相爱,即使她老人家心里再痛,为了她深爱的人,她也得忍着;她身为张家的儿媳妇,为了整个家族的和睦、团结、兴旺和繁荣,即使她老人家心里再痛,她也得顾大局,识大体,深明大义!

姑母啊,我至尊至敬、至亲至爱的姑母,原谅你心直口快,从来不善于隐瞒自己的感情和观点的侄儿吧!请你告诉我,我说得对吗?

您是一个身单力薄、无比孱弱的女人,你更是一位顶天立地、伟大高贵的母亲!你把一颗心分成八瓣,为了你爱着的和爱着你的人,你过早的耗干了你的每一滴心血,在我们的奶奶刚走没几年,在咱的家族刚刚兴旺起来的时候,你早早的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您在人世的最后几年,大表哥为了更好、更及时的给您看病,把您接到学校,和他住在一起,离咱家更近了。由于同在学校任教,我成了咱家里每天见你最多的人!

那天午后,太阳暖暖的照着,我在和你只隔了一间平房的教室里上作文课。听到隔壁传来的动静,我不顾一切,冲出教室,扑倒您的病床前,周围挤满了抢救您的大夫、亲人和同事,但这一次,您却什么机会都没给我们留下……

姑母啊,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历历如昨,记忆犹新!您的忌日,应该也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吧!您走的那天,咱家里去了二十多口人给您送行。至今,三十年过去了,我也没有忘记咱家人到时,我的表哥表姐们匍匐在地、痛哭无助的哀嚎!更难忘记成殓盖棺时,为了能最后看上您一眼,我们表兄弟姐妹一大帮,如一股旋风般,几乎顶翻了棺盖!

姑母啊,这一切,想必您都知道!深爱你的姑父,一个人孤独、寂寞的苦苦熬了三十年,这一切,想必您也知道!可以告慰您在天之灵的是,我的表哥表姐们都很孝顺,侍奉姑父尽心尽力!您在九泉之下可以放心了!

现在,你深深爱着的两个弟弟,先后都追随着你的脚步去了!有您和爷爷奶奶在,我们活在人世的子子孙孙也就放心了!

安息吧,我们的姑母!安息吧,所有逝去的亲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