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教授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杨雨经常到各地进行诗词讲座,为人们带去了美好的诗词享受。杨雨教授能够从诗词背后的故事性、意象与情志的触动、韵律的流动等方面让人感受诗词之美,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充分显示了杨雨教授的魅力和能力。

中华好诗词杨雨讲信陵君(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1)

杨雨教授曾经讲解过一首《望江南》,很优美的阐述。杨雨教授为人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女子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凝望着滔滔江面翘首等待,然而从第一艘渡船到千帆过尽,她依旧没能等到归人,余晖脉脉,江水悠悠,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望江南》为人们描绘了一位寂寞的少妇,思念亲人的情景。江南的风景美,江南的女子更加的美丽。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华好诗词杨雨讲信陵君(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2)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的特定条件下,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的反映。

中华好诗词杨雨讲信陵君(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3)

杨雨教授讲解《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说出了诗词背后的故事。杨雨教授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李白在遭到贬谪时恰遇大赦,“千里江陵一日还”恰恰是一种写实的手法,用“千里”对应“一日”,用漫长的空间对应短暂的时间,凸显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诗歌的新纪元,李白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白是诗歌发展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杨雨教授对于诗词的解读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即使是众人耳熟能详的《早发白帝城》,在经过杨雨教授的讲解后,也依然让人耳目一新。对于解读诗词的角度,杨雨教授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即:文本释读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历史还原的角度、中西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哲学提炼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等。

中华好诗词杨雨讲信陵君(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4)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首《天净沙秋思》,28个字中包含了10个意向,而究竟哪个意向最能体现作者的思乡情绪?这是一道小学语文的填空题,很多人对于这道题都有着不同的答案。“意向与其本身在古典诗词中存在的象征含义有关,也与每个人的人生体验有关。”杨雨教授认为。

杨雨教授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她化茧成蝶。杨雨能挖掘到这么多的研究角度,首要原因便是庞大而繁杂的阅读书目,当然,这也与她自身的经历有关。譬如人性的角度来源于常读的经典长篇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中西跨文化比较的角度来源于攻读法语专业时带给她的另一个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哲学提炼的角度则来源于硕士时期攻读哲学专业时带给她的思辨性思想。 杨雨教授对于弘扬古典诗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关注古典诗词的吟唱艺术, 在谈到古典诗词的韵律上,杨雨教授曾经用方言展示《静夜思》的节奏与韵律,并用粤语的调子对其进行了谱曲,吟诵而出的感觉更胜朗诵,一股淡淡的伤感情绪随着音韵之美萦绕在大家心头。

中华好诗词杨雨讲信陵君(百家讲坛诗词类主讲人)(5)

杨雨教授对于古诗词非常感兴趣,在小学时便埋下了种子。杨雨教授说:“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的喜欢古典诗词,应该说从小学开始就喜欢背古典诗词。”高考后,杨雨学习了法语,虽然身在法语系,她也未放弃对古诗词的热爱,经常在业余时间看很多古诗词的鉴赏和理论书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雨一直在诗词的领域中耕作。杨雨教授现在已经是诗词方面的专家,是著名的教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教授。杨雨教授就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诗词领域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无数的人在诗词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