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孩子分对错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1)

1、变化

张欣然进学校时23岁,到今天他整整在技术学院当了十年的老师。十年间,什么都发生了变化,结婚、离婚、恢复单身、独自带着4岁的儿子,每个月还着2200元的房贷,而唯一没变的就是工资,每个月都是4000块钱,穷的很稳定。

2、机会

顶头上司吴磊马上要调任,年级组长的职位空了出来,她觉得机会终于来了,这几年,她已经参与了三次竞聘,每次领导要么说她没有高级教师职称,要么就说她当班主任的年限不够,反正都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否定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张欣然已经有6年的班主任年限,高级教师的职称也拿到了,最重要的是她还考上了教育学的在职研究生,资历、职称、学历都具备了,张欣然觉得这次的年级组长轮也该轮到她了。

3、欲望

一大早,张欣然就来到了武副校长办公室,这次年级组长的最终决定权虽说是评选小组的事情,但实际上都是武副校长这个组长说了算,武副校长自然知道她来的目的,但不想在办法谈这个问题,看时间差不多,马上起身去开会,跑了。

张欣然扑了个空,心里很不舒服,年级组长这个职位对她非常重要,要是当选,每月的工资就变成8000块钱,还不包含各种补贴,并且,每年寒暑假还有机会到校外交流,可以说,年级组长是阳光大道的第一步。何况张欣然已经33岁了,再不往上走走,后面恐怕更吃力了。

4、行动

张欣然的好闺蜜徐慧在校办工作,平常总是组织领导们打麻将、吃饭什么的,她第一时间想到让徐慧帮忙,自己好有机会和武副校长谈谈,徐慧到也仗义,说这周他们要去农家乐吃饭,让张欣然一起去。

5、希望

周六下午,一行人来到农家乐,评选小组的人都到齐了,张欣然一直盯着武副校长,看到他一个人抽烟时,连忙献殷勤,并小声的告诉他晚上在茶舍订了个包间,想和他谈谈,武副校长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6、条件

吃完饭,武副校长在路上发了条信息,让他到学校宿舍,不去茶舍了,张欣然自然是改换路线迅速前往,刚坐下,武副校长就开门见山地说:“欣然,年级组长的人选我考虑过了,你的资历和学历都不错,做年级组长很合适”,但是我有几个条件,你要考虑;(1)你们中心有一批200多万的设备要采购,这个事情我不方便出面,你要想办法去和校长沟通,安排我的采购商来做。(2)我要安排一个人到你们中心,你负责去落实。3、我知道你没背景,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人,明面上你和平常一样,不要让别人知道。

张欣然知道,武副校长提出的问题自然是她能办到的,校长一直对她有意思,只是她觉得这人太老太花并且马上要退休了,不想就范。而现在,必须去做了。

7、上任

张欣然为了办成武副校长说的两件事,几乎一到晚饭时间就陪在校长身边,最后创业中心的设备供应商以最低价中标,至于武副校长要安排的人张欣然说这是她亲戚的女儿,校长也就没有多问。武副校长说话算话,在他的运作之下,张欣然顺利地当上了年级组长。

8、终局

回想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为了得到这个职位,她哄一个老头哄了那么多天;自己一分钱没拿,还帮武副校长背了采购设备的锅;以后还得照顾好那个“亲戚的女儿”,虽说有了武副校长这座靠山,但是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知道,要往上走必然要等价交换,他们单位有200多个老师,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做这些事情,让她做是因为她有价值,否则就算想给领导提鞋,领导都看不上。

9、启示

我们都身处职场,或是国企、私企,事业单位,大多数人在职场不得志的原因就是不懂得权衡利弊、等价交换。

记得在韩寒的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不能把一件事情的道德判断,跟一件事情的可行性混为一谈,应该理性分析,再做决策”,学会从利弊角度分析问题,更能让人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

故事中的张欣然,10年的资历,没有升职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只有“能力”,直到她意识到这是她最后一次机会时才“豁出去”搞定了校长,这才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工作能力只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基础,和你一样有“能力”的人很多,这个市场早就红海一片。

了解自己的长处、不断锻造自己的长处,使“长处”成为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核心竞争力也许是你能搞定领导、有别人没有的资源、业务能力强悍等等、等等。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遇到问题总是用道德和情绪去决策,只会越来越糟糕。要知道情绪只是暂时的,可以找地方消化,道德只是别人怎么看待你,并不能伤你分毫;没钱没势,放不下脸面、遇到机会不懂放手一搏,那就要接受生活的重锤,孰轻孰重得自己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