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

前几天,朋友向我倾诉:我发现我真不能辅导作业,一辅导作业就忍不住吼人发火。

可谁又能每天都心平气和呢?

刚刚过去的假期,我也因为女儿一道算术题不会,对她发了一通脾气。

这道题并不难,前几天老师刚刚讲过,而且练习册也反复练过。

但是她拿着题,就像是看到一道完全陌生的题一般,抓头挠腮,无从下笔。

瞬间,我火冒三丈,声音分贝不由自主地就提到了高八度。

最后在连吼带教中,结束了极其不愉快的作业辅导。

平时母慈子孝,又搂又抱;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

谁辅导谁知道。

01

辅导作业就是“灾难现场”

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78%的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75.19%的中国家长和孩子写作业发生过矛盾。

真是不同的娃,不同的父母,却有着相同的血泪史:

“每次辅导作业就感觉自己要‘爆血管’”;

“一辅导作业头疼胸闷,感觉自己分分钟钟就需要120。”

“我感谢他只把我气疯,没把我气死。”

……

一字一句都是家长们的无奈和崩溃。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2)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位爸爸因为辅导作业火太大,一拳打在墙壁上,导致手掌骨折,可想而知当时有多用力,有多气愤。

连明星们也纷纷吐槽辅导作业的难:

叶一茜吐槽自家娃:"为了造句把自己活生生地逼成了大笨蛋"。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3)

相声演员岳云鹏也曾在微博上吐槽辅导作业时的无奈。

家长们为了不在辅导作业时发火,乃至动手,用一些招数也是让网友哭笑不得。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4)

没有一个家长是容易的,辅导作业让家长们历经千锤百炼,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02

说好的心平气和,为什么总是情不自禁?

每次对孩子发了脾气后,总是不断提醒自己下次慢慢教,发誓以后一定心平气和,可每次一到娃咬笔杆,抓脑袋时就会情绪失控。

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5)

1、对孩子期望过高

辅导作业时触发家长发脾气的原因基本大致相同:

“我认为这道题很容易,你应该不难做到,可怎么就转不过弯,理解不了呢?”

于是就着急、失望,多种情绪堆积,最后爆发。

殊不知,我们往往过高估计了孩子的心智发展以及理解能力容易对孩子表现抱有过高的期望,而过高的期望就会造成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有一定的偏差。

我们虽然口上都在讲:我只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可实际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资聪慧、各门功课优秀,智商超群,情商在线。

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不用催,不用提醒,自己就能合理规划时间,安排计划。甚至恨不得他们能够主动头悬梁,锥刺股般刻苦学习。

要求孩子不仅对学校的知识掌握得很好,所有题目都会,还能触类旁通,思维拓展。

所以当孩子在做作业时,我们常常带着这样的心理期盼,当孩子出现不会做,不想做时,我们的心理期待落空了,就会触发不良情绪,最后大发雷霆。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6)

2、焦虑,并将这种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当我们在辅导作业时,看到孩子不会了,总会跟一句:“怎么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讲?”

看到孩子不断地写了擦,擦了写,总是急着质疑:“又在擦,擦什么呢?你看你一桌子的铅笔屑。”

看到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子还有一堆作业没做,就忍不住唠叨:“这都几点了,写了几个字,你能不能快点?”

看到孩子坐姿不好,总想去纠正:“怎么坐的,歪着脑袋干嘛?坐直了。”

这样的辅导场景你或许非常熟悉,面对孩子总是学不会,专注力不够,越催越慢等问题,我们总是感到头疼。

这或许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将担忧、焦虑等情绪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我们希望孩子学过就记住,担心他们落后。

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习惯,担心他们因为习惯不好而成绩下滑。

我们一边为他们安排很多学习任务,一边又担心他们睡眠不够,影响学习,所以总是想他们快点,早点做好作业休息,

我们担心他们书写不工整,担心他们的视力……

我们担心的很多,于是就在他们做作业时,不断去纠正他们,哪怕是和颜悦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份焦虑传递给他们。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7)

就拿这次我发脾气来说,因为一道题不会做,花费了很多时间讲解和练习。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后就已经很晚了。

我就开始为她的睡眠时间不足而着急,希望她提高效率,提高速度,于是就开始不断提醒她时间已经不早了。她躺下后,也很想快点睡着,结果适得其反,很久都不能入睡。

那么做作业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的叮嘱,大吼大叫,都是一种焦虑传递。

当孩子接收到这份焦虑后就会变得谨慎,充满着不安。在这样的情绪下,他们并不会做得非常好,相反犯错几率会大大增加。

这样就会陷入孩子做不好,家长大吼大叫的恶性循环中。

03

辅导作业是一场自我修炼

其实很多父母就像我一样,知道吼孩子只是自己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还适得其反,越吼越糟糕。

那该怎么做,就只有降低期待吗?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8)

1、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希望孩子全部都会,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孩子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是不是首先应该想办法帮助他解决难题,做到全部都会,以此来达到我们的期望。

但是发脾气,却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天,我发完脾气,辅导完数学题,给女儿留下了一些语文作业后就走出了房间。

过了一会儿,去检查时,看到她的语文造句,我瞬间鼻酸了。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9)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想好好学习,只是暂时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没有完全领悟,导致题不会做。只要我们稍微讲解或者提示,他可能就学会了。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请孩子们用一个词形容自己做作业时父母的样子,大部分孩子都说父母大吼大叫,有的孩子甚至用“凶狠”来形容父母。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0)

父母大声咆哮的样子对孩子来讲或许就是一场噩梦,女儿也不止一次给爸爸说起过希望妈妈不要生气。

所以,控制情绪是我们需要不断去修炼的能力。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1)

2、少唠叨,给孩子多一份理解

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我们都有种越吼越糟糕,越说越离谱的无力感。

对于这样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蒂姆·莫非在《隐形攻击》一书中作出了解释: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比如:

父母期望孩子认真做题、准确又高效,孩子就通过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来反击;

父母期望孩子自觉独立地完成作业,孩子就用磨蹭,拖拉来激怒父母;

父母越是给孩子讲道理,孩子越是不愿意听,眼神恍惚不定。

所以想要改变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的现状,光靠催、吼是行不通的,还需要父母管住自己的嘴,不唠叨,多理解,多共情,和孩子一起定计划,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时间管理,将学习变成他自己的事。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2)

3、多给孩子一些激励

我们不仅会因为孩子简单的不会而发脾气,也会因为孩子磨蹭,拖拉,做作业效率不高而烦恼。

暑假的时候,我给女儿布置了一套数学题,但是她总是不想做,每次一篇计算题本来20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但是她就是会拖拉好几个小时。

为此,我也没有少发过脾气。但是哭哭啼啼之后,下次依然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在有限的时间内,挑战自己完成多少道计算题。

速度挑战之后,我们又做了正确率的挑战。

没想到,这个办法非常奏效,她很乐意去完成,而且每挑战成功一次,她就兴致高涨,下一次接着挑战。

后来,我把这个方法用在了她每一科的学习中。

现在,学习兴趣也增加了不少,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甚至还自己给自己定一些挑战目标。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正向反馈”。

也就是说当孩子受到夸奖和鼓励时,他就会继续努力地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且会越做越好。

用这种正向激励告诉他,你并非做不到,你可以做得更好。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3)

4、适当调整期待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

“儿童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对这份期待总是怀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

期待能够激励他们前进,但也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他们害怕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待,就会变得特别谨慎,那么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越担心,越做不好。

我不是孩子学习上的“监工”,处处盯着她们那些地方没有做好,哪些地方没有达到我们要求。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4)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压迫的,就会感觉非常紧张,甚至害怕。

当孩子被这些情绪所包围时,他就会出现短暂的思维迟钝,很难打开思维,反而变得简单的不会,难的也不想思考。甚至不是专注于学习,而是专注于怎样让父母满意。

所以,我们应调整期待,让我们的期待更符合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

当我们调整期待后,心态才能放平和,也才能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

有一种崩溃叫辅导孩子写作业(看完女儿的语文作业)(15)

辅导孩子作业,的确艰难,女儿刚上二年级,我已经感到极度疲惫。

想着后面还有个懵懂无知、开窍晚半拍的老二,我都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感到担忧。

可能发脾气,大吼大叫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

但却是最坏的办法,伤害的不仅仅是亲子关系。

这是一条需要不断修行的道路,不和孩子站在对立面,放下焦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肯定孩子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帮助孩子打败学习上的怪兽,不断成长。

毕竟,也就这么几年。

后面的学习,大概率咱也辅导不了。

过不了多久,当年那个啥也不会的小孩就要嫌弃我们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了。

想到这里是不是就会温柔很多?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