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生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深得传统武术精髓与奥妙,虽已近知天命之年,但仍想写一些文字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做些点滴贡献。根据拳谱记载及父辈口传心授,本人对子午功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撰写出高质量、有一定水准、能够对各位拳友有借鉴意义的好文,本人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文典籍。

道家子午诀手势(武林高手谈揭秘真正的)(1)

子午功的练习时间,一般认为子时功是指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功是指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深究坚持子午真功的好处,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免被外人偷拳。古代先贤习武大多是以此为谋生的手段,说句现代话就是以此为职业,走镖局、闯天下,习武不精吃败仗是小事,闹不好还会丢了脑袋。所以,先师传拳授艺非常讲究,收徒门规也是非常严格。既然是职业,那就怕被别人偷学,怕别人抢了饭碗。特别是家传技艺,比如陈式太极拳在陈长兴之前是从不传于外人。所以,古代拳师练武都选择在深夜,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被别人偷学技艺。

第二,免受生人干扰。练武喜欢清静,最怕有人打扰。有人旁观或偷看,就会分心,就会心神不定。不像现代人练武,专门找公园、广场人多的地方,熙熙攘攘、吵吵闹闹,这只能作为健身、娱乐,不能全身心投入,更不会有功力的提升。所以在选择时间的时候,晚上最合适。还有一点就是地点的选择,古人一般选择在寺院、庙宇、村边等地,而很少在自己院落修炼,这也是为了省的干扰别人,特别是习练外家拳难免有劈掌、震脚、砸拳等发出较大声音的动作,在偏僻的地方也省的干扰家人休息。

第三,采日月之精华。古人云: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指的就是修炼子午功的最大效果,这也是人们之所以推崇的真正原因。但是真的能否达到这个效果,目前没有真正可靠的记载和科学的论证。也许这也是古人为子午功,设置的神秘面纱,为了增加的它的神秘感,而创制的此套理论。据现代人体规律学而言,10点半之后属于肝血回流净化之时,适合静,不适合动。可以习练静坐功,或者打坐。特别是在子时和午时,是属于阴阳交汇之时,气温变化较大,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动练功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子午流注学解释,子午之时也应以静为主、养精蓄锐。

古人子午之时练拳,都干什么呢?其一,首当其冲是练拳。练习套路是基础,但这只是热身。套路的演练只是为了便于记忆该门该派拳法的手法和动作,套路是各种招法的串联与组合。其二,但更加注重练功。这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古人讲: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除了练习套路,更重要的是对单个姿势和招法的练习,有时一个动作就要重复成百上千次,一个式架就要站上一个或半小时。只有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才能真正用于实战。古时没有沙袋,就踢地、踢桩,打木人桩,这些和现代搏击的力量练习是一致的。

坚持子午功,就现代来说能达到什么效果呢?第一,提升身体平衡力。深夜练功,不同于白天,对身体的平衡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通过长期练习,对平衡力的锻炼可以有很大帮助。第二,提高眼睛捕捉力。晚上的光线较弱,眼睛的可视程度也有别于白天,通过晚上的习练,使眼睛对移动物体的捕捉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那么,到底什么时间练武比较科学呢?本人总结如下,一家之言,可以商榷,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斧正。古人常说,饥饿劳累不练武、情绪不安不练武、身体不适不练武,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身体有损而无益。所以说,首选时间是早晨,坚持晨练,但不要在人流密集区域,最好在偏僻树林里,最佳是土地,这样不伤脚,又接地气;其次是上午10半至11点左右,前提是肚子不饿的时候;还有也可以选在晚上9点左右,但练完之后要适当补充营养。

今天,就先谈到这里,如果大家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参与讨论或留言!如果支持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订阅此头条号,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