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莫欺少年穷”。其实,人生在世,少年贫穷并不可怕,就怕自暴自弃,或者走上了歪路。而本文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个小伙子少年贫穷,但还不走正路,最终一念之差,导致自己陷入人生悲剧的故事。

1、老木和他的儿女们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末期。

在营口南部熊岳镇的生产路,有几栋建筑风格一致的红砖瓦房。

木二(化名)的家就住在这里。

营口光阴的故事(营口故事汇小伙子贫穷而不走正道)(1)

木二的房子是他父亲老木单位分配的职工家属房,居住面积不足三十平米。为了解决一家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木二的父亲老木又在自己的庭院里盖了间低矮的小平房。

别小瞧这类低矮的小房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有这么一间小矮房,男孩娶媳妇就算有了资本了——因为,那个年代住房紧张,而且房地产行业也没有进入市场化阶段。所以即便是市里的大管事,人均居住面积,充其量也就十几平米都不到,这就意味着,那年代,溜房檐(租房户)者不少,毕竟,那时候贫穷人居多。

别看老木没什么本事,但孩子生的却不算少,头一个是个女孩,之后是俩个儿子——木二和他的哥哥。

木二的姐姐早已嫁人。因为相貌平平,她没能找到有钱的婆家,父母从她身上没有赚到钱(那时女孩嫁人,注重的是人品。如果男孩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女孩就算找到了一个好的婆家了,彩礼是万万不敢再提了,也就过了三十年,婚恋市场就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一种“往事越千年”的感觉)。

由于老木院里有间小矮房,木家虽然贫穷,老木的长子木大还是找到了个媳妇。

2、肥猪拱门

木大还算有担当,结婚后不久,他便主动搬了出去租房住了,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弟弟能够娶上媳妇。

当然说到这,可能当下的年轻人未必理解:婚后租房,还能笼络住新婚妻子。其实,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真理解不到这一点。

然而,木二为人奸诈,好吃懒做,有手好闲,因此,老大不小了,却没有个女孩愿意嫁给他。

“小木,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我的店里搭把手,我也不能亏了你。”有一天,冰果店的老板古小山(化名)路上遇见了木二,和他聊过几句后,言归正传,提出了想让他进店做帮工的话题了。

那年头市场经济不像当下这么发达,在熊岳镇,找工作也不大容易。甚至那时候,去服装厂打工,还得有个荐头引荐。所以,古小山主动给木二提供工作,对木二来说,这也算是肥猪拱门的好事儿。

话说,古小山当初没房子的时候,曾在木二的邻居家租过房,因此,和木二较熟。

“你能给多钱?活累了我可不干。”木二心不在焉,随口问道。

“咱曾经是邻居,我还能亏待了你?你到我店里帮我兑个料,活不算太累。”小古紧接着话锋一转:“我店里小姑娘可不少,个顶个长得漂亮。你到我店里,说不定哪个小姑娘看上了你,你可就有了媳妇了。你不想媳妇?”

一听说有小姑娘,木二立刻来了精神,不亚于《西游记》里,猪八戒遇到女儿国王那样,哈喇子流了三尺三寸长:“那行,我去。咱原来都是邻居。就是不给钱让帮个忙,我也得去呀。”

营口光阴的故事(营口故事汇小伙子贫穷而不走正道)(2)

就这样,木二去了古小山的冰果店做帮工了。

小古没有骗木二,店里确实有几个女孩,而且都很年轻。木二一到小古的店里,便去和这些女孩搭讪,怎奈木二其貌不扬——矮矮的个头,尖嘴猴腮,没有哪个女孩愿意多看他一眼。

“哥,你给我算算账,我不想干了。”忽一日,木二提出辞职,尽管古小山再三挽留,他毕竟还是走人了。

3、引狼入室

忽一日,街面上一家新的冰果店开张了。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有新店开业,无疑有了竞争对手。冰果店老板古小山想知道对手的底细,一打听不要紧,对手竟然缘自木二。小古怎么也不会想到,木二在自己冰果店里帮忙配料几个月,竟然学到了自家冰果配方。现在,这家新开业的冰果店竟然因他而起。

古小山的父母是开冰果店的,他家的冰果在家乡可是很受欢迎的。

小古原本是熊岳某地方国营企业的员工,无心投资创业,但现在企业效益出了问题,万般无奈,他在熊岳镇生产路的路边租了个地方,使用自家的配方,干起了父母的老行当,开了家冰果分店。小古的冰果一投放市场,立刻得到了熊岳人的认可,销路一直不错。小古也通过开店,买了房——要知道,在80或者90年代,多数熊岳人的房屋,都是继承父母或者单位分配而来的。能靠自己买房的,也就是小古这种自主创业的。

这也应了那句话:种地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

现在,木二得到了小古的配方,与人合作,也开了一家冰果店。冰果店开张伊始,搞了个让利大酬宾,结果是几天以来,小古的冰果店无人问津了。

木二原本没有资金,仅凭他个人的能力,他什么也干不成。但是,有一个想投资而没门路的人遇见了木二,得知他掌握了古小山这家口碑不错的冰果的配方后,二人一商量,搞了个合作,也开了家冰果店,与小古进行抗衡。因此,在没有分文投资的情况下,木二持有这家新开张的冰果店的股份了。

木二有技术,合作人有资金。就这样,对木二来说,这叫一拍即合,对小古来说,这叫啥?这叫引狼入室。

4、灾祸不断

木二一下子有了名气,终于有个女孩愿意嫁给他了。

木二有了老婆,开始嫌弃起父母的无能来了,他嫌老木夫妇碍眼,开始往外撵他们了。

这不足三十平米的砖瓦房,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那可是老木一生的全部家当了,老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拱手相让。

父子二人话不投机你,直接交起了手。老木老了,不是儿子的对手,被打倒在地。母亲不忍心老头子被打,上前去拉扯儿子木二,结果被木二回身就是一拳。老太太一见不妙,担心老头子有个好歹,便跑出门外,寻求救兵了。

“快帮帮忙,老头子被二小打了,谁去给拉一下。”

街邻来了几个长者,呵斥了木二几句。

木二一见自己的丑事被母亲张扬出去了,立刻起身冲进屋里,拿起切菜刀,冲着他的母亲吼道:“老不死的,不想活了是吧?我成全你。”

木二的刀被邻居给夺了下了,他弑母没成。然而,他的父母不堪木二搅扰,终究还是搬了出去了。

再说一下木二合作的冰果店。

这家新开张的冰果店,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买卖日渐萧条,终于有一天,关了门。究其原因,木二虽然知道古小山冰果店的主要配方,但是,画龙尚需点睛,小古冰果的关键配料,木二还是无法弄清楚,从而导致他们的冰果,在口味上与小古总是有区别的,以至于到底没有竞争过小古,开业不久就无人问津了,木二自然也就没能发财。甚至仔细算算,木二甚至连盈利都没达到。

做生意没成,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更何况,木二家中还有个老婆需要养活,没办法,木二去了一家服装厂去做勤杂工了。

游手好闲的木二,自然是不愿意打工的。而且,木二还身体力行发展了“做工不如经商”这句话,木二用行动发展出了“经商不如捞偏门”这句方针。

因为木二打起了这家小工厂的主意了。这一天,下班时他故意走得很晚,当车间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迅速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工具 ,将车间的一个角落里一台闲置的机台的电机拆卸来了。他想,这个东西一定很值钱,有机回拆卸几台,找个地方卖出去,定能增加不少收入——偷盗,属于捞偏门。做生意还真没有偷盗这种没本钱的偏门效益高。

不过,木二毕竟读书太少,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效益和风险是正比的。

所以,就在他美滋滋地走出工厂大门的时候,他被门口的保安给拦了下来。

但凡开企业的老板都痛恨员工干偷盗的事儿,木二被抓了个人赃并获,而老板也没有姑息:老板报了案,木二在牢房里度过了两个春秋。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木二终于出了狱。

5、祸不单行

木二很想啃老,但是,在他坐牢的两年里,老婆改了嫁,他的父母也双双归了天。

木二啃不了老了。

木二想重新找份工作,但是,坐过牢的人,还是受到歧视的,没有人愿意收留他。所以,在那时候的熊岳,木二想重新就业已经万万不能。这时候,木二忽然想起了蹬三轮的职业了。这份职业虽然辛苦些,但挣到的钱远高于工厂打工——最起码,在上世纪90年代是如此。

事实上,短途运输还真是很赚钱的项目。至少在2022年的当下,我认识不少在北上深杭打拼的白领、工程师,都在下班时间,开滴滴来增加收入。

为了能够活下去,木二蹬起了三轮来了。

在熊岳城里,夜间蹬三轮的较少,究其原因,夜间蹬三轮白脚(按:熊岳方言,指的是坐车不给钱的)比较多。尽管如此,木二还是不愿意早点回家,因为,现在他已是孤家寡人了。

“走。”一个人坐上了木二的三轮车。

“到哪去?”木二问道。因为知道坐车的人要去哪里,才可以告知对方需要付多少车费,以防下车时发生口角。

“你走吧。”坐车者不告诉木二地点。

在熊岳城,蹬过三轮的都知道,凡是上车不愿告诉地点的,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鸟。

木二打量了一下坐车者。他一见,认识了。他不怕他不付车费,他认识他,他是街面上的一个修自行车的老者。

“你报不了棍(按:熊岳方言,指的是耍泼)。看下车我怎么宰你。”木二心里有了主张。

营口光阴的故事(营口故事汇小伙子贫穷而不走正道)(3)

在熊岳蹬三轮的虽然都是弱势群体,但宰客现像还是有的。他们看见乘车者有外地口音,或者面相有些和善,他们往往会高要一些;但若发现对方相貌凶恶,他们不仅不敢要高价,往往会说“你看着给吧。”因为这类人,你一旦价要高了,便会吼道:“哪有这个价?你以为我是外地人,想宰我是吧?没有钱了,你走吧。”说完便一拍屁股,走人了。如果遇到的是无赖,骂你是轻的,严重者还会给你个一拳两脚的。

“多少钱?”终点到了,修理自行车的老者一边问道,一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五元钱。

“五元。”这段路不远,按照正常的车价,一元就够了。但是,夜间车费可以高一点,要两块也可,但前提是乘车者必须是善良之辈。如果遇到是强势的人,两元是万万不敢要的。

乘车的老者认识木二,对他的当年打爹骂娘行为感到不屑,此时一见他这份德行,立刻来气了,他也想坐个霸王车:“五元?你想宰我。没有钱。”说着,就将手中的五元钱塞进自己衣兜,下了车就要走。

木二一见,立刻动手来抢。然而,尽管木二年轻,但他的力量不够,他险些反老者被降伏。

因为担心夜间蹬车会有危险发生,所以,夜间出车的人带刀的不少。毕竟,那是90年代后期,电视剧《红蜘蛛》就是那个时代的背景。可想而知那时候的治安情况。

木二就是带刀者的一分子。此时,他担心自己会吃亏,随手掏出了匕首。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老者一见木二动了刀,唯恐木二一时冲动,给自己捅了。毕竟,为了几块钱,赔上老命那是万万不值的。于是,老头儿便乖乖的将五块钱交给了木二。

老者受伤了,因为五元钱。

木二胜利了,他以暴力夺来了五元钱。

木二高高兴兴地收工了。

6、穷途末路

“鬼怕恶人。”木二用暴力对这句至理名言进行了验证。

木二刚到家不久,远处就传来了警笛声。

“怎么,又要抓人了?”木二心里有些忐忑。突然,两个穿制服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来。

木二被以强劫罪提起了公诉。

也许,因为木二有犯罪前科?他被重判了,被判以有期徒刑十年零八个月。

为了震慑犯罪,法院对判了刑的罪犯进行了游街示众。当游行的车队来到熊岳三角地电影院门前时,包括木二在内的罪犯被拉来下来车,在电影院广场前一字排开示众。警车的喇叭里,开始宣读各罪犯的案由和刑期——相信在90年代的熊岳有过生活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经常出现。

此时的木二,像个跳梁小丑一样,显得分外渺小。也许,他是把自己的犯罪当行为当作了壮举,也许他想让家乡的父老看一眼他这个“英雄”的尊容——他在罪犯的队列里,原地360度转了一个圈,目光在围观的人群里不停的收索,似乎想观察一下是否有熟人在场,能够将他这一“光辉”时刻烙印在脑海里。

“咣”的一脚,木二被法警踹了一下,他从梦幻中回来了,他知道自己现在是被管制的一份子了。法警没有给他留一丁点尊严。

……

时过境迁,昔日的生产路,没了红砖瓦房,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小区;昔日的泥土小路见不到了,宽敞洁净的柏油马路上,再也不见了人力三轮车的踪影。

时至今日,木二也早该解除了管制。至于木二的近况如何,我是无从知晓的。因为我已离开了老城区很多年了。

按照时间的推算,木二也该有五十几岁的年龄了。不知几年的牢狱生活,是否改变了木二的人生。

而木二的人生遭遇,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这样的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