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门村夫


最近,一个叫陈果的女教授在微信圈里挺火。我在朋友发的陈果的文章下面回复了几个字:“贼夫人之子。”

陈果的主要观点,大概是“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快乐;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生活的更好是为了更快乐更幸福;所做的事情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自己更幸福,使更多的人幸福。陈果还认为,人生只有两件事有意义:第一是让自己幸福,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幸福;人生只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是让自己好好活着,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

孔子和弟子经典语录(孔子不是老古懂)(1)

2010年8月1日,曾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后任“文化部长”的龙应台,在大陆的堂堂的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发表了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龙应台说:谁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幸福!所谓的大国崛起,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军事的耀武扬威,经济的财大气粗,政治势力的唯我独尊,那我宁可它不崛起。因为这种性质的崛起,很可能最终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类社区带来灾难和危险。请相信我,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但是!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

孔子和弟子经典语录(孔子不是老古懂)(2)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个叫于丹的教授连续七天讲读《论语》心得,火得一塌糊涂,此后,书也得以出版,卖得热火朝天。在该书的封面印着这样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然而,粗粗一读,却发现,于教授对于《论语》思想的心灵毒鸡汤式地歪曲,“解得古圣先儒都要震惊地从坟墓中跳起来”。她自己后来也不得不承认:“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当初我在讲《庄子》心得、《论语》心得的时候,只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大学教授,从书本到书本,说的都是些古代经典的当代理解。”

孔子和弟子经典语录(孔子不是老古懂)(3)

通观陈教授的观点,大概也只有让自己过得幸福才是真谛,至于让更多的人幸福、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也只是用来掩盖其狭隘和自私自利的大旗。

再看龙“部长”的观点,坐在温室里,喝着咖啡,写点心灵鸡汤文,就是现代小女人的最大的幸福,就是一个现代小女人的文明了!什么“血浓于水”,什么“大国崛起”,却又与我何干?

而对于于教授来说,凭着年轻气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对于古代圣人之言随意歪曲,熬煮有毒的心灵鸡汤,自己却赚得名声,赚得钞票,赚得优渥生活,大概也是很幸福的事。

这就是女人的小幸福。这就是“小民”的小幸福。

子曾经曰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16·8)对于成长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依靠自己的小聪明读几本小书、拿个文凭、会写几篇小文的的三位所谓女高知来说,浪漫、小资的生活方式,是她们最大的幸福,是生活的全部,哪里会知道什么是天命,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圣人之言。

而她们三位,是女性,是主管社会思想的“文化部长”,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是家庭里的母亲。以这样的认知水平、这样的思想境界来教育孩子、教育学生、教育“国民”,何其忧也!

孔子和弟子经典语录(孔子不是老古懂)(4)

老子的与世无争,不是放任任性自我放纵,而是遵大道而至大同;孔子的修身,不是寻找到内心的安宁而是拯家国人民于水火、扶社稷大厦于将倾;“大国崛起”“血浓于水”的背后,更是一个民族百年的屈辱!

家国情怀、天下为公,是一个龙的传人所赖以生存的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男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伟抱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而这,与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更是基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应当这这个时代作为女性和母亲应当顶礼膜拜的圣行!

孔子和弟子经典语录(孔子不是老古懂)(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论语·先进》11·25)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你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观众:于老师您好,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请问您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

于丹: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经典里面是有过多重解释的。有人解释就是说,他歧视女子,认为女子由于眼界不开,没有这个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可能她们就是心智蒙昧跟小人一样,有此一说。还有一说呢,说女和子都是指那种襁褓中的婴儿,就是指小孩难带。那么关于这个解读,经典的解读,学术上的解读,我们在这姑且不论,有很多解释。我自己的看法是,我比较同意这么一说,就是这里的小人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说呢,女人和小孩子都是有着相同的心性的,有时候可能让男人捉摸不定。这句话说全了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也就是说,对于女人和对孩子,你要是对她太好了、太宠爱了,她就对你不恭敬,不逊就是不恭敬了嘛。但是你要是不理她了疏远,又落埋怨,她就开始撒娇了,开始觉得你对她不好了。其实我觉得这个话呢,说得挺对的也挺感性的,因为这觉得这个就是写出来一种女人的性情,其实一个女人如果说到什么年纪上,还都有一股孩子气这个女人就一定是幸福的。所以,如果说这就叫难养的话,那我们顶多就说孔夫子不太解风情了,觉得这个事有点费劲。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本身说出来的近则不逊,远则怨,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它不是一种性别歧视。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