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一回,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上台后的朱允炆在近臣黄子澄、方孝孺的鼓捣下削藩,从而引起诸王的不满,四叔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结果南京城被攻破,朱允炆失踪,朱棣登基史称“明太宗”,后嘉靖皇帝改文宗为成祖,又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咱们这位永乐大帝登基时,已经有四子一女,分别是嫡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遂和永安公主。并且孙子朱瞻基也5岁了,可谓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可就是咱们这位鼎鼎大名的成祖皇帝却不怎么待见这个嫡长子朱高炽。
1378年8月16日朱高炽出生在北京的燕王府,母亲是永乐皇帝的原配,仁孝皇后徐氏,这仁孝皇后可不是一般的人,父亲徐达是大明朝开国功臣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可谓背景相当的深厚。当年的这桩婚事还是朱棣的母亲孝慈高皇后作的主。看看咱们这位胖胖皇帝明仁宗朱高炽的家庭配置就让人垂涎三尺:爷爷是明太祖朱元璋、奶奶是孝慈高皇后、父亲是明成祖朱棣、母亲是仁孝皇后、儿子是明宣宗朱瞻基。可谓是满堂喝彩。
朱高炽出生的时候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朝10年时间,只比明惠宗朱允炆小一岁,所以他是朱允炆的堂弟。朱高炽在8岁的时候随父亲朱棣进京朝拜,朱元璋见到这个孙子喜欢的不得了,从早稀罕到晚,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朱高炽胖嘟嘟的很是可爱,很讨祖父的欢心,其实据史料记载,朱高炽从小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和太祖对话都能对答如流,还经常引用儒家经典中的名句名篇,这使得太祖和孝慈高皇后都非常高兴,认为朱棣辅导得很好,孩子将来一定大有所成。
太祖朱元璋还对朱高炽及朱棣说了一句“好圣孙”,正是因为爷爷的这句话才保住了他皇太子的地位,最终顺利登基成为“明仁宗”。
朱棣在次子三子四子出生后,对于嫡长子朱高炽就不怎么待见,因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炽个高但是比较肥胖,因为肥胖有时候走路都不怎么稳,和一身征战英明神武的朱棣比起来差远了,朱棣有时候都觉得他不是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完全不一样,这简直是给徐皇后抹黑呀,也不知道晚上会不会给朱棣跪榴莲。
待到老二朱高煦长大后,老二随着朱棣漠北征战,和老爹一样英明神武,和老爹一样帅,成为了朱棣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干将,所以朱棣都想废了朱高炽的世子位传给次子朱高煦,后面孝仁皇后可不愿意了,和朱棣直接开怼。现在朱元璋还在,他老人家规定的嫡长子袭爵,如果随意更改就坏了祖宗规矩,老爷子一发火你这燕王是不是也不准备要了,这一大家子人也不想要了,所以朱棣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史料中朱棣和朱元璋对朱高炽的看法是真的不一样: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13岁时上报朱元璋被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总的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相反,教授朱高炽的老师们十分欣喜的是,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文学、以及仁孝反面,所以使得燕王府的文臣都很是喜欢,但是就因为这样缺少运动才使得他比较肥胖身体也不怎么健康,但是对于登基后实施仁政也是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朱高炽的祖父朱元璋亲自关心朱棣的几个儿子。一次,朱元璋派这个少年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后者回来报告之快令人吃惊,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他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他的祖父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和仁心所打动。
所以这就是两个人对于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祖父更喜欢偏爱这个孙子,而父亲却觉得不怎么像自己所以不怎么喜欢,有很多次都想废了朱高炽的世子位。殊不知开国才靠武力,治国就得要文治了。这个时候北京城中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使得在次朱棣打消了这个念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至此皇储空缺,算资历算功劳朱棣是排的上号的,更何况太祖非常喜欢朱高炽这个孙子,所以朱棣觉得自己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所以在没有想过废朱高炽世子之位,静候北京的佳音。
可惜事与愿违,太祖朱元璋“爱屋及乌”因为太疼爱朱标这个嫡长子,所以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称为皇太孙。这下朱棣的希望落空,心里的不满和愤怒便洒在了这个不喜欢的嫡长子身上,时不时的就责罚,时不时的就怒骂,就使得这个孩子很怕这个父亲,做事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活的也很困惑,好在母亲孝仁徐皇后一直都爱护这个孩子,虽然没有得到父爱,母爱却温暖了他的一生。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登基后的建文帝迅速开展削藩运动,引起诸王不满,在周王自焚后,朱棣于北京起兵开启反叛之路,史称“靖难之役”。朱棣起兵靖难,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得朱棣没有后顾之忧,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从而奠定了其世子之位乃至后面的太子之位的稳固。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登基史称明太宗。在朱高炽继位的道路上,最大的威胁便是二弟朱高煦,而朱高煦与朱棣颇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他曾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朱棣也曾许愿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听了这话,朱高煦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整个靖难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这在平常人眼里肯定会生嫌隙,但是身为大哥的朱高炽不但没有怪这个使坏的弟弟,而且在犯错误的时候还经常在父亲朱棣面前替他求情,无时无刻都在帮助这些弟弟。
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又出现了犹豫,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封建社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在靖难中立下大功,而且朱棣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他是希望立朱高煦的,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但是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因为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汉族的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帝王。而且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朱元璋称朱高炽为"好圣孙"来说服成祖,并且说孝仁皇后在生朱高炽时,燕王府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当朱高炽出生后,王府顿刻“五光十色”、“芳香扑鼻”、“晴空万里”、传位给朱高炽才是大明万年传承的命数。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永乐二年(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在后面的岁月里,朱棣远征漠北,命太子监国,一切国务交由太子朱高炽处理,太子朱高炽广施仁政,使得国家经济繁荣,为朱棣北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民生逐步好转,也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在最后一次远征蒙古之役后回朝时去世,朱高炽登基史称明仁宗。这标志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结束和一个内部改造的时代的开始。这些新的为政的态度和理念被继位的朱高炽制度化了。但是不甘心的朱高煦毅然起兵反叛,兵败后仁宗皇帝没有处死他们,而是好心相劝,放他们回封地,待遇还涨了三层,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兄弟骨肉相残,施以仁心,殊不知这是放虎归山。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终年47岁。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有人对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朱棣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
虽说是最不受待见的皇太子,但是确是最仁爱的君主,执政不到一年把仁心全部给了大明的子民,所以庙号------明仁宗,也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
虽不受老爹朱棣的待见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始端。并且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讲,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