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1)

狗不理是天津知名的字号

早上锻炼身体的时候,老婆忽然拿着一个关于狗不理包子最新的价目表来让我看,大概的内容就是一个包子最便宜的大概十几块钱起步,看技师现场进行包包子表演要80块钱。看了之后,想了想我一顿要吃8两包子的饭量,确定我是吃不起狗不理了。再想起这几年狗不理包子在天津人心中的口碑,真是被差不多95%以上的天津人所唾弃。不禁感慨,明明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为什么被自己城市的人民如此唾弃反感呢?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2)

看包包子收钱真的很少见

从我个人的理解上来说,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天津人对包子的定位,另一个原因则是天津人的性格。

首先说天津人对包子的定位问题。

在清末民初时期,天津的主流文化是码头文化,码头上来来往往的货船,养活了大半个天津卫。大量的劳动力在码头上讨生活,不管是做大生意、做小生意甚至是干苦力的,都随着码头的时间、习性生活。

这也就让很多相适应的食物在天津流行起来,比如包子、炸糕、麻花、煎饼果子等。这些食物的特点就是不需要桌椅板凳,不需要太干净的环境,站着、坐着、蹲着都能吃,不用碗碟筷子,来张纸手里拿着就能吃。码头上的工人就可以随手带着,饿了就吃,也不需要离开码头,避免错过了营生少挣了钱。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3)

大笼包子是天津包子的特点

而包子,因为里面有肉,吃了顶饱,又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食品。

由此可见,包子在天津流行起来,就是以一种快餐、速食的面貌出现的。就像现在方便面,面包一样,在条件艰苦,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临时充饥的食物。我记得小时候天津人说起吃包子,总会说太累了,没时间了,懒得做饭了,吃点包子就和一下吧。所以,包子在天津人眼里就是一种速食、快餐,特点就是便宜、方便、能填饱肚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现在的狗不理包子。狗不理把包子做成了精品,从品相上将包子做成了大菜、主菜。甚至将包子的制作过程都变成了商品。很明显,狗不理想做高端的包子、包子中的奢侈品。可是,天津人给包子的定位,就让包子很难符合奢侈品的地位。类似的就像国际大牌的做的方便面,上千块钱一份,上了新闻,可是真正愿意去买的人又有几个?除了现在各种做评测的up主,估计就没人去买了。还会说一句,有那个钱,谁还吃方便面啊。同样的道理,同样花几百块钱,我为什么不去吃海鲜,为什么要去吃包子?

而如果狗不理从诞生开始,就是高高在上的,做高端奢侈品的话,可能还不会被天津的老百姓唾弃。而狗不理曾经也就是一家比较大的包子铺,以前也是大家都吃的起的包子铺。小时候,我身边的天津人基本上还都去吃过狗不理包子,还会互相谈论包子的味道到底有什么不同;还记得2010年前后,狗不理外面的窗口还在卖散装的包子。现在,狗不理包子就变得越来越高不可及了。

正因为如此,狗不理就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了,也越来越不想做老百姓的生意了。老百姓自然也就越发的不待见狗不理了。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4)

在天津人的生活中,包子和煎饼果子的地位是一样的

第二个方面就要从天津人的性格上来看这个事。

首先说,天津人对自己认定的东西是有严格的精神洁癖的。就像天津人应该是全中国对于甜豆腐脑最不能接受的一群人;天津人心里认定煎饼果子是鸡蛋面饼里面加果子、馃箅儿,不能加别的,那么你在煎饼果子里面加生菜、火腿、咸菜就是邪教,就不正宗。

在包子上也一样,天津人认定的肉包子是什么样的?天津的传统肉包子,应该是那种用大笼屉蒸,用盘子装,按量卖的样子。而狗不理也是最早这么做包子的包子铺的店家。现在狗不理包子已经不这么做包子了,开始小笼屉蒸包子,上包子用笼屉,按个卖包子了。这种改变,不管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在天津人眼中就是离经叛道的,是邪教,是早了歪路。是不能容忍的。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5)

在天津各种字号的包子铺有很多,选择也很多

还有,就是天津人好面子的性格,也让狗不理包子臭得更快了。

咱们凭心而论,狗不理包子好不好?如果真的吃过,会知道是好吃的,用料也让人放心,包子包的的漂亮,的确是天津最好的包子。但是狗不理的包子实在太贵了,贵到大部分天津普通老百姓吃不起了。就让狗不理成了天津老百姓的一种烦恼。

狗不理作为天津的名片,很多的游客来到天津都希望去尝试一下,而囊中羞涩的天津老百姓又不想花一个月的生活费去保住自己的面子。于是,当游客提出要去吃狗不理的时候,典型的天津人回答就会是这个样子的:

天津人请客,客人说去吃狗不理,天津人立刻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你吃那玩意干嘛,那都是骗人,专门坑外地人的,就没有天津人去吃那个。想吃地道天津包子么,哎,我带你去一家,就在我们家门口,比狗不理正宗多了。你就跟我走吧。”

如果客人请客,提出去吃狗不理包子,天津人立刻一瞪眼,一拍大腿:“对了,就得吃狗不理,就是好吃,没毛病。来天津不吃狗不理你一定得后悔。”

而天津人好面子,基本上不会让客人花钱请客。所以,一般人听到都是前一半的对话。慢慢的这种说辞就成了一种默契,一种统一口径的对外宣传。而新一代的天津人基本上就没吃过狗不理包子,从小就听着家长说狗不理包子就是骗人的,就是坑外地人,自然而然也就认定了这一个事实。

所以,在天津唾弃狗不理,就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一种全民的共同认知,不骂狗不理几句你都算不得正经的天津人,狗不理也就被天津人唾弃了。

只能说,狗不理走了一条天津老百姓不喜欢的道路吧。希望这家百年老店能够越办越好。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狗不理包子为什么被天津人所唾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