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松山湖在由园到城的根本性转变中,起步成势;2022年,松山湖将怎样干?从哪些方面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1月24日,松山湖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召开,从科学城建设、创新生态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培育、城市品质、改革开放、民生服务等8个方面予以推进建设,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迅速形成集中度和显示度。

松山湖规划条件公示(2022年松山湖这样干)(1)

2021年:由“园”到“城”起步成势

2021年,松山湖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261.8亿元,总量再创新高;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875.24亿元,同比增长25.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16.29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过去一年,科技创新的能力持续提升,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等三大规划获批实施。科学城“四梁八柱”框架初显,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基本完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建设有序推进。

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出台“1 N”科技计划体系,R&D比重提升至15.28%;全国首台多物理谱仪对外开放;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启动了首批月壤研究;国产三光束共溅射脉冲激光薄膜沉积系统打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垄断;3个项目获中科院STS东莞专项立项。

过去一年,松山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获省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认定;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过去一年,招商引资成绩亮眼,成功引进光大半导体、信濠光电、阿里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资总额超400亿元。推动天域半导体、新能安、菲鹏生物、云鲸智能、记忆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增资扩产。新增零地招商971宗,盘活载体面积60万平方米。

过去一年,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62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9.5亿元,促成生技大厦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

松山湖规划条件公示(2022年松山湖这样干)(2)

▲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

8个方面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2022年,松山湖将聚焦“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牢牢扭住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的总纲领、总目标,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奋力彰显松山湖在省市大局中的新担当新作为,助推东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具体而言,松山湖将从科学城建设、创新生态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培养、现代新城、民生服务等8个方面予以推进建设,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迅速形成集中度和显示度。

一、全面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把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重大项目为主要抓手,着力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打造核心创新区,推动科学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未来一年,松山湖将加快“四梁八柱”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今年一季度动工,推进先进阿秒激光今年上半年动工,启动南方先进光源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一年,松山湖将深入打造核心创新区。深化核心创新区谋划,加快功能与业态研究,构筑“一谷一廊一岛”空间布局。

二、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以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目标,主要包括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

其中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中,着力支持各创新主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增曲全年研发投入超过150亿元,并在国家级科技奖上实现突破。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强化与中科院合作,支持大科学装置、大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材料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序列,力争全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

三、培育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科技赋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链提质扩量增效,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着力构建具有松山湖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松山湖将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

在促进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松山湖将加快制定数字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产业服务中心,拓宽企业数字产品销售渠道。谋划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筹建数字工业大厦等。

四、构筑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松山湖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国际化创新人才队伍。2022年,松山湖将主要包括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优化人才培育招引模式、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等方面入手,构筑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其中,在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方面,松山湖将抢抓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构建“1 N”人才政策体系,推进“一体一策”、六级梯队、博士后工作站等配套政策出台实施,打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住房、教育、医疗等人才保障政策。在优化人才培育招引模式方面,松山湖加快建设人才工作站、港澳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载体,探索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依托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培育多层次优秀人才队伍。

松山湖还将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新城。打造现代城市中心区,营造一流的城市生态体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能力等方面予以推进,以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增强区域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抓手,促进高端创新要素及高素质人才的集聚。

松山湖还将构建国际一流的民生服务。从完善民生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予以推进。其中,在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方面,松山湖将完成松山湖未来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筹建第三小学、第一初级中学和实验小学三期,推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等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

改革,创新,再出发。松山湖还将坚持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聚焦制度创新、区域协同、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加快改革步伐,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勇当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

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松山湖还将贯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国际一流的干部队伍,打造能干事、敢干事、争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文/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资深记者 张华桥 记者 郑志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