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自然界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生物应用广泛。3月9日,全球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刊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弗兰克·开普勒(Frank Keppler)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所有活细胞内可能均存在一种非酶促的活性氧自由基(ROS)驱动的甲烷产生模式,此机制仅与活性氧、铁和甲基供体相关。该研究彻底颠覆了甲烷只在严格厌氧环境下由产甲烷古菌经酶促反应产生的传统认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昌教授课题组张靖垚副研究员受《自然》杂志邀请,作为审稿专家,参与了该论文发表过程。

交大自然科学实验班开创几年了(彻底颠覆这一传统认知)(1)

刘昌教授团队受《自然》杂志邀请,针对活细胞内的甲烷形成机制发表了重要分析与评述。该文章在3月9日以《甲烷可在所有活体生物中产生》(Methane might be made by all living organisms)为题发表在《自然》上的新闻与观点(News & Views)专栏,作者为一附院刘昌教授张靖垚副研究员。该专栏近10年来共计发表约20余篇来自中国大陆学者(团队)的评述文章,此次为西安交通大学首次在该专栏发表论文

交大自然科学实验班开创几年了(彻底颠覆这一传统认知)(2)

刘昌教授

交大自然科学实验班开创几年了(彻底颠覆这一传统认知)(3)

张靖垚副研究员

在弗兰克·开普勒(Frank Keppler)教授团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前期成果,刘昌教授团队提出:

刘昌教授团队在文章中率先提出了内外源性甲烷的生物效应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交大自然科学实验班开创几年了(彻底颠覆这一传统认知)(4)

作为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四个面向”,积极开展前沿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为科技强国梦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自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3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一附院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