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伙伴问我,你们家的茶到底是绿茶吗?今天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霍山黄芽到底属于哪一类茶!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叶种类也非常多,分为六类:红、绿、黄、青、白、黑!不少喜爱饮茶的人只知道茶有红绿之分,对黄茶却不够了解。因为黄茶不像绿茶产地分布极为广泛。而黄茶的产地在我国只有五处,这其中的一处就在位于大别山北麓的安徽省霍山县!

霍山县的地形非常特殊,春秋时期我们这里称之为潜邑,在汉武帝元丰五年,这里称之为“潜县”,‘潜’是潜伏的意思,是指这里的城郭被周围迭起的群山掩映着。到了隋朝初年,隋文帝又改“潜县”为“霍山”,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霍”的意思就是小山被大山围着的意思。说明了我们霍山县的地貌特征,也更适合作为这里的地名!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1)

那霍山县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茶的呢?霍山县志记载,在汉代,我们这里就已经开始生产茶叶了,到了唐代就非常有名气了,《唐国史补》中就有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寿州就是指现在的寿县,当时的霍山就隶属于寿州管辖。

以前我看过一个安农大教授介绍霍山黄芽的视频,他介绍唐代的霍山黄芽是以茶饼的形式出现的,鲜叶采摘以后经过蒸--捣--拍的过程,形成团饼之后再烘干。到了明代朱元璋时期,洪武二十四年,这位安徽籍的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说过去的茶都是团饼茶,费时费力,从今以后贡茶只供散茶、芽茶,所以饼茶就慢慢衰落了。因为有了皇帝的圣旨,所以散茶在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而霍山茶饼因为量少,做工复杂,只有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才能享用,所以黄芽茶在普通大众面前是很少见到的,而明代废除茶饼的上供却给了我们霍山黄芽一次新的转机。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2)

黄芽散茶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颜色嫩黄,冲泡之后片片直立,就像鸟的舌头,形状很好看。冲泡的茶汁是明亮的黄色,有淡淡的板栗香和花香。喝过后回甘性很强,所以朝廷每年都要征收霍山黄芽为上供的名品。每年寿州府、庐州府都会派衙役来征收。当时的老百姓没有什么收入,贡品也是无偿服务的,可是皇帝要要,老百姓也没有办法,迫于无奈起早贪黑来采茶、制茶。

当时的霍山县令王毗翁写了一首诗反应了当时霍山黄芽茶季的真是情况,“露蕊芊芊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需忙。家家篝火扇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茶农从采摘到制茶、烘干的过程,很忙碌也很繁荣。由于茶叶比一般的农产品更具有经济价值,霍山的茶农一边应付着官府的征收,一边也在扩大生产和销售。这样才使得霍山黄芽散茶在明代开始普及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从而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3)

霍山黄芽的最好产区在霍山海拔500-1000米的金鸡山、金山头、金竹坪和乌米尖。素有“三金一乌”之称。而霍山的地貌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深处大别山腹地,北纬31度。北纬31度是个神奇的纬度,很多名茶都产自于这个纬度。大别山区昼夜温差大,是的霍山茶叶的内含物比较丰富,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都比其他地区的含量要稍高一点。

“大山套小山,十里不同天。昼夜温差大,云雾飘山间。”这样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有利于茶叶额生长的。我们霍山茶园的土壤是乌沙土有机质含量也比较高。土壤肥沃、疏松,很适合茶树的生长。我们的茶树因为山高气温低,生长比较缓慢,一般在二月份开始发芽,茶叶呈嫩黄色,特别柔嫩,如果遇到倒春寒,嫩叶就会被冻萎缩和枯死,所以每到谷雨前后茶农们就会起早贪黑赶着采摘。而今年的桃花雪就使得霍山黄芽的产量减少,造成早期收不到茶的现象。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4)

那么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是黄茶,因为我们有一项闷黄的技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鲜采摘的鲜叶我们当地称之为活草,采摘回来后不能立即加工,要放在筛子中摊放3小时左右,散放青草气和表面的水分,待茶叶发出清香,活草由鲜绿变为暗绿就可以杀青了。鲜叶是不可以过夜的,会影响口感。

霍山黄芽外形挺直微展,色泽黄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微黄明亮。霍山黄芽要求鲜叶细嫩新鲜,一般当天采芽当天制作,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在摊放和复烘后,使其回潮变黄。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5)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造就了霍山黄芽优秀的品质,它的茶叶芳香物质及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十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其中香叶醇含量高出一般名茶5倍之多;同时,霍山黄芽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虽不能“久服得仙”,但长饮霍山黄芽,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

霍山黄芽是发酵茶吗(霍山黄芽到底是什么茶)(6)

巍巍大别山,主峰在霍山。每到春来时,黄芽一县香。厌倦了城市里充满节奏性的生活,不妨来到霍山,让心灵和纯净的山区县城来一次邂逅吧!我在霍山泡好一壶高山好茶等着您!

部分图片来源于霍山微旅游,文章如有不妥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