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部分的知识点在高考试卷中占很大比例。

要想在高考中吃透这部分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格外重视高中化学教材上的实验。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掌握,魏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实验部分知识点。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部分必考知识点总结)(1)

高中化学实验必备知识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白烟,产生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释放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释放热量,产生刺鼻的气味。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释放热量,产生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液滴。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量。

8.用氢还原试管中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物质,试管口产生液滴。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使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成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释放热量。

11.将盐酸滴入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由气体产生。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试管口产生液滴。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14.点燃纯氯,用干冷烧杯盖住火焰: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

15.将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滴入含碳离子的溶液中,由白色沉淀产生。

16.将硝酸化氯化钡溶液滴入含硫酸根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17.将铁锈钉放入含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产生气体。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絮状沉淀。

19.氯通入无色碘化钾溶液,溶液中产生褐色物质。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21.在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量。

22.将一颗干净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附着银白色物质。

24.将浓碳酸钠溶液注入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26.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水:产生棕色烟雾,加水后产生绿色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的混合气体:反应迅速爆炸。

27.氯气中燃烧红磷:产生白烟。

28.氯遇湿有色布条:有色布条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黄绿色刺激性气味。

30.加热氯化钠(固)和硫酸(浓)的混合物:产生雾和刺激性气味。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部分必考知识点总结)(2)

化学实验中15个错误的基本操作

1.实验室的药物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子放在容器口闻气味,更不用说结晶的味道了。

2.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不得放弃或放回原瓶(活性金属钠、钾等除外)。

3.服用液体药物时,打开瓶塞,不要放在桌面上;瓶子上的标签应朝向手掌,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内。

4.如果浓H2SO4不小心洒在皮肤上,不要先用水洗,要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如果酸或碱溅在眼睛里,不要用手揉眼睛,要及时处理。

5.称重药物时,不要将称重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要把称重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拿。

6.用滴管加液时,不要将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在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体积的2/3或少于体积的1/3。

8.不要用燃烧的酒精灯点另一盏酒精灯;熄灭时不要用嘴吹。

9.加热物质时,不要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烟心。

10.加热试管时,不要将拇指按在短柄上;不要让试管口面对自己或他人;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3。

11.加热烧瓶时不要忘记垫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后,不要用手直接取回,用坩埚钳夹住。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将玻璃容器底部与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中液体的液位不得高于滤纸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千万不要把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里,以免压碎烧瓶。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部分必考知识点总结)(3)

10种去除杂质的常用方法

1.杂质转化方法:

要去除苯中的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将苯酚转化为酚钠,用酚钠溶于水,与苯分离。加热Na2CO3中的NaHCO3是可以去除的。

2.吸收洗涤方法:

为了去除二氧化碳中混合的少量氯化氢和水,混合气体可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要去除硫酸亚铁溶液中混合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去除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去除碘中的沙子。

5.溶剂提取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去除水中所含的少量溴。

6.溶液结晶法(结晶与重结晶):

为了去除硝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可以利用不同的溶解度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沉淀,获得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

为了去除乙醚中的少量酒精,可以多次蒸馏。

8.分液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离密度不同且不溶的液体混合物,如苯和水。

9.渗析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去除胶体中的离子。例如,去除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

为了去除某种物质中的杂质,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或多种方法。

温度计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测量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类实验需要测量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量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量蒸汽温度:这种实验主要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与蒸汽温度相同,只需测量蒸汽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确定乙醇的沸点。

3.测量水浴温度:这类实验,往往只要反应物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水浴。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苯的硝化反应。

高中化学基础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部分必考知识点总结)(4)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个原则。

掌握以下七个操作顺序原则,就能正确回答实验顺序判断题。

1.自下而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装置的顺序是:放置铁架台→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铁圈→石棉网→固定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复杂装置的装配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上例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三、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用力不当而塞不紧或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四、固体先放原则。

例如,烧瓶中的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添加到相应的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烧瓶固定后加入液体药物。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缓慢添加到分液漏斗中。

6.先验气密性原则(装入药口前进行)

7.点酒精灯原则(所有装置安装后点酒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