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春光#

前言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生长。可以说,春天是耕种的季节,也是庄稼生长的季节。春天,庄稼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收成。为此,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了不少农谚谚语。

这不,农历三月有句俗语说得好!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是养花绿植,一起来看看

月怕十五年怕什么俗语(俗语三月怕三七)(1)

一、三月怕三七

先看看第一句话,三月怕三七,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怕什么?

1、正确理解“三七”的含义

“三七”:我们不要理解错了,在这儿,它指的是日期。一不是:指我们熟知的中药材三七;二不是:指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这个数字。

它是指含七的这三天:农历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这三天又怎么了?有什么可怕的?来一起分析探讨。

月怕十五年怕什么俗语(俗语三月怕三七)(2)

2、为什么“怕三七”

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谚俗语,是怕农历三月初七、十七和二十七,这三天不下雨。

为什么呢?

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是:春雨贵于油。春天雨水本来就比较稀少,尤其是到了农历三月,在北方广大地区,麦子等农作物正是拔节生长。这三天,是贯穿整个三月,间隔10天,如果这三天不下雨,预示着整个三月缺少雨水,不利于庄稼生长,预兆是个欠丰收的年景。

因此,人们怕这三天晴天无雨,而希望这三天雨水充足,那样,能保证庄稼有力生长,茁壮成长。

月怕十五年怕什么俗语(俗语三月怕三七)(3)

二、四月怕初一

刚刚了解了“三月怕三七”,接下来就是四月怕初一,它们相辅相成,我们继续分析探讨。

1、初一怕什么

我们知道,农历三月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三天怕天晴,那四月初一是不是也怕天晴呢?

答案:不是!

这句农谚和上句恰恰相反,三月怕天晴,而四月不怕天晴,而是怕下雨那是为什么呢?我们进一步探讨。

月怕十五年怕什么俗语(俗语三月怕三七)(4)

2、为什么怕初一下雨

农历四月,已经进入立夏节气或者小满节气之前。这时候,农作物慢慢进入开花结果甚至是成熟阶段。

俗话说:“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尤其是小麦生长非常快,立夏节气以后,开始小麦进入扬花时期,麦头都长出来了,正值灌浆的关键阶段。而且接近小满节气,也正是说明小麦麦仁是慢慢满了。如果这段时间,天气晴朗,气候干燥,非常利于小麦生长,达到颗粒饱满,实现小麦丰收。

还有句俗话:“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大家看到了吧!如果初一下雨的话,预示这月雨水会比较多,会经常下雨,这样,非常不利于小麦等庄稼生长和成熟。因此,也就是四月怕初一,大家理解了吧!

月怕十五年怕什么俗语(俗语三月怕三七)(5)

结束语

在过去农耕种田时代,人们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劳动生产,总结出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一个个的农谚俗语,用来预测天气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

可以说,在当时的年代,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即使到了现在,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朋友们科学的看待,辩证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