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一些电影爱好者的群里问:“有没有那种好看却被低估了的电影?就是[真香]系列,口碑反转了的。”
他们说:
“这个定义太广泛了,要求很难。”
“这需要对影史有一定了解。”
“大家对真香的定义也不一样······”
“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些正在反转中和将来反转会口碑反转的电影,我们知道的,都是已经反转完成的”
“大家看电影的点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好看,有的人觉得一般”
“大家喜欢的类型都不一样,没法一概而论”
“我说一个我个人觉得的,《无极》,现在再看《无极》,真的不一样。”
“我也想说《无极》,被骂惨了当时,但是我就感觉很好。”
“你不是一个人!”
陈凯歌的无奈
《无极》,一部被誉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影片,一部荣获第63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摄影提名(鲍德熹)、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叶锦添)的影片。
它在2005年上映,被认为是陈凯歌最受争议的影片。不过陈导当年也说了,《无极》你们现在看不懂,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多少人对此嗤之以鼻。
很多人都认为,《无极》口碑再想反转实在是太难了,毕竟把锅甩给“馒头”这个操作太……
这里“科普”一下关于馒头的前因后果。大致上就是小时候的穷孩子倾城为了吃的(一个馒头),欺骗了小时候的无欢,拿着馒头逃跑了。而无欢觉得倾城辜负了他对她的信任,违背了诺言,于是从那时候起就不再信任任何人,并一直要找到倾城,打击报复·····
于是,当谢霆锋饰演的北宫爵无欢在影片后面对张柏芝饰演的倾城说出那句“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时,招致了多少观影人的冷嘲热讽,一时关于“馒头引发的惨案”的笑梗就持续不断。
整个故事的起因竟是这么的小儿科,我想这是大家在看到这个情节时哄堂大笑的很大一个原因——无极无极,我原以为会是多么深刻,原来竟是这般儿戏,也太浅薄搞笑了吧!
可你们忘了,一粒沙里见世界,就是那些 little、tiny、small 的细枝末节,看不起的、瞧不上的,蕴含着无上玄机,哲学便诞生于此。
倾城想不到,小时候为了活命,为了逃跑不做无欢的奴隶,而撒的一个谎,竟会是无欢“作恶”的起源。无欢埋怨她,就是因为她不信守承诺,才使他对一切失去信任,日后选择不做好人。
这是倾城种下的她始料未及的“因”。
后来倾城遇到满神,满神对她说:“孩子,无极里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每个人的悲欢离合,你的也
后来倾城遇到满神,满神对她说:“孩子,无极里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每个人的悲欢离合,你的也在里面。它可以给你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最美的衣服,最强的男人的宠幸,天下的一切都是你的。但只有一个很小的条件,你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真心的爱,就算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你愿意吗?”倾城说:“我愿意。”
这是倾城种下的她早已知晓的“因”。
无极的世界,因果循环,一切偶然,都是必然。所以满神才说:“这是一生一世的承诺,答应了就永远不能改变,除非时间逆转,河水倒流,人死复生。”
一言以蔽之,除非能重来。
如今所有一切,休要怪罪于任何人,都只是你自己,所作出的种种选择。“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所决定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你自己的占比在你的生活中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陶杰在《杀鹌鹑的少女》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未来是由历史造就的,这才是宿命论最本质的注解。
《无极》披着爱情的外衣,在我第一次看它时,体会到的是那种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脆弱感,告诉我们要学着接受;在我第二次看它时,体会到的是当前的一切,起源都是自己当初所做的选择,人生所有的去处都和来处有关,我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做好每一个决定。
我相信,很多年后,我再看它,一定会有更加不一样的感受。经历愈加丰富之后,对待万事万物的感念,才会更加深切。
就像“无极”——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极生太极。无极不是空无虚幻,而是无所不包有序运化的整体。
《无极》是这样一种影片,就如参禅一样: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你需要成长、成熟之后,历经生活岁月,踏遍山河种种,再来看它。
那时,你会将第一次看时发出的感慨“好看,但没看懂”改为“好看,原来是这样”。
影片的最后,当昆仑穿上黑袍,背着倾城,穿越时空之墙回到过去,让倾城重新做出选择时,你也会忍不住思索:当我们走过人生的无数关口,再回过头来看审视,一直倒退,倒退到原点时,仍会倔强坚持、对抗时间吗?
我们,都是无极里的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看不懂或不接受还有一些话想说在最后——就是为什么有些电影会被低估呢?原因不外乎两个:看不懂或不接受。
陈导的这个《无极》属于前者。人会受本能的驱使,对自己不知道或者不理解的东西,习惯性退避三舍,更别提培养好感了。
对于未知与不解,我们大都会怀有一种情绪,即恐惧。这就使得在最开始,就不自觉地关闭进一步了解的大门。
我看不懂你,那我就走开,不理你,拒绝你,排斥你。这种行为本也无可厚非。
但就像感情分为“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一样,有些人、有些事,包括一些影片,我们受到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限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想要第一次接触或面对时就触及其本质内里几乎是不可能的,理解都需要第二次、第三次,甚或更多次。
“一见钟情”太需要完美的条件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无法成行。所以这种情况的爱情,我们更多的是在设计巧妙的影视剧桥段里见到。现实生活中,大家日久生情居多。
对一部电影的喜好,也像遇见爱情一样,有些就需要日久才能生情。
这时候你可能反驳说“那不一定啊,有些比较高深的电影,比如《穆赫兰道》,我当时看第一遍就觉得神作。”
我想说,人类还有一种情绪,叫做“盲目崇拜”(没有说《穆赫兰道》不好的意思)。在你遇见ta时,受到某些外部渲染或者自我暗示,主观前提下就觉得ta好了,这时候看懂没看懂屈居第二,对这部电影的喜好,更多的受制于自己的虚荣心(别人都看懂了我不懂也得懂)以及随波逐流(别人都说好我不能不说好)。
比如对于某些国外电影,有时我们的好感度就会普遍比对国内的自动提升一个level,充分体现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自然,国外影业发展确实走在我们前列,需要学习请教,但总有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崇洋媚外”存在——这里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民族情绪,不再赘述。
然后可能还有一些影片,其思想内核正好是你之前领略过的,所以一下子就理解明白了。也就是说这种类型你不是第一次遇见,所以接纳起来没有任何门槛。
这也就说到了影片被低估的第二个原因——不接受。因为没遇见过,所以不接受。
而提到不接受,我率先就想到了周星驰和他的大话西游。
众所周知,星爷的《大话西游》一开始上映的时候票房很是惨淡,不被看好,在香港是勉强收回成本,而在内地都被誉为过十大烂片之首!
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经年累月之后,由黑转红,从最烂一跃成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表作,堪称一代经典。
造成这种神转折的最大原因就是人们一开始对新生事物或者理念的不接受,后来被影响进而改变了。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颠覆了经典《西游记》中的角色形象,创新开拓了无厘头喜剧风格。
而在1995年左右的时候,喜剧电影的主流是以陈佩斯、朱时茂、葛优等为代表的经典喜剧风格。周星驰在这样的环境下,未免太另类了,太特立独行了。
大家会认为这种夸张和鬼扯的无厘头,跟撒泼打闹和闹腾没什么区别,故而不接受。
我们多是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的人,嘴上说着欢迎创新、期待颠覆,但在真正遇到的时候,却往往条件反射似的躲闪逃避,不想更不愿意接受。
在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词语是固有思维,也称作思维定势,即人们从事某项心理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投影),举个例子来说,你一直看到的西瓜都是圆圆的,突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你,有人培育出了方形的西瓜,你就会觉得不可思议。你认为西瓜就该是圆的,怎么能方呢?这就是固有思维。
受此限制,我们终究对创新和颠覆以及不理解的东西缺少一定的宽容与包容。
周星驰是幸运的,大环境下赶上了大陆和香港地区当时对电影的一些(政策性)改革和改变,还正好碰上了清华大学那群慧眼识珠、思想飞扬的才子们。他们带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取心,在水木清华论坛上,将《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对接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事情上,完美契合,剑走偏锋地重新对这一部作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解读。
由此,《大话西游》声名鹊起,无厘头文化悄然兴起,周星驰以及他的电影,也一发而不可收,越来越火。
时代对创新者或者颠覆者从来都是残酷的,这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命运毫无二致,最后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成功了你就是开拓者、先驱,失败了你就会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寂寂无名或者被称作“疯子”“傻子”……
就让我们,拆掉思维里的墙吧!
解除固执的思维,对于有些影片,多去亲身以及多次去体验,对事情的体会与侧重点不同,视角不同,你也会收获不同的想法。别人的观点只是别人的,自己最纯粹和最本真的体会和感受,才是你对这部影片最合适和最公正的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