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1)

9月3日,村民在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天裕竹制品厂里生产竹筷。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高酿镇丰葆村的一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夫妇就地取材,在村里创办竹制品厂,同时设立贫困户“创业车间”。目前,“创业车间”日产竹筷30余万双,远销北京、广东、浙江、新疆等地,为当地100余名村民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2)

9月3日,村民在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天裕竹制品厂里加工生产竹筷所用的竹片。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高酿镇丰葆村的一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夫妇就地取材,在村里创办竹制品厂,同时设立贫困户“创业车间”。目前,“创业车间”日产竹筷30余万双,远销北京、广东、浙江、新疆等地,为当地100余名村民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3)

9月3日,村民在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天裕竹制品厂里整理生产竹筷所用的竹条。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高酿镇丰葆村的一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夫妇就地取材,在村里创办竹制品厂,同时设立贫困户“创业车间”。目前,“创业车间”日产竹筷30余万双,远销北京、广东、浙江、新疆等地,为当地100余名村民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4)

9月3日,村民在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天裕竹制品厂里晾晒竹条。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高酿镇丰葆村的一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夫妇就地取材,在村里创办竹制品厂,同时设立贫困户“创业车间”。目前,“创业车间”日产竹筷30余万双,远销北京、广东、浙江、新疆等地,为当地100余名村民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和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5)

竹产业扶贫研讨会(贵州天柱竹)(6)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