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的伦理之中,皇帝自诩是上天的“儿子”,俗称“天子”,天子代替上天统治天下。“天人感应”即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简单地说,上天会对“儿子”治理天下的水平给出自己的评判,好评的评判会给祥瑞,如变异的白鹿,白象,植物出长了很多不同颜色叶子等,此种情况说明”天子“治理天下,得到了上天的好评。

如果发生地震,水灾,水患等灾难性”启示“,则说明上天对天子治理天下的不满,是差评。通常情况下,皇帝就要下”罪已诏“,或静修、祭天等行动,祈求”上天“的原谅。

所以古代”钦天监“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观测上天的”脾气“,并对皇帝作出预测。用民间的说法来讲,就是”跳大神“的。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1)

当然了,钦天监是朝廷正规部门,有正规的编制与工资,预测上天的准确率会比民间“跳大神”的高不少(毕竟猜错了,真会掉脑袋的)。因此古人在许多生命的教训下,总结与制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工具。

钦天监的历史与基本作用

钦天监是明清时代的叫法,钦天监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此类“天文掌之官”即钦天监的原型。到了秦汉,司天之官称太史令,隶属太常,负责“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也就是说司马迁也是老前辈之一。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2)

秦汉时期,钦天监的具体工作已经确定了,除了上面所说的祥瑞灾祸,还有给祭祀丧娶确定日子以及每年都应该制作的年历

祭祀丧娶,古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处事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与空间,才会达到天、地、人三者合一,才能吉利,否则就可能招致灾祸的发生。所以对于祭祀丧娶都有不同的时间地点要求,如果错了,轻则运气不好,重则江山不保。因此要钦天监给他们定一个好的时间与好的空间。

年历,在封建王朝主要分为四种;上历、东宫历、王历、民历。上历给皇帝一个人用的,皇帝改元都要依此而定;王历,即亲王藩王用的,比如明朝的各藩属国;民历,就是专给老百姓用的。

钦天监的行政结构

明朝是“二京制”,钦天监在北京与南京各有一套,这里就讲北京那一套。

钦天监为正五品衙门,如普通衙门一样,官员分为三类;堂上官,首领官属官堂上官是总理机构事务的主要官员;首领官主要负责本署总务工作;属官指的是负责本衙门日常具体工作的官员。

堂上官为监正,正五品,监副,正六品;

首领官,主簿厅主簿 ,正八品;

属官,五官正(五官正分为春官正,夏官正,秋官正,冬官正与中官正),正六品;五官灵台郎,从七品;五官保章正,正八品;五官挈壶正,从八品;五官监候,正九品;漏刻博士,从九品。

再往下有无品级的技术人员——天文生和阴阳生,分别在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历科四个部门供事。

天文科观测天象;历科确定日期;漏刻科则是确定每一天的时刻,报时报更;回回科,是以回回之法推算天行之度,算是对预测天文的一种补充。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3)

钦天监还有专业设施——观象台,观象台又称神台,灵台,司天台等等,台上备有“浑仪”、“候风地动仪”、“相风铜鸟”等天文设备,史书记载“有仪器,始于金,成于元。宋元祐时所制者,为浑天仪等,金既取汴,皆辇致于燕。元至元十三年,太史郭守敬在大都造仪器十二具,至台上。”

元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制订《授时历》影响了近千年。

钦天监人员来源与待遇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将天下百姓分为军,户,匠等各籍,各籍百姓只准子承父业,不准随意转业。所以进入钦天监通常只有三种途径;一,家世传承,这一点与明朝太医院类似;二,民间征召,这一点比较特殊,因为封建王朝是禁止百姓学习“天文占卜”一类的知识的,一经发现,铁定送入钦天监“学习深造”;三,官员推荐,这一点以嘉靖时居多,嘉靖好道术,许多大臣便举荐道士给他。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4)

钦天监虽然属于礼部管辖,算是属于文官的一员,所以它的待遇是按照明初朱元璋所定的工资算的。但因为行业特殊,基本上没什么油水可搞,因而钦天监有时会以个人名义接一些婚丧嫁娶的活。如果被皇帝发现接私活,基本上就是一顿板子,处罚大多不重。钦天监的人就算是犯了发配边疆的罪,皇帝都会捞回来,继续用,因为能在钦天监干活的都是专业技术人才,很稀少的。作为皇帝与“上天”沟通的唯一机构,皇帝是不会轻易大开杀戒的。

前题是钦天监不参入“政治”相关的事件。因为钦天监对“上天”有唯一解释权,靠着“解释权”钦天监可以变为政治对手的利刃,相当恐怖。

正因为此特殊性质,所以钦天监人员的升职,退休,辞官全都由皇帝说了算。

这就造成了一种极特殊的现象——钦天监没有退休辞官,更没有三年守孝的说法。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5)

明朝官员工资极低,如果不在任上捞到足够的本钱,万一遇到突发事件,连应急的钱都没有,那可惨到家了。

还要强调一下,明朝的官员一般都不会为退休之后存钱,因为明朝官员退休的年龄,一般是六十岁,而极大多数官员是活不到六十岁,所以这里的突发事件单指——丁忧

丁忧守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假,按照民俗,父母去世,其子女应居家守丧三年,期间不任官、不婚嫁、不筵席、不应考,而在朝为官者需去官请假,为父母守孝。发生丁忧,当官的就要去职,回家守孝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且没有工资可领,若没钱办丧事,那就相当麻烦。

钦天监因性质特殊,就算是发生了丁忧,皇帝也只会给三个月的假期,到期不回,立马有锦衣卫上门捉人。至于退休,就更别想了,明制有令:“惟钦天监例不致仕、仍引奏复职。”“钦天监官,例不致仕, 老死而后已。”

简单的概括就是;进了钦天监的门,生是钦天监的人,死是钦天监的鬼,没有退休一说。如此工资低,无油水,且无退休的清水衙门,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没人愿意来了。

钦天监的特殊作用

前面说了钦天监对“上天”拥有唯一解释权,比如说日食月食。古人相信“太阳”象征着“君”,一旦太阳出现变异,意味着“人君有瑕”,则可能导致国家失政,百姓不宁。尤其是日食的出现——“阴侵阳,臣掩君之象”,是亡国之相。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6)

此时的钦天监必须要提前给皇帝预警,留给皇帝“补救”的时间,包括率领文武百官皆须穿朝服行三跪九叩之礼。如果钦天监预测不准,没能准确给出“日食”出现的时间,钦天监极可能面临皇帝的暴怒——砍头。

由预测天象而给出预警与解释,带来钦天监的另一项特殊作业——利用天象影响政治斗争

比如洪武十三年(1380 年)五月,雷击皇宫谨身殿,钦天监以此与皇帝诛除胡惟庸等党人一事相联系,称杀戮太多,惹上天震怒。朱元璋怕了,表示“朕思愚昧,乃得罪于人神,从今修省。”停止大规模杀戮,宣布大赦。

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用的(钦天监说说古代王朝最神秘的部门)(7)

如正德元年(1506 年),太监刘谨乱政,钦天监五官监候杨源先后以“大角及星宿中星动摇不止”“火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或东或西,往来不一”为由,进言皇帝要修德自省,远奸臣、亲贤人,要求驱逐刘瑾。杨源的上书,显然背后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但杨源比较不走运,当时的皇帝正德真不在意这些。


有明一代,钦天监通过天象,天意,天谴这样的思想,利用占卜天文,解释天意的功能对政治运作施以重要影响。表面上,钦天监的观测对象是“天”,但实际上并不脱离世俗政治与现实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