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常听人开玩笑说,00后是整顿职场的一代。当初00后整顿职场的事情已经几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但是你知道吗?00后已经不仅仅到了进入职场的年龄,而且已经到了生育年龄,而且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原来,现在这些年轻人的婚育观完全变了,这不禁吓坏了他们的父母。不少00后的父母表示,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想法也摸不透。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1)

其实,00后不仅仅婚育观念发生了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和联系也变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受到了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婚育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种改变在社会上掀起了很大的潮流,心理学家认为,人都具有从众心理。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00后也就变成了家长眼中最难管的一代。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2)

很多00后不想生孩子

我国的某个高校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他们针对的调查对象正是第一批达到结婚年龄的00后。

数据显示,在这接受调查的66人中,不想生孩子的人占总数的38%。这其中有90%都是女性,这说明在不想生孩子的00后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

此外,这次调查结果还显示,这66人中,想生一个孩子的人占了29%,想生两个孩子的人占了27%,而想生3个以上孩子的人却只有6%。而且,在想生孩子的这些人中,男性的比例要比女性大很多。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3)

这组数据说明,我国的女性00后生育欲望普遍比较低。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严重,我国大力提倡生三胎。但是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看来,所谓三胎计划中的新生军00后并不能像专家们所期待的那样成为生育的主力军。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生孩子?

首先,年轻人不想生孩子是因为当前社会压力太大。现代的年轻人是内卷的一代,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能会面对交房租或是还贷款等多方面的压力。

而生育则会给年轻人带来又一新的压力。有专家曾经计算过,在中国,如果想要将一个孩子抚养长大到17岁,那么每个孩子所要花费的成本大约在48.5万元左右。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4)

这个花费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我们的邻国韩国,而韩国的生育率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生育成本太高,导致年轻人在生孩子之前就要经历多番考量,这其中,女性所面临的成本更大。这是由于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所导致的,社会普遍认为,抚养孩子的工作应该由女性承担。

虽然我国已经在产假或是女性福利上有所改善,但是这种举措不仅仅没有缓解女性面临的生育困境,反而还增加了女性的生育成本。

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女性在生育后的薪资都有所调整,有相当一部分女性的薪资变低了。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5)

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80%的爸爸没有休过无薪资陪产假。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男性连带薪陪产假都没有申请过。这就意味着,抚养孩子的工作大多数都落到女性头上。

所以很多女性在这种情况下不愿意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对她们来说成本太高了,可能会面临丢掉工作、葬送自己事业的风险,同时也会导致个人生活空间的压缩。这些问题在很多长辈看来是不重要的,但是年轻人却恰恰非常在乎这些。

此外,90后、00后这一代是个体意识觉醒的一代,个体意识的觉醒就意味着家庭或集体意识的衰落。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6)

现在的年轻人生孩子不再是因为“繁衍后代”“延续香火”这些传统的理由,而是在于他们本人到底想不想生。

其实,这个问题的主要重心还是在女性身上。社会学家认为,女性和男性的生理结构是不一样的,生育这一功能则是由女性来承担。在母系社会时,女性的地位比男性要高,因为她们具有生育功能,可以为部落繁衍后代。

但是在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千百年来一直都是男性的附属品。

第一批00后已经到生育年龄(第一批00后已到生育年龄)(7)

然而近年来,我国女性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独立工作,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子宫是我的,生不生由我决定。”

据数据显示,相对于生孩子这种事情来说,女性更关注的是自我的成长,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事业的发展。

由此看来,生孩子已经不再是女性人生的必选选项,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是否生育。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