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了什么成语(寓言新解说愚)(1)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了什么成语(寓言新解说愚)(2)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了什么成语(寓言新解说愚)(3)

●●●精卫填海

——《山海经》

原文 :

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了什么成语(寓言新解说愚)(4)

世人皆言精卫因女娃溺海而心有不甘,报复东海而填之。然果如是乎?非也。其中深意,余试析之。

●●●何以用木

填海以木石,怪乎?投石于海,历万年或可填之,然木浮而不能填,何以用木邪?盖女娃溺于东海,而心中有惑,化鸟以解之也。其所未明者,生死也,浮沉也。欲知其故,明其由,是故精卫投木石,观其沉浮,以明物之性,自省其身而思生死也。

石必沉也,木常浮也。沉浮乃事之二端,其间别有中字可参也。扣两端而达中,发而皆中节,乃君子修身之务也。夫用木石而参物之性,明事之理,省己之过也。行天之道者,大学所论之格物也。格者,来也,格物者,以身即物也,始为明一,知人率性,成生生之道也。终为明明德,修身存仁,行而善善也。实仁之学,行义之道也。故君子浮沉之间必得其中,沉而善身,浮而行道也。

●●●人鸟之别

然,精卫循环往返,可解惑乎?以西思穷究之法,经日终年,衔木石填海,仍不明常,未立正,不知人鸟之别也。为人者,必以学道而达其生也。必以修身而善其道也。精卫不明今已非人,而思人之行,虽则常行已不能尽性,纵有诚思亦不能尽善也。

为人时可尽生尽性以达善,死后化鸟已不能尽人之善,为时已晚,不亦可悲乎?学人见精卫,不当自省乎?善之为言健也。曾子之“吾日三省吾身”,正为使人日尽其善也。是以明生以学之,善性以习之,修道以达之。

夫若今之父母但知终身教育,却不知学问之始在于生而学为人也,学问之终在长而习成仁也。但知“人之初,性本善”,而不知孩子初生,即学之始也,必时察而善育之也。不明孩童之教,有其生之质,有其教之时也。不知教育之本在立耑而时善,而唯穷究技艺者,不若精卫之愚乎?空以有涯之生,而穷无涯之学,终将损志戕生而无所成,待到老大,必悔之晚矣。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故人生而贵为人,必学而尽生,必习而尽性,君子学而时习之,尽生尽性以成仁也。

- END -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寓言新解•说愚 || 捌•《齐人好猎》

寓言新解•说愚 || 柒 •《对牛弹琴》

寓言新解•说愚 || 陆 •《自相矛盾》

寓言新解•说愚 || 伍•《盲人摸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