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章有点像老子在自言自语。这些自言自语的文字浅显直白,不难理解,但老子的心情很少有人能体察,自言自语背后隐含的道理很少有人明白。请看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这一章表达了五层意思,将老子五味杂陈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是无奈,我说的“道”“德”“无为”“不争”这些很容易理解,也不难做到,可是天下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也没有人想去践行;二是辩白,我讲的道理都是有根有据的,没有一句诳语,你们应该相信;三是感慨,正是世人对“认知”的不了解、不重视,所以才不知道我的理论和学说;四是劝勉,能够相信和理解我的人虽然少,但是能按照我的理论来指导认知实践,是提高认知能力和境界的重要法宝。五是提醒,我的理论不会让你发财致富、金玉满堂、风光无限,但是可以让你成为“圣人”。

这段话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认知的提升,可以达到思想的修炼,而臻人格的完善。这个主题思想其实这也是《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再往大里说,这也是人生的主题思想;再往大里说,这也是人类历史的主题思想。所以《道德经》讨论的是认知问题,研究的是思维本身的规律,目的是提升人和人类的思想及精神境界。那些说什么《道德经》是研究宇宙自然观、辩证唯物论、兵书奇谋学的人,只是看懂了部分章节,而不知道整体的思想内含;而把《道德经》解读成养生长寿、得道成仙、解脱开悟者,只能说连边儿都没沾上,全都是牵强附会之众,只不过是借老子之言达个人目的的钻营者。

人和人类的认知对象是茫茫的自然宇宙,自然宇宙对于人类来说,大而无边,小而无内。人的一生和人类的历史,对自然宇宙的认知就像是“盲人摸象”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盲人,毫无例外。我们一生下来就开始摸象,这个“象”就是存在于我们心外的那个世界,我们感知这个世界,从外部世界即“大象”的身上得到信息,再经过信息的加工与外部世界进行反馈和交流,从而与自然宇宙进行沟通和协调,创造价值和交换价值。我们虽然睁着眼睛、张着耳朵、翕着鼻孔、伸着双臂……感受外部世界这只“大象”的存在,但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心”来说,无疑于瞎子得到的信息,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只“大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人类所认知到的自然宇宙,加起来也不过是一粒微尘。所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边写着剧本一边表演一边受到喝彩或喝倒彩、被肯定和被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像极了“盲人摸象”。

人的一生就处于“摸象悖论”之中——我们总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摸到了肚子的人认为自然宇宙就是一面墙,摸到了鼻子的人认为自然宇宙就是一根绳子……人与人擦肩而过,互相藐视对方一眼:你这个傻子!

人类的历史也处于“摸象悖论”之中——相同的认知错误会一错再错,直至大多数人达成基本的共识。

然后,正是一点一点的共识,组成了“大象”的一块一块拼图,使我们对自然宇宙的认知慢慢地增多,使我们对“大象”的基本属性有了越来越多的掌握。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始终牢记,我们的“心”在自然宇宙面前就是不折不扣的瞎子。

为什么我们的“心”是瞎子?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有三条:一是因为你是凡人,你没有上帝的视角,你不可能知道“大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二是因为你得到的信息基本上全是间接的信息(名),或者是你自己的头脑加工虚构出来的信息,你得到的信息主观的成份多于客观的成份;三是因为你是动物进化发展而来的,你的意识深处残留了部分的动物本能,蒙蔽了你作为人类的灵性。

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心是“瞎子”,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心明眼亮。这些占大多数的人,就是“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的人。这些人构成了人类的基础群体,他们不需要理解认知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甚至不需要认知,他们或聪明或愚笨,他们能学习掌握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养家糊口、生存繁衍,然后紧跟时代潮流,生生灭灭,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

但是人类有自己的灵魂,人类的灵魂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他们要思考人类认知的原理以及规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经》其实就是写给“圣人”的一部著作。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老子写《道德经》是给侯王这些统治者看的。这样说也没错,因为在老子看来,这些人理应成为“圣人”,因为他们是族群的领头羊,对人类思想的走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解决人心如同“瞎子”的问题,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因为对于人类触摸的“大象”,它实在太大了,“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老子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老子和我们一样也是在“盲人摸象”,他只能告诉我们“大象”的某些特征,比如大、小、朴、牝、母等,老子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解决认知的本源性、绝对性、普遍性、包容性问题,以此弥补我们的认知对已知世界的主观性矛盾和不足。他告诉我们可以从已知世界的“有名”追溯返回到“无名”世界,用这种“倒叙”的思维方法来接近本源,这就是“反者道之动”;他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人类一点一点地从自然宇宙获得和积累,才有了认知的一步步提升,这就是“弱者道之用”;他告诉我们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已有认知进行损益使认知更趋于接近实事,这就是“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他告诉我们最好的认知获得是触摸“大象”本身,即“惟道是从”“遵道贵德”;他告诉我们最好的作为是从触摸“大象”的初始感觉即以客观实事为依据的作为,即“无为”;他告诉我们摒弃主观的自是、自见才能更好地接纳客观真实,所以要“明”;他告诉我们欲望是最容易蒙蔽内心、诱导主观思维的魔鬼,使我们本来就瞎的心变得更瞎,所以要“无欲”;他告诉我们只有站在自然的立场上,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站在所有人的立场上,心才可以包容,这就是“慈”“俭”“不争”……

《道德经》就是这么一部简单的书。借用《易经》的一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我们不但是“日用”,每时每刻都在用。所谓“认知”,就是从认开始,最后到知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认,没有认,就不能形成名,没有名就没有理,没有理就没有知。认知最重要的一步是对事物形成一定的概念,形成概念以后再进行归纳、演绎、推理;如果对事物连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是认知缺失。儒家的“格物致知”就是讲的认知。认知就是用脑子思考问题、指导行动,可是很少有人关注我们是怎样思考的,很少有人关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思考,很少有人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用正确的思考指导正确的行动。孔子告诫人们要“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老子劝勉人们每时每刻都应该关注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心”进行交流,这是发现和提升人生价值的秘密所在。

当你真正地认知到自己的心在动,怎样动,动了哪里,为什么动……那才是真正的“自知者明”。我们的人生就是在用心来“摸象”,摸着什么,就意味着得(德)了什么,我们心中有了墙的概念,摸到了大象的肚子就认为大象就是墙;我们心中有了绳子的概念,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就认为大象就是绳子……其实这没有什么可笑的,这很正常。但遗憾的是人大多数人真的就把“认为”当成了“真实”;可悲的是,有许多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下走过来的。而正确的态度是:我们不管摸到了什么,我们摸到的都是“自然”,不是墙,也不是绳子!

道德经69章寓言故事(道德经演义70无奈劝勉五味杂陈)(1)

城市雕塑:盲人摸象

其实我们读《道德经》也像是在“盲人摸象”。老子用五千多言画了一头“大象”,我们每一位解读《道德经》者都是摸象的盲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而每一位解读者都认为自己的解读才是正确的。所以我在想,也许是老子有意这样写,这样正好可以检验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罢!

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