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的学习了威廉▪莎士比亚的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对于男女之恋的热情与冷漠有了相应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失贞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美摘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美摘抄(莎士比亚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失贞记赏析)

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美摘抄

昨天,我们一起的学习了威廉▪莎士比亚的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对于男女之恋的热情与冷漠有了相应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长诗《鲁克丽丝失贞记》。

《鲁克丽丝失贞记》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乌斯记载的一个事件改编,奥维德的《变形记》中也写到过这个故事。罗马王政时期,罗马将领柯拉廷的妻子,美丽贞洁的鲁克丽丝遭到王子塔昆强暴,她痛苦万分,即刻派人召回了在外帅军征战的父亲和丈夫。说明整件事情的原委后,鲁克丽丝要求丈夫为她报仇雪恨、惩罚恶棍。自觉羞愧与悔恨的鲁克丽丝,弃绝人世、举刀自尽。塔昆家族因此引起民忿,其统治的王朝被推翻,罗马政权从此变国王统治为执政官统治。

全诗共1855行,以华丽典雅的词语细致地刻画了鲁克丽丝美丽、善良、纯洁、庄重、刚烈、耿直的性格特点,对恶棍塔昆作案施暴时的阴暗、丑陋、癫狂、复杂的心理也刻画入微。鲁克丽丝的柔弱、正直与塔昆的蛮横、狂暴,造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对比效果,更激发了观众对鲁克丽丝的同情、哀怜和对塔昆的厌恶、憎恨。

如果要问诗作中的精彩之处,那当是鲁克丽丝被侮辱后的3大段独白,它将女主人公悲哀、绝望、懊悔、无助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第1段独白抨击了“黑夜”,第2段独白谴责了“机缘”,第3段独白训斥了“时间”。鲁克丽丝在这3段独白中,从咒骂塔昆上升到痛斥社会种种的不公,尤其对于人世间的假、恶、丑展开了批判。在诗中的其他地方也不时地穿插了一些有关善良与邪恶、克制与放纵的讨论。

在塔昆来到鲁克丽丝家的厅堂后,莎士比亚是这样描述的:

这个伪君子来到柯拉廷厅堂,

受到那罗马贵妇的热诚欢迎,

她脸上美貌与美德互不相让,

争辩着两者中是谁给了她美名:

美德夸自己,美貌便羞红难为情;

美貌自炫着嫣红,美德瞧不上,

便在那上面盖一层银白的荣光。

美貌以维纳斯白鸽的名义宣称

素白为自己所有,挑起了争论;

美德向美貌声明,要索回嫣红,

说红晕原是由美德赠给了青春,

镀上白皙的面颊,为玉颜作金盾;

若羞赧进攻,教面颊把它推出来

抵挡一阵,用嫣红来保卫素白。

分析这2小节诗我们可以发现:面对以王者尊贵身份驾到的塔昆,鲁克丽丝显然以臣子之仪招待,兼具美德与美貌的她光彩照人、仪态娇美。到底是美德更吸引人,还是美貌更吸引人,是莎士比亚在此提出的一个拷问。显然,“素白”和“嫣红”是美德、美貌在意向上的颜色特征,“白与红之辨”实则暗含作者对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共同提升才能成为优雅之人的期望。

关于贪婪,诗中有这样的论述:

贪心的人们利令智昏,总迷恋

尚未占有的东西,可是守不牢

已有的一切,让那些财宝失散;

这样子越是贪多,得到的越少,

或者是得到的过多,接纳不了,

还必须忍受暴食引起的后患,

他们是富而又穷,免不了破产。

贪得无厌之人,应该反反复复、认认真真读一下上面这段话。什么都想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感恩已有的一切。

诗中像是以上这2小节的优美段落,如随风飞扬的蒲公英,四处飘散过后会落在那些柔软的地方,在心灵的隐秘角落开出小花。

在艺术设计上,全诗是感人的、连贯的、完整的,但还不能说是完全成功的作品。诗中陈述的繁缛、辞藻的铺张、比喻的堆砌,接二连三的文字游戏,都使整首诗的张力有所减弱。不过,立体化的人物塑造、强烈的道德控诉、真切的情感对白,让诗作十分感人,以至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喜爱。全诗用词讲究、语言精美,具有诗歌的古典美,也是全诗魅力四射的本源所在。

学完了《维纳斯与阿多尼》、《鲁克丽丝失贞记》后,你对莎士比亚的叙事长诗创作有何感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