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英格兰JamesNicoll医师最早提出日间手术(ambulatorysurgery/daysurgery)概念,目前,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日间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外科床位周转、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已得到患者、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日间手术最明显的特征是,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24h)之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特殊病例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时间最长不超过48h。
这对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来说,日间手术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的手术管理模式对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病的人是重大利好的消息,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相应的一些问题:
由于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间手术的种类包括,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手术风险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h)、预计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手术。如,阑尾炎、乳腺肿物、大隐静脉剥脱术等手术。
日间手术对病人的要求相较于传统手术有更严格的要求:
(1)ASAⅠ-Ⅱ级患者;ASAⅢ级患者并存疾病稳定在3个月以上,经过严格评估及准备,亦可接受日间手术;
(2)年龄:一般建议选择1岁以上至65岁以下的患者。但是,年龄本身不单纯作为日间手术的限定因素,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能否进行日间手术,应结合手术大小﹑部位﹑患者自身情况﹑麻醉方式﹑合并症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综合判断;
(3)预计患者术中及麻醉状态下生理机能变化小;
(4)预计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剧烈疼痛及严重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以下情况,不建议行日间手术:
(1)全身状况不稳定的ASAⅢ级-Ⅳ级患者;
(2)高危婴儿或早产儿;
(3)估计术中失血多和手术较大的患者;
(4)因潜在或已并存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恶性高热家族史,过敏体质者等);
(5)近期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愈者、哮喘发作及持续状态;
(6)困难气道;
(7)估计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长的病态肥胖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ASA推荐使用STOP-BANG筛查工具,见表1);
表1
(8)吸毒﹑滥用药物者;
(9)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及不配合的患者;
(10)患者离院后24h无成人陪护。
日间手术在手术前要做到: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戒烟。禁食时间同传统手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至少2小时禁止摄取清亮液体。
由于日间手术大多数的麻醉方式是全身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一般需要进入PACU(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期的观察。
患者恢复可分为三个过程:
早期恢复(第一阶段),即从麻醉药物停止使用到保护性反射及运动功能恢复。此阶段通常在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进行,监测患者意识、活动、呼吸、心电图、血压、氧合状态等,至改良Aldrete评分(见表2)达到离开PACU的标准。
表2
中期恢复(第二阶段),由PACU转入日间手术病房(ambulatorysurgeryunit,ASU)或普通病房进行,至达到离院标准时结束。此阶段应继续观察患者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及外科情况。
后期恢复(第三阶段):患者离院后,在家中完全恢复。
由于日间手术及麻醉的特殊性,应严格掌握日间手术及麻醉后的离院标准。一般认为日间手术患者需达到下列标准方可出院:
1.按麻醉后离院评分标准(post-anesthesiadischargescore,PADS)(表3),判定患者能否离院,总分为10分,≥9分者方可离院(建议评价患者早期恢复先用麻醉后恢复评分——改良Aldrete评分,当满足了改良Aldrete评分标准后,再采用改良PADS评分,评价患者是否达到离院标准)。
表3
2.患者必须有能负责任的成人陪护,并有确切的联系电话。
3.麻醉科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估患者是否可以出院,并告知术后回家期间注意事项,提供给患者日间手术中心联系电话以备急需。
4.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离院前必须确保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阻滞已经完全消退。
若患者达不到离院标准,可考虑转入普通住院病房。
快捷的手术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更加安全的实施手术、更好的愈后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探索神秘的麻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