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汉服肯定是要了解形制的,很多朋友不了解汉服形制是什么意思,汉服形制代表的是古代的衣冠制度和服装体系。

汉服的形制就是指传统裁剪的方法,相当于款式,为什么用形制而不用款式呢?因为形制除了具备款式的意思外,还有典章制度的意思,古代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更是衣冠制度,不同朝代的汉服形制会有所不同,因为它代表了朝代的服饰体系,是礼制的一部分。

深衣(shēn yī)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如何知晓汉服形制是否正确(汉服形制是什么)(1)

深衣

道袍(dào páo)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上至天子下至士庶把道袍当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镶嵌有白色的护领,道袍,可以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两侧开衩,接有暗摆,暗摆打三个褶或不打褶,以系带系结,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如何知晓汉服形制是否正确(汉服形制是什么)(2)

道袍

圆领袍,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达,早期圆领袍衫也称"袍衫"、"上领袍",袍为夹衣,衫则为单衣,后来被统称为袍。这种袍服的左右襟在胸前交叠掩合后,以衣带或纽扣将衣襟上提至颈部,固定在颈一侧,配合适当的裁剪形成一个圆形领口,这种闭合方式与前代汉服的"交领右衽"迥异,将人体遮挡的更为严密,增强了对风沙的抵御作用,

隋唐时期在经过南北朝之后的隋朝,圆领开始正式成为常服,其中以唐朝为盛。圆领的方便、舒适不言而喻,于今也一样流行。但即便是今天,圆领衫也被称为"休闲服",很难成为正装。与此相反,在南北朝时期,圆领式样的袍衫,却成功融入汉服体系,且在唐代被固定下来。明朝的圆领袍大量和官服结合,出现了九品来分辨阶级高低的、被称作『补』的特殊机制。

如何知晓汉服形制是否正确(汉服形制是什么)(3)

圆领袍

上述的形制只是部分,还有许多没有提及,如桂衣、曳撒、褡护、披袄、披袍、贴里、披衫、行衣、罩甲、道服等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麻烦给作者点点关注点点赞。您的每一次点赞收藏喜欢都是对作者极大的鼓励!谢谢。(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