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的孩子(小表弟)去年毕业后回北海找工作,干了不到一年就待不下去了,径直往深圳奔去,头也不回。小表弟上广东之前和我聊过,他说:

北海不是一个能留得住人的地方,北海人习惯了闲逸,习惯了慢生活,习惯了“就近”生活,对于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而言,这样的大环境,是毫无益处的。

小表弟的话让我很是感慨,但我无法反驳,因为,我也是一个“慢惯了,近惯了”的北海人,一个正在逐渐助长“困兽之斗”局面的人。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1)

北海人为什么会被“困”?

第一,因为怕远。

在很多老北海的眼里,无论北海再怎么向外发展,北海的“根”(或者北海最人杰地灵的地方)永远都在北部湾路和北海大道周边,往东过了东都、往西过了皇都,就都是远方。

在楼主认识的人里,不少人为了一餐糖水可以骑40分钟电驴奔赴侨港,却在上班时,从广东路到云南路这20分钟车程都觉得真的好像从广东开到云南一样遥远,中午不得回家吃饭、晚上七点才到家的工作更像是到了世界的尽头。

这一怕,就等同于无意间放弃了铁路桥以南的大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外地人。另一方面,“远方”的房价更是令北海人望而却步。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2)

第二,因为依恋。

和同一个卖菜婆、猪肉佬买惯了,那就很难再转第二摊。烟民在家没烟了,下楼只找那家烟铺。给某个诊所的大夫看惯了,一有小伤小病也是直奔大夫诊所而去。一句“都老客户了”,又得省下一块几毛钱。

这就是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以后的各种方便,人们也因此而对老地方恋恋不舍。

这一依恋,北海人的生活圈永远也就那么大,走不远,更不愿走远。而外地人对北海没多大感情,既然本地人都认为外地人占用了自己在老城区的就业机会,那外地人就往外走,哪里机会大就到哪,随遇而安。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3)

第三,因为既得利益。

医院、学校、商场、超市、菜街、餐馆…老城区的北海人坐拥北海市区内大多数的优质资源,是既得利益者。

家里住得离菜街近的,若搬远了,心里就像孩子失去了玩具一样难受。行惯大超市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只能逛社区小超市,心里也不好受。学区房里的人双手攥地紧紧的,学区外的人无所不用其极地往学区里钻。

外地人对这些没有太大的幻想,小孩读书找关系找不过北海人,求医问病求不过北海人,托人办事又托不过北海人,那怎么办?一波又一波“弱势”的外地人只能在北海人扎堆的“利益中心”外围组成攻守同盟,将外围的就业机会、供需关系、人脉网络统统占据,以求自保。

反正,这些都是北海人看不上的东西。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4)

第四,因为喜欢慢。

在上一辈人当家的年代,早上八点一碗粉,一杯土炮,一坐坐到九点半,之后去菜街买菜放米煲饭就去接小孩放学,下午小孩去上课,几通电话问问哪里有“脚”(空位),就去打几圈麻将。

这是北海人向往的慢生活,父辈时期便是如此,更何况如今外卖盛行的年代。

外地人则不同,别说北方人,就算是南方人,就算是南宁人,生活节奏都比北海要快,住在西乡塘,上班在青秀和江南,上班40分钟下班60分钟路程的都是常态,北海人,拿什么和别人比?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5)

“困兽之斗”已成定局?

基于以上几点,渐渐地,北海人终究会被自己认为“习以为常”的东西拌住了双脚,要么就死守老城区不愿去“城市内的远方”,要么就像小表弟那样认清局势一走了之,不再回来。

北海的版图在不断扩大,金海岸大道、银滩大道、冯家江…这些在之前被北海人视为远方的区域,现在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且越开越快,外地人扎堆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北海之主有多强大(不是危言耸听北海人的)(6)

与此同时,北海人在大赞北海高速发展的同时却还非常保守地守着老城区这一亩三分地,最终,往西往北都是海的老城区里,北海人终将会被外地人所“包围”,因为往南的道路已经被外地人牢牢握在手里。

唯一一条生路,往东,去发展廉州湾,去发展铁山港,去发展钦州防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死守”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回来的新鲜血液更是寥寥无几。

将来,若真按此剧本走,北海人的“困兽之斗”,铁定无解。但愿此情此景,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