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富贵、长寿,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如今,人们常把烙画和葫芦相结合,葫芦烙画成为了一种集拙朴自然、高雅精美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在青州市庙子镇杨集村,就有这样一位文艺爱好者,对葫芦烙画情有独钟,技艺精湛。

如何烙葫芦画(曹元林一双巧手烙出)(1)

今年49岁的曹元林是庙子镇派出所一名工作了27年的老辅警。见到曹元林时,他正专心地在葫芦上用烙铁作画。山区长大的他从小爱好绘画和书法,2019年,他又喜欢上了葫芦烙画,不到三年的时间,曹元林便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制作技巧,并以传统题材为主创作了近百幅作品。

“从小学过素描、工笔画,后来喜欢上葫芦烙画,就买了一个电烙铁开始自己慢慢摸索。葫芦烙画首先要选葫芦,然后用铅笔把图案描在上面,最后把烙铁温度调好开始进行创作。温度高了颜色就深点儿,温度低了颜色就浅点儿,通过颜色的深浅,把葫芦画的纵深感表现出来。”曹元林告诉笔者。

如何烙葫芦画(曹元林一双巧手烙出)(2)

走进曹元林家,博古架上放满了葫芦烙画,他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葫芦上烙画了各式各样的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葫芦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电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一件上好的葫芦烙画作品,需要把握火候、力度和技巧。还需要根据葫芦的不同形状,经过构思创作不同的烙画作品。“简单的需要几个小时,繁琐的则要花费几天的功夫。制作葫芦烙画时,首先需要对葫芦进行挑选,根据葫芦的形状、皮色、皮质来进行一个提前布局,在心里打草稿,再根据布局、空白进行综合考量,最后才能下手。”

如何烙葫芦画(曹元林一双巧手烙出)(3)

葫芦烙画是个精细活,要求眼、心、手的默契配合,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但因为有多年的绘画基础,曹元林对葫芦烙画可谓如鱼得水,他将国画中的一些表现手法运用到葫芦烙画中,这使得他的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还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悠远的意境。

“我喜欢这个东西,所以觉得有很多乐趣在里面,有时候烙好了一件作品,后来想想总觉得有些遗憾在里面,应该能做得更好,这或许就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吧。”

如何烙葫芦画(曹元林一双巧手烙出)(4)

作为一名辅警,曹元林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但因为热爱,他总会想法设法得挤出时间来烙画。一开始,他也很难掌握电烙铁的温度,一不小心就会把手烫伤或把葫芦烫坏。为了创作出好的烙画作品,曹元林反复揣摩和构思画面布局。通过选葫芦、构思、烙画,一道道工序,一次次打磨,曹元林的烙画技艺日渐成熟。

“一开始也是遇到不少困难,因为烙铁的温度、手的笔速控制不默契,有时温度低了,烙得颜色很浅,有时温度深了,一不小心就把葫芦烙个洞。后来慢慢摸索,熟能生巧就好多了。现在葫芦烙画也成为我每天工作之余缓解劳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平时就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锻炼。”

如何烙葫芦画(曹元林一双巧手烙出)(5)

曹元林表示,今后会继续坚持烙画之路。他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技艺进行推广和延续,让作品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展示空间,同时他希望创作更多的作品,保护和传承好优秀民俗文化。

“现在涉猎比较广泛,也烙了不少作品,有时候自己看看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我打算将针刺、墨刻和烙画这三种手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品,也算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和创新。”曹元林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冷文雪 魏奉祯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