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勺时代,也称些索、实索、实说。“勺”字在西南话里念“说(2声)”。

什勺氏族发祥于岱措博洛,即今点苍山一带,是中央氏族部落,实阿武时期,兴起祭祀制度。实索君长国统治,有五大臣协助天王掌权。王位实行禅让制。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1)

大理

什勺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者从农业生产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专门从事专业的手工业生产。其中,够阿娄是工匠人的祖师爷,尊为文祖。什勺时期,彝族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体系得以完善,并兴起与完善了丧祭习俗与制度。

什勺时代,是母权制兴盛的时代,也是尼能母权制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实指尼能氏后裔实阿武、勺买遮为首的古人类群体。由实阿武和勺买遮两氏族兴起了开亲,兴起了嫁娶,开始了彝族社会从原始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在这时期里,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金属冶炼,使用铜、铁器。同时,也有了丝织品,出现了生产丝织品中心(能沽)。此期间还有造船业的兴起,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部落,“苟阿娄、葛阿德”部族,“男的作战、女的管事,制矛造弓箭、铸剑和造刀,样样都精通”。这说明了,金属制品、丝帛制作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并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2)

毕摩

在什勺时期,“五行”的学说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原始宗教信仰,既有对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崇拜,也有对动植物的崇拜,而最主要的是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这些信仰逐步发展完善。兴起了请布摩念经荐灵的祭祀习俗,建立了“则溪”的社会政治制度,组成了君、臣、师、匠、民“五位一体”的部落统治阶层。

远古哎产生什,哺形成了勺,什扎耿、勺扎啻(chì)俩人,生地上十人,对偶相匹配,扎耿启一代,启欧欧二代,欧欧补三代,补怒度四代,努度素卡五代,素卡麻博六代,麻博欧保七代,欧保阿铺八代,阿铺阿武九代,阿武费克十代。哎氏遮恩恩,哺氏勾潘诵,他俩相结合,生了什妥姆,生了勺梯额。什妥姆、勺梯额结合,生了什默采。什默采一代,默采遮二代,遮抖娄三代,抖娄撮艾四代,撮艾糯舍五代,糯舍布六代,布蒂堵七代,蒂堵耕八代,耕阿余九代,举曲依十代,什勺出十代。什勺时期,彝族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体系得以完善,并兴起与完善了丧祭习俗与制度。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3)

彝族丧葬

《彝族源流》叙哎哺世系:“什和勺两位英雄豪杰,共同配合培育铜铁矿。”“什勺再次来修补天地。”说明远在什勺时代,彝族已在开发铜矿。希慕遮一族从川西高原下来,目标很可能就是滇东北的铜矿。

什勺修补天地的传说与女蜗补天的传说很像,什勺是母系时代,女蜗也是。什勺起源于滇西大理,有网友说滇西佤族可能与女蜗有关。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4)

女娲

除了女蜗补天,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也与彝族有关。彝族毕摩教里不但有盘古,还有他的孙子比古,盘古与比古的“古”字彝文意思是螺蛳。螺蛳壳虽小,却也是一个小天地,由此比喻开天辟地。什勺时的昆明城叫谷窝,这个谷与盘古的古是同一个彝文,也是螺蛳。因为最早的昆明是翠湖边的村落,翠湖彝文叫阿谷核,也就是螺蛳湖。谷窝就是“螺蛳城”。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5)

盘古

《彝族源流》记载:(南诏大理时)在多同(昆明)诺几,建造什、勺之塔。很可能就是今天昆明的东寺塔和西寺塔,分别位于昆明市南面的书林街和东寺街,一东一西隔街相望,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与大理三塔的年纪相当。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6)

昆明什、勺之塔

彝文记载里,谷窝是大臣居住之地,毕节为毕摩居住之地。

《君长来历》及《彝族创业史》记载:什勺时始建武国(窝国,皇国),以兹、莫、布、苟为辅政。职分武米、祖色、色耄、慕濯(zhuó)、麻色、哪耄六级。武米下分五大祖色,每祖色分若干祖耄,祖耄下分四大慕濯,慕濯管若干麻色,麻色下若干哪耄。

根据《彝族源流·罗纪(阁)源流》的记载,南诏先民是彝族哎哺氏族分化出来的默部什勺氏族,从什默采到南诏蒙氏至舜化贞有父子联名的世序族谱共计70代:

什默采--默采诺--诺皤娄--皤娄阿武--阿武撮霭--撮霭诺舍--诺舍布--布启杜--启杜吾--吾毕余--毕余纪--恒卧苦--苦笃倭--倭雅厄--厄雅栋--栋厄毕--毕厄阿假--阿假厄日--厄日那待--那待米日--米日叟妥--叟妥博--博厄厄--厄厄偬--偬雅导--导诺投--诺投阿加--阿加启锁--启锁科--科阿独--独罗蒙--罗蒙咪可--咪可硕--硕牟吉

--牟吉哺--牟德哺--德哺阿那--阿那古--古略阿度--阿度毕余--毕余厄厄--厄厄糜--糜雅余--余雅侯--侯德雅--德雅栋--栋阿娄--娄阿姆--姆赫哲--赫哲阿饶--阿饶妥俄--妥俄资--资吉朵--吉朵独--独罗牟--牟罗独(牟舍龙)--独细奴(龙伽独)

--细奴阿罗(细奴罗)--阿罗盛(罗盛)--盛罗皮--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劝利盛--盛丰佑--佑世隆--隆舜--舜化贞。(后面13代为南诏君主。)

舜化贞生活在876--902年,以25年每代,上推70代,什默采为公元前817年人物,相当于周宣王11年。什勺早期的记录目前还未发现。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7)

南诏故地

当然,南诏做大也是包容的结果。源于什勺氏的蒙确舍氏,在其发展历程中,经过与哀牢夷格沓结合,并不断融入偬氏、支嘎阿鲁后裔,笃氏族、堵(撮)氏族,“六祖”武、乍、糯、侯、布、默的各支长子后,形成了强大的蒙确舍集团,与“六祖”并称为“恒直(八诏)”,或被称之“昆明”、“叟”、“嶲”、“乌蛮”、“白蛮”等,在“云南十敛”、"八诏”、或“六诏”的基础上,建立了南诏国,愈发壮大,为南诏成为彝族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大部分的《指路经》都指向了滇西大理一带,说明贵州彝族主要从昆明以西迁过去。什勺是各种工匠崛起的时代,百工即百濮。

大理可不是唐朝才有君王,而是西周时已经有地方君长,形成了大部落。只不过离中原太远,中原不了解大理的情况而已。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尼能时代,古夷人制作陶俑祭祀祖先,到了什勺时代,青铜器出现。什勺来源于尼能,什勺崛起,尼能并没有消失,而是形成并行的关系。所以,三星堆是什勺时代的尼能人创造的。

彝族在上古时期叫什么(彝族的第三个时代--什勺)(8)

汉武帝

尼能系古莽国崛起在川西及滇西一带,他们以昆明族为主体。其后裔在汉代建立了哀牢国。汉武帝开辟“蜀身毒道”,几次都打通不了滇西,最后只能作罢。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於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於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後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所以,滇西大理一带的古夷人既是什勺人,也是昆明人,还是哀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