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语文2课《腊八粥 》课堂笔记、教案及练习题

【一】课堂笔记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1)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2)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3)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4)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5)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6)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7)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8)

六年级腊八粥阅读练习(小学六年级语文2课腊八粥课堂笔记)(9)

【二】课外阅读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

赵之珩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选自“中国在线” 2010-09-16有改动)

1.解释词语。

脱口而出:

2.连一连。

太师饼 汉代

胡饼 宋

月饼 殷、周

宫饼、小饼 唐

3. 根据选文填空。

月饼的 “始祖”称为 ,真正称为月饼的是在 ,逐渐流传是在 ,制作工艺得到较大提高是在 。

4.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5.文章引用了苏轼的古诗来写月饼,查查资料,写一句其他有关月饼的古诗吧。

答案:1. 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2. 太师饼——殷、周 胡饼——汉代 月饼——唐宫饼、小饼——宋 3. 太师饼 唐朝 宋朝 清朝 4. 短文主要介绍了月饼的演变。 5.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三】课时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 》《 》、散文集《 》等。

2.给多音字注音。(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4)塞( )外并不闭塞( )。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u( )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 )的粥。

(3)杯zhǎn( )碗里chéng( )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 (2)( ):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

5.感知课文。

本文以“ ”为线索,写了八个字 粥—— 粥——猜粥一一 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

【答案】

一、1.沈从文 边城 长河 湘行散记

2. (1)yān yàn (2)jìng jìn (3)quān juàn (4)sài sè

3.(1)栗 (2)绸 稠 (3)盏 盛

4.(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 (3)肿胀 (4)内容混乱的。

5.腊八粥 盼 想 看

二、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