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风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1)

中华文字源远流长,汉字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有许多民族都曾创造过文字,但大多数文字都未能被保留传承,唯有中国的汉字一脉相承,延续数千年而长盛不衰,它象征并记录着古老、绵长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字的创始人是仓颉,在嘉兴南湖的小瀛洲(嘉兴人称其为“小南湖”)上,有个纪念仓颉的祭祠:仓圣祠,内供文祖仓圣。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2)

仓圣祠不大,围廊结构,外围四面环通,十八根大红木柱高擎醒目,六扇雕花长门一字排开,两侧门柱有楹联:“四目明千秋大业,六书启万世维言”,在一层与二层屋檐的夹层处,面南高悬“仓圣祠”匾额,字色金黄。

祠内三开间贯通,长方形,高擎明敞,中心位置矗立一尊仓颉立像,高大庄重,手捧朝笏。三面墙壁上,撰刻有多幅仓颉生平、造字经过等相关图文资料,简洁精炼,庄严肃穆。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3)

仓颉,复姓侯冈,名颉,仓为封号,上古黄帝时人,农历三月二十八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官史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仓颉有“两瞳四目”,天生睿德,通于神明,仰观天象,俯察万物。他独居深峪“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迹,创造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作“字”,中华文字从此诞生。

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命运。这一神话传说,在多处古籍中均有记载。《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下雨粟,鬼夜哭。”《吕氏春秋》:“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4)

嘉兴仓圣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系由嘉兴民间“惜字会”(旧时江南民间儒生自愿结合、倡导尊孔尚儒、爱惜字纸的会社组织)募银建造,内供仓颉塑像。本地文人都定期集中顶礼膜拜,以纪念这位“字圣”。

嘉兴仓圣祠在抗战时期曾遭破坏。解放后,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对仓圣祠进行了多次维修。现仓圣祠面貌已焕然一新,成为南湖一处祭祀文祖、颇具文化特色的名胜景点。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5)

仓颉造字,是中华人类历史上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自古以来,仓圣造字被以神话的形式,深得世人敬仰、歌颂、传咏,同时对其造字构思、原理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最为著名的当数东汉经济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其在《说文解字》中,将仓颉造字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简称“六书”,成为历代学者的一种主流观点。

近代古文学家唐兰(嘉兴人),其《古文字学导论》中,提出“三书”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6)

象形、象意、形声,言简意赅。据说,在仓颉当年造字的洛阳阳虚山(也称阳峪),原有石刻仓颉手书二十八字,那便是被称为“仓颉鸟迹书”的首创中华文字。

那二十八个珍贵的“鸟迹书”象形文字,小瀛洲仓圣祠外墙面(北)上也有展示,在仓圣祠前池塘边的步道上,还嵌有多个“鸟迹书”象形文字:“家”、“居”、“水”、“光”、“气”、“友”、“左”、“明”……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7)

漫步在小瀛洲四面环水、古木参天、蜿蜒曲折、绿荫蔽日的小道,看着这一个个“鸟迹书”古字,让你有一种身临造字境地的感觉。

请问,祠中“字圣”,在这水木清华、充满灵秀的南湖小瀛洲上,是否还会造字、作词。

“新字么就不造了”、“强调下,字句中'的'、'得'、'地',不能混用”、“字书写的笔划顺序不能颠倒”。仿佛听到“字圣”如此在说,声音宏亮而悠远。

是啊,如今电脑用多了,字就写得少了,纵使电脑打字,好多也都是用拼音输入,只重字声,不重字形、字意、字首偏旁,“的”、“得”、“地”混用,笔划顺序颠倒,久而久之,错字、白字、写不出的字也多起来了,真是有愧于造字老祖啊。

遥看西方天佛座 小瀛洲上有字圣(8)

天降大任于仓颉,深峪造字惊鬼神。

中华从此诞汉字,载记文明五千年。

小瀛洲上有字圣,四目睿明察秋毫。

敬字惜字规用字,嘉禾文化更绚灿。

中华文字,厚重、璀璨,它是中华民族之灵魂,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知晓、尊重造字历史,珍惜、爱护、准确规范使用汉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