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各显其能的大舞台,无数英雄豪杰纷纷出场,你方唱罢,我方出场,为大家构筑了一幕幕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其中作为做主角的曹操、刘备、孙权更是着墨描述很多,整个事情情节基本都是围绕他们三个来展开的,为我们展现了三位雄主的雄才大略之外,也给我们展现了三人手下无数谋臣猛将的英猛形象。

那么整个三国历史上有人同时见过曹操、刘备和孙权吗?

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1)

三人之中,曹操和刘备的年龄相仿,曹操大刘备五岁,而是三人中最小的,要比刘备小22岁,比曹操小27岁,所以相比起来见过孙权的人比较少了,并且都偏南一些,集中在南方。

刘备和曹操年龄相仿,前期的经历比较相似,前期主要活动在北方,两人有较大的人生交集,所以同时见过曹操和刘备的人非常之多。刘备是专程去京口拜见过孙权,后来又到过东吴迎娶孙尚香,所以同时见过刘备和孙权的人也不少。但由于地域隔绝和年龄差异,找出同时见过曹、刘、孙三人的却较为困难,而同时见过曹、刘、孙三人的猛将更是少之更少了。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位在历史上同时见过曹、刘、孙的猛将。他就是被曹丕称之为“古之召虎”的张辽。

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2)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初为吕布部将,后吕布灭亡后降曹,随着曹操南征北战,逐渐成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当初吕布占据徐州的时候和刘备有过多次交锋,双方各有胜负,这期间,刘备和张辽是见过面的。后来刘备依附曹操,和曹操一起征讨吕布,最终成功的剿灭吕布的势力,这个期间,刘备是一直跟随在曹操左右的,从破门到吕布在白门楼丧命,这期间张辽肯定也是和刘备见过面。平定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到了许昌,这个时候张辽也已经降曹,也跟随曹操回到许昌,从回许昌到官渡之战这段时间两人也是见过面的,后来关羽也和张飞提过“张文远之勇,不在你我之下”,也足以证明两人在期间是见过面的。

不过刘备素有识人之明,当时和张辽有过如此多的机会接触,并且在两人同样失意的时候共聚许昌,也没能将张辽拉拢到自己这边,只留下了关羽那句“张文远之勇,不在你我之下”,关羽和张辽有着良好的关系,但是终未能再进一步,刘备也和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失之交臂。可惜!

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3)

张辽在还逍遥津之战时还见过孙权。可以说,逍遥津一战成全了张辽的赫赫威名,让其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公元215年,曹操西征汉中张鲁,将南方的兵力抽调一空,导致江淮地区的兵力非常空虚,于是孙权趁机起兵,亲率十万兵马攻打合肥。这次战役孙权可谓全力而出,不仅有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贺齐、蒋钦等人,还抽调了驻守于江淮附近的东吴将领孙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东吴将领。可谓兵强马壮,气势正盛,一时间风头无两,颇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

而此时,合肥只有张辽等人统领的七千守军,曹军的主力又在关中,不能及时来援,所以在各方面来说,这场战役东吴是占据绝对优势的。面对这样的局势,张辽等人没有慌乱,而是放下前嫌,积极部署防御。

在开战前,张辽在七千守军中募选出八百死士,在第二天天色刚亮的时候,率领这八百死士冲击东吴的军营,张辽被甲持戟,亲自先登直陷敌阵。东吴方面没有料到张辽会主动出击,没有防备,结果东吴猛将陈武被斩杀,宋谦、徐盛负伤。张辽就这样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杀的孙权丢旗弃甲,慌忙逃窜到附近的一座较高的土坡上,这才避免被杀。东吴军队全都披靡溃败、望风而退、闻风丧胆。

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4)

后来孙权派兵攻城,但由于合肥城经过了加固,东吴一时难以攻克,这个时候军中出现了大量的疫病,孙权不得不下令班师。在城头指挥防守的张辽发现东吴其余的部队已经后撤,但是却把孙权的主阵留在了后面,身边缺兵少将,于是张辽果断把握住这个机会,亲自率兵追击,在逍遥津渡口击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免于被活捉。

张辽不知孙权已退走,问投降的东吴士兵,刚有个紫色胡须、上身长腿短、善于骑射的人是谁,东吴降卒说那就是孙权。可见,张辽是见过孙权的,只是在战场上初次相见,不认识而已,这才让孙权有了足够的机会逃跑。

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不仅保住了曹魏江淮一带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合肥,还粉碎了孙权的中原梦,沉重打击了东吴的信心,让其终生都只偏据江东一隅,再没有北上开拓之心。

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同时见过孙曹刘的三国猛将)(5)

经过这次战役,也让曹操大为称赞张辽,据记载载“太祖大壮辽”,而“大壮”两字陈寿在《三国志》里仅用了两次,可见其分量之重。

张辽作为一位同时见过曹操、刘备、孙权的猛将,不仅立下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还让后人称赞不已。我们不仅认可他的勇猛,还敬佩他的忠和胸怀,虽有小节,但为了大势,仍不惜用命,保境安民。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猛将,他的胸襟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