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1925年2月,溥仪在日本人的陪同下,前往天津,住在日租界张园之中。此时的溥仪无视历史潮流,一心想要复辟,恢复祖上荣光,据其自己记载“我的野心和仇恨……日夜滋长着。我想到这样呆下去是不行的,我应该为我的未来进行准备了。”为达此目的,溥仪开始联系多方势力。

他曾经联系过多路军阀,还送了大量礼物给军阀,甚至屈尊去到张作霖府邸拜访。可这些军阀虽然表面上信誓旦旦,但实际上却是空头支票,很多小军阀甚至借机骗取金钱宝物。1928年,军阀孙殿英将乾隆和慈禧太后的陵寝盗掘一空,即东陵事件。事件给溥仪极大的刺激,打破了溥仪依靠军阀政军实现复辟的幻想,从而加速了溥仪靠外国势力图谋复辟的步伐。

九一八日本扶植溥仪(日本黑白两手控制溥仪)(1)

溥仪到意大利兵营参观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溥仪与各帝国主义国家驻天津领事、驻军司令官,开始了频繁的往来和巴结,加强“借助外力”、“还政于清”的卖国投敌道路。开始,溥仪希望走“共管”的道路,也就是把帝国主义列强请到中国来,组成“共管中国委员会”,解决国内的政治纷争,共同掌握中国的政权。不把希望单一地寄托在日本身上。他一度与各帝国主义国家打的火热,张园经常举办各类酒会,招待各国的外交使节。他曾经将自己的签名照送给来访的英王子转交英王,还曾经题写“举世无双”的匾额送给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但是此时,西方各列强只关心已有的在华利益,对于溥仪的境遇,只是在表面上给予“关心”和“同情”,实际上却是“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溥仪最终把“借助外力,恢复大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

溥仪与各国使节频频接触

而此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占领中国的野心,在加紧筹划军事侵略的同时,也正在煞费苦心地寻找他们在中国实行殖民主义统治的代理人。他们早已把注意力集中在溥仪身上。为争取溥仪为其控制,日本采取了黑白两手策略。

首先是极力拉拢,许下承诺。从溥仪被赶出北京故宫,日本方面就表示出了异常的“热心”。1924年11月,溥仪出宫,12月18日就被请进了日本公使馆,住了三个月。在这里,溥仪得到了日本主人的殷勤照料。1925年2月23日,溥仪在日本公使馆书记官池部等人的陪同下,悄悄地从北京前往天津。到了天津之后,日本人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场面,满足溥仪的复辟欲望。无论是日本的军人、外交官,还是政客,都对溥仪极其“关心”和“尊敬”。溥仪参观日本侨民学校,日本小学生手持纸旗,夹道向溥仪欢呼万岁。溥仪在海河边游逛,日本海军将校列队向他致敬。日本人导演的这一切收到了成效,使溥仪感到日本人是从心眼里对他表示尊敬。1931年918事变之后,日本方面在东北确定殖民统治代理人的心情更为迫切。9月30日,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请溥仪到他的司令部去会见了日本关东军高参板垣征四郎的代表上角利一和遗老罗振玉,向溥仪提出请其去往东北。尽管溥仪有即刻返回东北的强烈愿望,但此事关系前途命运,溥仪表示容他回去考虑考虑再作决定。

九一八日本扶植溥仪(日本黑白两手控制溥仪)(2)

专作张园工作的日本特务机关—三野机关负责人三野少佐

在这种情况下,为逼迫溥仪速作决断,日本又玩起了黑的一手。1931年11月2日,土肥原前往“静园”与溥仪会面,请溥仪先赴东北,将要在东北建立独立自主的帝国,可由溥仪主持一切,并保证说:“日本会尊重这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一切都可由你自主。”为了敦促溥仪按计划速离天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恐怖事件。11月6日《天津益世报》消息:“溥仪住宅发现炸弹,装于鲜果筐内,与复辟运动有关。”恐吓信、威胁的电话接踵而至。“11月8日晚,土肥原亲自策划了“天津骚乱事件”,指使日本浪人和汉奸,在临近日本租界的中国管区制造事端,勾引中国驻津部队出动平息骚乱。借此时机,日本驻屯军也调动部队,占领了日本租界以外沿线,并全部实行戒严,土肥原向关东军司令部发电报告此事的目的:“天津暴乱实为溥仪出走的一幕。”溥仪见局势不稳,安全受到威胁,也下定出走决心。

九一八日本扶植溥仪(日本黑白两手控制溥仪)(3)

溥仪夫妇与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小泉六一中将(右二)合影

11月10日下午,溥仪唤来亲信的随侍李国雄吩咐道:“我今晚要走,晚上不让开车的佟公勇进车房,让他在车房外等着,我藏在汽车的后箱里,到时你把车后箱盖盖上。”夜幕刚刚降临,溥仪从楼上来到车房,李国雄正准备扶溥仪上车,这位“皇上”却异常灵巧地自己跳上了车,钻进了车后箱里。紧跟着随侍祁继忠也钻进狭小的汽车后箱内,大半个身子仍露在外面,溥仪见状十分着急,命令李国雄赶快盖好后箱盖,李国雄使出了全身力气,终于盖上了后箱盖。李国雄关上后车箱盖后,马上让司机进车房,把这辆“空车”开出去。这辆天蓝色的小汽车刚开出静园,早就等在那里的两辆黑色轿车便一前一后将装着溥仪的跑车夹在中间,直奔日本人经营的“敷岛料理店”,把司机佟公勇先轰到一边,打开后箱盖,这位昔日养尊处优已极的“皇帝陛下”面色铁青,非常狼狈地钻了出来。溥仪换上了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日本军帽和军大衣,换日本军车到码头,登上了“比治山丸”号汽船,偷渡过海河,半夜时分抵达大沽港外,登上了早已停泊在那里的“淡路丸”号日本商船,前往东北,开始正式走上了卖国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