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1)

王守义十三香,在上世纪时便家喻户晓,这个以王守义头像作为商标的神奇粉末,长时间占据着中国老百姓的厨房,它通用于各种菜肴的制作,是家庭主妇手中做饭神器,其实这种调味方式并不是王守义首创。

相传在北宋年间有一位药铺的老板,嫌炒菜时找配料麻烦,他便将一些香辛料磨成粉末,在做菜时一股脑的倒进去,省去了找配料的时间。没想到这个骚操作居然带来了奇特的效果,因为粉末状的香辛料与食物的接触更加充分,所以做出来的菜品味道要比加入块状的调料更加浓郁。这位老板随后靠着这种调料发家致富了,其调料的销售额一度超过他药店卖药带来的收益,一时火爆了整个开封府,甚至皇宫内的御膳房也慕名前来采购这种神奇的粉末。这是将香料磨成粉末,进行调味的最早记录。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2)

王守义1932年出生于驻马店市,早年他从事的就是调味粉的制作,就是那位北宋药店老板发明流传下来的那种。但是由于流传时间很长,这种调味粉的配比早已家喻户晓,失去了竞争力,为了闯出明堂,王守义决定自己研制一款调味粉,在其不断的试验摸索下,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香辛粉,并取名十三香。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3)

王守义走街串巷兜售他的十三香,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人们基本上没有市场这个概念,王守义也只是凭借着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在当时凭借着十三香,虽然不足以大富大贵,但是足以让一家过上不错的生活。但风云突变,到了1966年,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个体经营户都受到严重打击,王守义的十三香也不能卖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4)

1978后,国家开始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此时的王守义已经年过花甲,手中攥着十三香的秘方,眼看着同行们各个都赚的盆满钵满,虽然自己不愿意再折腾,但是架不住子女的不断劝说,重新开始了创业。手里拿着东拼西凑的100巨款,在驻马店开起了创业生涯。那个时候国内资本刚刚兴起,各行各业百废俱兴,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就算开个生产裤衩的小厂,只要坚持到现在怎么也是个裤衩大王了。王守义的十三香赶上了好时代,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日常饮食中肉类占比也在上涨,十三香的去腥增香功效很快受到好评,让它在调味品市场里赢得了好口碑。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5)

因为王守义很厚道,做生意也一丝不苟,从不偷减配料,保证了十三香的品质稳定,其定价也合理,一两十三香只赚几分钱 ,所以广受市民的欢迎,于此同时,因为餐饮个体工商户经济的兴起,各类大小饭店也为十三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不断的发展,王守义的十三香迅速占领了广大市民的厨房,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登上了电视。在1998年王守义十三香成立了集团公司,注册资金4000万,彼时的年营业额达到了4亿,这大概是十三香最风光的时刻。到了2003年,王守义老爷子病逝,王守义用十一年时间奠定了十三香集团的根基,下面的接力棒就交给他的子孙了,他们能将其辉煌延续下去吗?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6)

本世纪之初的国内资本市场,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一些发展起来的公司,很喜欢开拓非自己主业领域的业务。这也难怪,因为当时咱们刚加入WTO不久,遍地都是机遇,很多原先从事单一业务的公司都想开拓其他行业市场,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7)

十三香集团也不例外,在老爷子去世后,他的后代开始活跃了起来,纷纷做起了其它生意,有做建筑设备租赁的,有做纸箱生产的,还有搞商贸公司的,最败家的就是老爷子的三世祖宝贝孙子,留学归国后看中了房地产市场,后来差点被房地产套进去,还是他爷爷留的丰厚家底救了他。

在各自折腾了很久后,大概是家族后代成员慢慢成熟了,他们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开始专注于调味品市场,然而此时的调味品市场已不同往日,海天集团、太太乐鸡精、仲景调味粉等等一系列巨头的出现,十三香集团已经难以应对,十三香至少耽误了十年。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8)

最关键的是,十三香已经丢了年轻人的市场,特别是90后00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并不怎么知道十三香这个品牌。而海天,太太乐等调味品早家喻户晓占据了老百姓的厨房,特别是太太乐鸡精,是十三香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9)

十三香的没落有家族后代决策的失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核心产品太单一,到目前为止只有十三香调味粉这一个产品,而海天调味品光酱油就可以分几十种,这是十三香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产品单一的问题,那么十三香迟早会被踢出厨房。不顺应时代的潮流,最终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王守义不卖十三香(王守义十三香香味)(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