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之助乔木
前几天,吴昕哭了被顶上热搜。
36岁的她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事业也遇到瓶颈。
在镜头前光鲜亮丽的主持人,提起爱情和事业会和普通女孩子一样忍不住落泪。
“这么多年一点没有长进。”吴昕在节目《我家那闺女》中哭着说道。
但这一哭却让很多网友却纷纷开启嘲讽模式。
“自己没能力,还不许人说了?玻璃心!”
“这都第几次上节目哭了,是要学白娘子水漫金山吗?”
“瞅瞅你的银行卡余额再出来卖惨行不行?”
甚至有不少人站在“制高点”上痛批吴昕你有努力过吗?
节目里明明只能看到你闲到发霉,只会化妆,泡脚还有不停地吃保健品!
再看看当年同样被全网黑的袁姗姗却是早起晨练还在听英语,敷个面膜的同时也不忘听经济学课程。
一言以蔽之,吴昕,你哭着卖惨的样子真丑!
《非常静距离》中,吴昕说自己从小就是那个光芒万丈“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没让父母操过心,高考也凭借优异的成绩就读大连外国语法语系。
刚毕业,非科班出身的她就签约了湖南卫视。
人生顺风顺水的就跟开了挂一样。
可是,在进入《快乐大本营》后,吴昕就在被人diss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没眼力劲,有后台,炒cp,各种各样的评论瞬间淹没了这个当时只有23的姑娘。
事业失意,情场也失意。
吴昕自曝每一段恋情都没有超过一年的。
身为吴昕好友的沈凌谈及吴昕交过的男朋友就评价说“怪怪的”。
甚至还出了一个盗用她微博来转发两个人合照的奇葩。
对于感情这件事,吴昕归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太被动,只在自己能接触的范围内选。
但是如果真的找到了合适的结婚对象,吴昕同样忧虑重重。
“假如说我找到一个人结婚,怀孕怎么也得一年半,如果停下来,是不是还能回到工作领域?”
吴昕很清楚,自己不是不可代替的。
背景板,边缘化已经成了她的代名词。
吴昕在《脱口秀大会》中坦言观众认为她不努力,但她其实一直在自己的步调里不断努力着。
跨行去做演员,可《倾世皇妃》和《深夜食堂》却被吐槽演技浮夸。
在闲鱼上卖衣服,也被嘲衣品太差关闭了闲鱼。
甚至在去《明星大侦探》之前,也被不少网友抵制。
好像做什么都是错,做什么都会被嘲笑,被讽刺,被挖苦。
而吴昕恰恰是那种不会屏蔽自己的人,极度在意他人的评价。
有段时间,吴昕连《快乐大本营》的宣传微博都不想发,因为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表现,很羞愧。
“我一直在想还要做什么?”
网上的冷嘲热讽,让她不知所措。
抛掉主持人的光环,其实吴昕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努力是真的,焦虑也是真的,但生活像是困在网中的谜题,一团乱麻,毫无头绪。
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努力都找不准定位,看不到前路,只剩茫然一片。
节目中吴昕提及多年来心里一直有道过不去的坎。
有一年台里的跨年晚会,但因为时长问题,其他主持人的节目都在,唯独她和鞠婧祎搭档演唱的《小幸运》被砍掉了。
“为什么别人的都不拿,只拿你的呢?因为你就是差的,你是能被拿掉的那个,所以你就是最差的。”
别人在台上表演,吴昕就一个人在台下默默地哭,可哭过之后,却依旧要补完妆上台主持。
然后第二天发着烧还要赶飞机。
但随即“吴昕节目被砍”也上了热搜。
人们闻风而动,吴昕后来半开玩笑地说:“好多人都以为是我被砍了,那就上社会新闻了。”
这样一句玩笑话,让同是主持人的维嘉眼圈也忍不住红了。
维嘉安慰吴昕,其实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节目被砍掉,他的节目也被砍掉了。
但对于吴昕而言,这次打击却是致命的,崩溃的。
她打心眼里否定了自己,觉得自己是最差的。
而对于婚姻,吴昕认为只有自己优秀了,成功了,才能找到更好的。
甚至因为年龄的问题极度不自信,吃很多保健品,又研究护肤。
但是当一个九八年的往身边一站,就立刻会被“打回原形”,认为自己已经是个“老阿姨”了。
41岁的小S也是如此。
在和宋佳聊天的时候,她提到自己对自己很严格,宋佳则坦言,你一点都不懂得爱自己?
一句话让小S 哭到不能自己。
小S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是“没有用的中年妇女”。
而且她的焦虑越来越重,她说:“人到中年,自己的缺点越来越突出,我的眼泪,我的眼袋,我哪里不够瘦。然后就去打一大堆肉毒、玻尿酸、最后变得像僵尸一样。”
她害怕变老,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年轻;
她害怕身材走形,外界的一点批评,让她各种否定自己。
她害怕别人说她过得不够幸福,就只能努力假装幸福;
就连工作,她都一度怀疑,“我根本就是不会主持啊。”
其实这种不合理信念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会存在。
心理学家韦斯特提出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简而言之,就是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比如说我一定要成功,他必须要对我好等等带有绝对化的词汇。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通常会以某一件事的结果对自己做出评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什么用。
3.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就是认为如果发生一件不好的事,将会带来非常糟糕,难以预料的后果,并深陷这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中难以自拔。
很不巧地,吴昕和小s以上三条全部中招。
因为这种不合理信念,所以她们的努力,只会让自己更焦虑。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都会陷入这样的怪圈。
生活仿佛没有尽头,拼尽全力却无法得偿所愿,一旦松懈反而会有很强的内疚感。
那这种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
其实大多是源于内心的“失控感”。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实现设立的目标来获得一种对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而一旦事与愿违,加之内心敏感脆弱,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甚至会出现强烈的自我否定。
加上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更高,与此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不安、焦虑、无助,老是感觉被糟糕的情绪所笼罩。
长此以往,甚至会形成“焦虑自责—自我攻击—受伤更重”的创伤模式。
然而在《我家那小子》中的钱枫,却呈现出与吴昕完全不同的状态。
同样是在节目中“被忽视”的主持人,同样被吐槽“混吃等死”,同样大龄未婚,可钱枫却毫无心理负担。
曾经有一篇题为《男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朋友圈疯传,渲染标榜着中年男人的种种不易。
事实上,中年女人的苦,比男人更甚。
身体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事业瓶颈、婚姻困局等种种威胁,「累」,是中年女人的普遍心声。
焦虑,是现代女性的标配。
而吴昕不过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
曾经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些人看上去外表光鲜靓丽,实际上袜子已经滑到脚底。
听上去有点好笑,但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心酸:
你雄心勃勃满心以为来自农村的你,可以在北京扎根。终于努力很久月入三万了,可是几千万的房子你永远也买不起。
就算再努力提升自己,也突破不了自己的能力天花板。
她就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可能没那么废柴,只是普通而已。
吴昕的焦虑,其实就是大多数女性在面对人生的诸多疲累。
只不过她选择哭了出来。
这世上每一个看似坚强的女人,看似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她的牙咬得有多紧。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说过: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近年来她似乎频繁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被骂就是被嘲要不就是情绪崩溃。十年过去,吴昕的年龄在做加法,自信却在做减法。
“我拥有比别人更好的条件和机遇,可为什么总是不自信呢?”
仔细去看吴昕的原生家庭就知道了。
吴昕从小就是那种活在家长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给她定制的目标,初一完成初三的课程。
她一直活在同龄人羡慕的眼光中。
这让吴昕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深信父母一直是对的,内心却没有独立起来。
在参加《闪亮新主播》,她发表感言:“想有个平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报名只是偶然,获奖算是意外的收获。”
但没想到这竟然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要签约一份五年的合同,还是考研当大学老师?
最后还是吴昕姥爷拍板,决定让她去湖南试试,做的不好再回来考研。
而吴昕自己,根本没有思考自己感不感兴趣,就这么签约了。
当工作受挫,她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说想回家,但父母告诉她,做不好就不要回来了。
这句话让她一憋就是10年,直到憋出内伤。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做自己,而吴昕却不能?
1、内心并没有独立
内心独立,指的是理智和情感在心理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这样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会因为情感,而丢失内心真实的需求。
而往往内心不独立的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2、缺乏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感差的人,一般没有界限感,没有主见,容易盲从,缺乏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其实现在的零零后的孩子,比很多80后的孩子还独立。
前段时间,CCTV6《中国电影报道》,独家评选出了“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人气最高的竟然是张子枫。
张子枫5岁开始拍广告,7岁参演电影《唐山大地震》就大放光彩。
她这多年来不管是大荧幕,还是小荧屏都有很多不错的作品,甚至今年还提名了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很多剧本都是她自己选的,身旁的妈妈很少插手。
可见,长大的第一步,就是内心独立,第二步就是,培养自己的自主意识。
卢思浩曾说:我们想要在黄金年代里做我们自己,却发现最难的就是做自己。
真的,生活不易,但求做好自己。
俯仰天地,问心无愧就好。
—— 心有助,不孤独 ——
-作者-
乔木,心之助情感作者,心理咨询师,专注婚姻育儿,把生活的点滴感悟分享给不一样的你。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或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