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打磨,一巷传城。青果巷,这条历尽沧桑洗尽铅华的“江南名士第一巷”,将于9月30日全面对外开放,以古今交汇的方式展露一巷风雅,再现一城风韵。
至此,常州老城厢复兴以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样本,写下了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为打造“近悦远来”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增添了一处“不得不来,不得不看”的文旅新地标。
文脉传承,乘老城厢复兴东风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近千米长的青果巷在千余年间先后孕育出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名士大家,是“诗国常州”的闪亮名片。如今,搭乘老城厢复兴东风,通过一系列修缮保护与提升改造并重的举措,青果巷已然化身活态的“江南名士博物馆群落”,成为呈现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的文化矩阵。
伴随全面开放后更多历史文化场景的打开,青果巷“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地位将愈加明显。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青果巷文化记忆馆细品千年青果之美,在红色青果馆瞻仰革命先驱的光辉事迹,在唐荆川纪念馆惊叹荆川先生的传奇一生,在周有光图书馆溯源汉语拼音的魅力,还可以在阳湖城隍庙戏楼凭栏听曲,在半园内一窥“文人园林”的诗意精致,在藏书楼寻访“陶氏开花纸本”的印记……在青果巷“1 7 14 N名士博物馆群落”的建设体系中,数字“14”即是“青果巷随处博物馆”,分布在二期的街巷两侧和楼梯转角,徜徉巷间转角遇到“小而美”“小而专”的随处博物馆,碑刻、文房四宝、旧家具、旧家电、老门牌、老票证等众多沉淀着常州记忆的老物件,将人们带入温馨的“回忆杀”。
第一批38块“青果文化遗迹标识”牌也将带给市民惊喜,对青果巷的老地名、古建筑和消失的遗迹进行系统挖掘和介绍,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了解地名背后的历史沿革,品读青果名士的轶闻趣事。
时空对话,觅巷弄间匠心诗意
青果巷内分布着建筑遗迹和文化遗存,在古意与今趣的互动中,设计师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时间叠合、空间存续、织补重构的设计策略,借由一条贯穿东西的曲巷交错分隔出织补新界与历史保留界,以“直曲巷、宽窄弄、深浅径、大小园、遐迩院”的形式,将一帧帧巷景连接,实现“游目”与“观赏”的合一。
半园是“常州画派”发源地,人文气息浓郁,修复营建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西有池”“山北有四间厅堂”“厅堂后金鱼池”“池东建临水亭阁”“厅西种四株桂花”“宅西出之字曲廊”等文献记述均得以再现。遥想当年,青果名士在此煮茗抚琴、吟诗作画,成就“半园雅集”的佳话。涉园是取近代藏书家陶湘雅号营建的文化园,主体建筑“藏书楼”以“天一阁”为蓝本,细部则体现了“一斗五升”“官帽山墙”等常州传统建筑特色。在阳湖城隍庙古戏楼群落,古戏台与青果剧场遥相呼应,室外听弦歌之声,室内观歌舞之雅,融游览、观赏、演艺、体验于一体,将成为重要的文艺院落和打卡地。
同时,致敬匠心经典、重塑文化活力,为现代商业提供必要空间。立体街巷、空中庭院、特色砖墙等创新设计模糊了时空的界限;通过连接、延伸、穿插等手法形成的连绵屋顶,在构筑水乡意境之外,创造出多种趣味性底层空间;局部山墙面与厢房相连围合形成院落,一边呼应传统布局,一边提供丰富的室外空间……文脉的建构,重塑的诗意,展示着千年老街在未来的多种可能。
创想涌动,奏响老城厢风雅颂
肇启春秋青果代赓名士,激扬华夏中吴邑飨斯文。青果巷以“中吴风雅颂”文化IP为引领,立足名士文化内核与特质,围绕“风、雅、颂”三大主题,打造“全国一流名士博物馆群落、一站式微度假文化休闲集聚地、复合式文旅商示范步行街区”,让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自2019年4月部分开放以来,青果巷已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以青果名士为符号的“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以“常州文化下午茶”为旨趣的省级公益阅读品牌“青果思享会”,以“中吴驿”“红色青果”为引领的“初心之旅红色打卡游”,以旧时市井为底色的“青果熙市”夜游季……一系列有底蕴、有口碑、有体验的文化艺术活动践行着“文化惠民、旅游亲民”的初心使命。
当下,青果巷主打“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将古典意境与时尚体验有机融合。融江南风雅与名士底蕴于一体的青果巷文栖酒店,是城中央的诗意栖居地;青果芸台书舍、青果艺风荟、meet11融合菜、“入局”场景沉浸式餐厅等120余家主打店铺,将成为原创生活美学新风尚,共同引领常州老城厢“雅集慢生活”。
在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的过程中,数千年历史积淀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内涵滋养,新创想新潮流为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活力驱动,青果巷传奇归来成为城市焕新的一个缩影。
未来,青果巷将继续传承千年文脉,将经典与时尚、雅致与潮流的文旅商元素有机融合,重点呈现青果巷在常州老城厢复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精品示范作用,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地,为长三角文旅中轴建设提供持久的文化赋能和品牌示范。
来源:常州日报 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