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简称皖,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内拥长江黄金水道,外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地理位置优越。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下辖16个地级市,包括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其中临泉县是安徽省第一人口大县。

安徽各市人口数量2022年(安徽第一人口大县)(1)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县境东北、东、东南与界首市、颍泉区、颍州区、阜南县为邻,西南、西、北与河南省淮滨县、新蔡县、平舆县、项城市、沈丘县接壤。

寝县 鲖阳县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天下土地分封给各诸侯国进行统治,今境分属沈国、养国。春秋战国时期,养国、沈国先后被楚国兼并,今境改属楚国管辖。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公元前221年于今境内置寝县,县治今县城

养国灭亡后,出生于今杨桥镇的养国人养由基,继续在楚国为官,因为擅长射箭成为楚国的得力将领。在楚国的对内对外战争中,养由基屡立战功,多次改变战争胜负,成为著名的神箭手,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这两个成语都来源于养由基。

安徽各市人口数量2022年(安徽第一人口大县)(2)

汉朝时,寝县改为寖县,并于今境西部设置鲖阳县,县治位于今鲖城镇。东汉时寖县改为固始侯国,曹魏时改为固始县,东魏时改置为财州,北齐时废财州置褒信县,鲖阳县同期被废除。

沈丘县

隋朝时期,于今境内设置鲖阳县、沈丘县,鲖阳县治今鲖城镇,沈丘县治今县城。唐朝初鲖阳县、沈丘县并入汝阴县,后又于公元706年分汝阴县复置沈丘县,今境为沈丘县,五代、宋、元时延续不变。

临泉县

明朝初年,沈丘县并入颍州,降为沈丘镇,今境属颍州管辖。清朝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新置阜阳县作为附郭县,今境属阜阳县西乡之地。

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划阜阳县西乡设置临泉县,因县城濒临泉河故名,县治设于沈丘集。新中国成立后,临泉县先后隶属于安徽省阜阳专区、阜阳地区,1996年改属地级阜阳市管辖至今。

安徽各市人口数量2022年(安徽第一人口大县)(3)

纵观临泉的历史,自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寝县算起,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唐朝之前,今境内均多县并存,且建制变换频繁,至唐朝时仅存沈丘县,唐宋元六百多年间均以沈丘县出现在历史中。明清六百年间均属阜阳县管辖,民国时期与1935年设置临泉县,沿用至今仅有85年历史,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县。

临泉县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21个镇、2个乡,2019年全县常住人口165.9万人、户籍人口230.7万人,是安徽省第一人口大县,2020年4月临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安徽各市人口数量2022年(安徽第一人口大县)(4)

如果按户籍人口,临泉县的人口规模超过本省马鞍山(户籍人口229.14万人)、淮北(户籍人口218.7万人)、铜陵(户籍人口170.6万人)、池州(户籍人口162.3万人)、黄山(户籍人口148.92万人)五个地级市;

如果按常住人口,临泉县的人口规模超过本省铜陵(常住人口164.1万人)、池州(常住人口148.5万人)、黄山(常住人口142.1万人)三个地级市。

对于临泉县,大家印象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