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是根据全勇先的长篇小说《霍尔瓦特大街》改编,由张嘉译、宋佳联袂主演的谍战大戏。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1)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中国东北,剧中周乙是一名共产党特工,为了方便其潜伏在敌人内部,组织派遣了一名女报务员顾秋妍假扮他的妻子。面对特务科,心思缜密的强大对手高彬,两人的真实身份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这对"假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地改变着。顾秋妍身处危急,周乙最终选择回到哈尔滨解救顾秋妍。而,等待他的却是另一条不归路 。

与普通人相比,间谍内心丰富,经常面临着复杂的感情和矛盾折磨,每一天的平静生活下隐藏着凶险或者是死亡。在死亡面前,每一个人又会选择冷静,必须选择冷静和理性,《悬崖》表现出了这种复杂矛盾的感情。剧中的人物塑造,让所有的谍战人员真实、可爱、可信。该剧的编导对于感情表现的功力了得,剧中多处情节感人,因此也有人称《悬崖》是泪点最多的谍战剧。泪点处比比皆是。

因为剧本太优秀了,所以我们会苛求,会挑刺。于是就发现了《悬崖》的瑕疵。

主人公周乙最后死于三声枪下的悲情结局,成为全剧争议最大的地方。有观众表示这样的结局太悲情。不过无论是赞成周乙死或生的观众,他们一致炮轰的是结局难以自圆其说,人物思维性格前后不一致,结局太匆忙粗糙,漏洞百出。如果是一部环环相扣、结构紧凑的电视剧,删减掉任何一部分内容,都可以导致情节的不完整。而存在修改空间,就说明在结构上存在着漏洞。最大的败笔,在于故事情节的完美。好像周毅为了还一个人情,非得自投罗网。免得特务头子高斌一无是处。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2)

真的吗?

周乙完全有能力脱身,却非要自投罗网,我认为不是败笔,这是一个父亲的本能。

周乙,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高度纪律性,心思缜密,长期进行地下工作的特勤人员。

为了潜伏,面对同志的被杀害也忍痛不动声色。

高彬绑架莎莎,无非是诱捕周乙。一个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特工,难道会不清楚后果?

我认为是亲情让周乙大乱方寸,自投罗网。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3)

那么之前的妻子被捕,同志被杀,周乙都不动声色,难道是无情?

还是他们还不够分量让他甘愿牺牲的前途?

这样的牺牲得不到共鸣,这真的是作者的一个败笔吗?

我认为。不是。以下排序按由重要到次要:

第一, 周乙爱莎莎母女: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4)

他放不下顾秋妍和莎莎。因为多年的朝夕相处,他已经爱上了这对母女。

这种爱,不是爱情,是亲情。

看那爸爸见女儿的场面:周乙强忍泪水,俯下身体,与女儿相互问候,亲吻。

在她的耳边悄悄地说:

告诉妈妈,说我非常非常爱你们……

触目伤怀,泪如泉涌。

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生命。莎莎不是周乙的孩子。但周乙却把她养大。那么多年的朝夕相伴,那种亲情,早已融入骨髓。

第二,周乙的工作已经完成,没有资格再让别人为他牺牲。

他已经没有潜伏的价值了。所以,他要回去。他说,自己的命是命,别人的命就不是命吗?周乙将妻儿安全送出边境,自己只身返回哈尔滨。谨慎一生的周乙不能坐视顾秋妍和孩子落入虎口。他要在这个与自己从来没有过任何关系的女人和孩子面前,表示自己的忠诚,责任,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5)

第三,是周乙的的侥幸心理。

他对自己也有一丝丝侥幸心理,但他知道只有一丝丝。

因为他太了解高斌的能力和恐怖手段了。

所以他把一切都安排好,然后从容面对。

没有牵扯到孩子,谁都会冷静。周易自投罗网,其实就是去以命换命。用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万一成功了呢?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6)

第四, 片中交代了,周乙对老魏说以后谁跟你说这个代号,谁就是奸细。

通过自己被捕,把山上的奸细抓出来。听说作者在第二部小说中安排了这个细节。可惜,这部小说也没有写成。也没有拍成电视剧。这个代号也语焉不详。糊里糊涂。这确实是疏漏。我们期待全勇先写第二部小说。最好主人公是莎莎的亲爸爸张平汝。

第五 , 周乙有点自负。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7)

已经把老婆孩子救出来了,周乙自信心倍增爆棚,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完成救顾秋妍和莎莎。我想这是奢望。周乙在敌营中摸爬滚打那么多年。这点自负应该是非常非常微小的。

第六,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上来分析

周乙回去也可以,再掀一个高潮。一切按照周乙的设计进行营救。救出了母女,揪出了内奸。可惜,全剧故事结束的很仓促,作品不丰满。

顾秋妍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就应该被执行纪律了。因为地下工作者的大忌,就是不执行命令,我行我素。在这最后一次也是因为顾秋妍的固执,让悲剧发生。

周恩来当年,在上海情报线定下规矩,就是单线联系。隔着节点,是相互不认识的。所以一旦某个节点出现问题, 抽掉上面一级就行了。

顶多坏了下面的一条线。

顾秋妍作为苏联培训回来的情报人员,对这个规矩应该是知道的。既然周乙已经逃走,上级就不应该安排顾秋妍在哈尔滨再露面,要知道那些特务都认识顾秋妍,周乙一走顾秋妍就暴露了,还安排顾秋妍另外的什么任务简直是疯狂。

更不该去坐什么火车,有点莫名其妙的,顾秋妍应该提前撤退。接着作者安排莎莎被抓,把周乙逼回来。固然是为了表现周乙的有情有义,但是不合逻辑。

生活啊,哪里有什么美好?都是负重前行。

悬崖周乙与莎莎诀别(周乙为什么要回去用命换莎莎)(8)

他知道在这场残忍的游戏中,惟有谨慎和冷静,以及关键时刻的无情才是生存的最高法则。周乙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孙悦剑,他对妻子的忠诚,使他对别的女人没有任何非份之想。他对顾秋妍由刚开始的挑剔,后来演变成一种兄长般的爱,这种情感既专横又慈爱,随着岁月的流逝,感人至深,令人荡气回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