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也就一个月,尽管在流蜜期,我一箱蜜蜂工产后退蜂也很厉害。

处女王交尾回来被咬伤、淘汰,4天蜂群就开始工蜂产卵了,从八脾退到一半,工蜂后继不足,正出雄蜂,一直在退蜂,稀稀拉拉几只蜜蜂,群势很差。

初学者蜜蜂养殖注意事项(蜜蜂养殖吸取深刻教训)(1)

图|工产后出雄蜂时的群势

上图是工产后出雄蜂时拍下的群势。

当时最里面那张脾是新脾,蜜蜂做了一半就停了,外面四脾是老脾,上面无卵;里面两脾上是雄蜂房,出雄蜂,成千上万只雄蜂能把蜂群吃垮,退蜂加重了些。

没工产前,蜂王也培育了些雄蜂,交尾数量应该没问题,现在我觉得的工产的雄蜂质量不太好,上半年暂时不准备育王了。(小编说:其实蜜蜂进化高空飞行交尾机制,本身就带着优胜劣汰的筛选,劣质雄蜂会被淘汰掉,加上周围可能有其他雄蜂或者野蜂飞来,交尾应该没问题。)

由于我是小区里面阳台上养,数量不多不方便合群,也不方便有涉及抖蜂的操作,不能人工除工产卵,找人拿了一个备用产王,重新介王后就顺其自然发展。

现在新蜂已经封盖,第一批封盖子断断续续开始出房,但还不能补充退蜂的数量;第二批封盖子出房后,大约能持平;第三批我准备持续喂粉,并利用5月末的一个小蜜源将蜂群恢复至强盛状态。

初学者蜜蜂养殖注意事项(蜜蜂养殖吸取深刻教训)(2)

我现在蜂群恢复正常了,我把介王过程分享给大家。

由于阳台养蜂的环境限制,加上我有工作,业余养蜂,没有很多时间精力可以投入,我选择介入成熟产王。

在蜂王翅膀、胸部和腿上滴上蜂蜜,蜂蜜稍微避开些腹部,腹部不能完全被蜂蜜包裹,蜜蜂的呼吸道在腹部两侧;处理好蜂王后,拿出提出一张脾把蜂王放到框梁上,观察了十来分钟,工蜂主动舔食蜂王身上的蜜,没有围王;再把这张脾放回蜂箱,盖上盖子,等蜜舔食完了蜂蜜,蜂王的气味也就跟群蜂的气味一样了,做好同味处理了,介王有很大的希望成功。

我对工产群的处理不算很及时,预期可能会发生围王,本来准备了清水和酒,发现围王准备随时喷水,还好,没有用到。

第二天箱门口没见死蜂,工蜂出勤采粉采蜜,担心惊扰蜂群,也没有开箱检查,继续顺其自然。

第三天开箱观察到,蜂王已经在产卵了,同时有部分工蜂仍然在产卵,二者同时存在,我也没有管,总得给蜂群时间适应蜂王,处理工产卵。

一周后再检查,我介入的备用产王比较给力,运气也挺好,卵脾整齐、均匀,说明工蜂产卵已经停止了,蜂群恢复正常,挽救成功。

初学者蜜蜂养殖注意事项(蜜蜂养殖吸取深刻教训)(3)

养蜂中,我向不同的蜂友学习过介王,发现介王手法有差,每个人摸索的方式不一样,但关键点一致,介王关键是做好同味处理,不围王。

小罗:介王之前,先仔细看下有没有王台和王,失王24小时后放王进去。

蜂王装进像抽屉一样的囚王笼,控制缝隙限制工蜂进入,注意不要卡到蜂王腿、翅膀,夜晚揭开砂盖,放中间脾上。

第二天早上隔着砂盖看蜜蜂都在各自干活,把王笼轻轻打开,让蜂王自己爬出来。如果有围王,多关一天再放;不确定是不是围,可以把王提起来,蜂紧跟着飞起来,死死咬住笼子就是围王,还要再等一等再放。

西府:我介王是先找个一次性注射器吸些酒,随即把注射器里的酒压出来,之后带上针头像打气一样,在箱子里喷几下,注意捂住一二分钟,然后再介王,次次成功!合群也一样操作。

孤岛:介王不能急,介王少打扰,介王前一两天把老王提走,蜂群容易接受,介王三天再看,蜂王体型变大,开产了就成功了。

小农民:失王状态下试试调子脾进去,我有一群失王,处王交尾失踪,又起了急造台,我隔10天左右从其它群调一次子脾过去,持续了一个多月,蜂王没出,也没发现工产,这种方式缺王时应应急,好用。

如果蜂群工产介王,介王之前,原箱不动,把巢脾提离原群几米远,抖蜂,未工产蜜蜂飞回原箱,工产蜜蜂身体重飞不起来,然后再介王。

EZ:无王群并有王群我有妙招,不用囚王,直接把无王群抖到有王箱底,抖之前在有王群箱底滴两三滴米酒模糊群味。

白栀:我不建议用王笼介王,王笼周围围着一群蜂,不容易看出来是不是围王;可以用针扣式王笼,把王扣到要出房的子脾上,只要出房的工蜂接受蜂王,蜂群就全都接受了,一夜就能成功放王。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