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短视频爆发的时代。

几乎全民都在刷,全民都在拍。

的确,太方便了。

只要一个手机,简单剪辑就可以发到抖音、快手、B站。

说不定,你不经意的一个视频就火了。

不过今天,鱼叔想把时间回溯到八年前,那个抖音尚未出现,快手刚刚转型,B站还是个孩子的年代。

当时,就已经有一个短视频系列横空出世。

直到现在,它依然是短视频领域里难以超越的IP。

甚至连创作者叫兽易小星本人,都再没有一个作品能够超越它——

《万万没想到》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

《万万没想到》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时代。

2004年,被大家称为「周星驰最后一部无厘头」的《功夫》上映。

从这之后,港式喜剧开始走向了衰落。

后来爆火的沈腾贾玲等喜剧新秀还远未出圈。

很长一段时间里,喜剧的山头虽时有争斗,但始终无人加冕。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2)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来自东瀛的搞笑IP异军突起,风靡一时。

有一定网龄的朋友,想必已经知道鱼叔要说的是什么。

对,它就是《搞笑漫画日和》

残念的表情,鬼畜的画风,莫名其妙的冷笑话,让人过目难忘。

直到现在,《日和》也在人才辈出的表情包阵营里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3)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冷笑话跟无厘头是相似的。

故意将毫无联系的事物进行莫名其妙的组合串联或歪曲,达到逗人发笑的效果。

并且在笑过之后仔细一想,又从中品出了几丝讽刺的余味。

从2005年第一部到2010年第四部,冷笑话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时机条件已经成熟。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4)

天时,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造就了史上最低的「影视准入门槛」。

地利,港式无厘头与日式冷笑话,在这里发生了奇妙的共鸣。

人和,观众对于喜剧作品的审视还不像现在这般苛刻,有大把的创作空间。

于是2013年,《万万没想到》一飞冲天,用一种意外走红的方式登上喜剧山头。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5)

「我叫王大锤,每天都是从五万多平米的床上醒来。」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这些曾经火遍了整个互联网的流行金句,哪个冲浪少年不是耳熟能详?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6)

不光是传播够广泛,它的口碑也很出色。

至今在豆瓣仍有8.3的评分。

就这样,叫兽易小星、白客搭乘着时代快车,让《万万没想到》一举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7)

其实在拍摄手法上,它借鉴了法国的一部短剧《总而言之》。

但对于这样一部低成本之作,它身上恶搞的属性足以冲淡形式上的相似。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8)

《总而言之》

这种低成本制作带来的粗糙感,还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喜剧元素,天然带着挑战权威的讽刺。

主角王大锤是龙套演员,是被拖欠工资的打工人。

电视剧演到一半突然插播广告,打着做主题游戏的旗号结果全是套皮。

荒诞与真实的拉扯,困惑与恍然的碰撞,才是创作的核心。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它其实有着非常现实化的故事蓝本。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9)

只是用了一种出其不意的表现形式。

令每个情节的错落都在观众的意料之外。

——但如果仔细去想,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比如《低成本武侠》这一集。

王大锤一连打败三个敌人,竟然全是同一个演员所演。

特效拉胯到只有几个大字,还没出招对方就直接躺倒。

高潮部分的打斗更夸张,简笔画小人一通张牙舞爪。

是学了一周flash的效果没错了。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0)

意料之外,是剧情逻辑的落差。

情理之中,却是对于现实的映射。

其讽刺的正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古装剧的通病——俗套、千篇一律的剧情。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1)

还有《一起玩甄嬛》这一集。

王大锤是个策划,接了个项目要把《甄嬛传》改成游戏。

于是他给出了这样几个方案:

一,把甄嬛的头像放到8x8的方格里,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头像就可以消除。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2)

二,华妃罚甄嬛跪,甄嬛不跪,华妃要杀了甄嬛,于是甄嬛便开始跑。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3)

三,华妃吐东西打甄嬛,阻止甄嬛进养心殿给皇上侍寝。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4)

没错,就是消消乐、神庙逃亡和植物大战僵尸。

在国产游戏尤其是手游井喷的时期,这种套皮的坑钱游戏长时间地充斥着市场。

搞来IP,喊得响亮,结果成品都是缝合怪。

《一起玩甄嬛》讽刺的正是这类现象。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5)

《最强选秀王》这一集更夸张。

说是选秀,实则比惨。

简直就是最强比惨王。

上台的选手要么身体残疾,要么家人去世,有没有才艺根本不重要,只要谁更惨谁就会获得更多支持。

结局也是讽刺无比:

一个已经去世的选手获得了冠军,甚至还办了签售会。

还能跟千年女尸爆绯闻。

这讽刺了当时的选秀节目,动不动就用「卖惨」作为爆点来博出位。

为了收视率,随意消费观众的同情心。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6)

当现实中的这些不满被刻意夸张、放大,用影视的形式表现出来。

观众看到的就不单是笑料,更是在讽刺中获得了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畅快淋漓。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7)

《万万没想到》之所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不止敢于「讽刺现实」,还非常会「玩梗」

还是《最强选秀王》这集,现场评委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给你点32个赞」。

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8)

其实「32」是来源于《中国好声音》的一个梗。

当时作为导师的杨坤为了跟其他导师抢学员,经常说「我今年有32场演唱会」,以此吸引人加入自己的队伍。

只是他的32场演唱会一直停留在口头,直到《中国好声音》的风头过去也没能兑现。

于是「32」就变成了一个自带调侃意味的说法。

从初代网红到现在(一出手又是爆款)(19)

现在回看。

《万万没想到》的走红从根本上来说,反应的是在无厘头逐渐成为昔日辉煌的时代里,人们对于这种特殊喜剧形式的缅怀。

喜剧的形式日新月异,无厘头的辉煌却一去不回。

纯粹的无厘头喜剧越来越难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