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长沙记忆(湖湘物候记今日惊蛰)(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

春雷响,万物长。今日22时43分,惊蛰将如约而至。蛰伏一冬的小动物们,感知到温暖的气息,开始四处活动,享受大好春光。蜜蜂穿梭,燕子衔泥、蝴蝶起舞,黄鹂鸣翠柳,鸳鸯戏水间……万物苏醒,热闹非凡。

“惊蛰过了不歇牛。”惊蛰是春耕的开始,田间呈现一派忙碌的画面。在这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总能有满满的收获。

【节气释义】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至惊蛰,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气温回暖,雨水增多。

【气候】一般每年在3月5日或6日,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中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

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惊蛰始雷”的说法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在云南南部地区,1月底前后将会听到大量的春雷,而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区,很可能要到四月中下旬才会出现春雷。

之所以有“惊蛰始雷”这一说法,是因为惊蛰时节,暖湿气体与强冷空气会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相遇,并产生剧烈僵持,由此引起明显的气体垂直对流运动。湿冷的空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形成了又高又大的积雨云,云间明显的静电场会使正负电荷产生碰撞,造成放电。

【民俗】时值惊蛰,民间多有驱虫之举。石灰性辛温,略有毒,能吸收湿气,贮藏在瓦瓮里,收藏食物时可以避免潮湿、腐烂及生虫子。《千金月令》称,惊蛰这一天,把石灰撤在门槛外,可彻底驱除虫蚁。因此,“撒石灰”成为惊蛰这天的民间传统习俗。

实际上,全国各地驱虫的习俗各有千秋。江西南昌在这天炒豆,以驱除虫蚁;湖北天门一带,儿童敲打征鼓木梆,歌唱游行,称为“赶虾蟆”;湖北恩施则用石灰撒地,画出弓箭形状,称之为射虫。

“惊蛰不杀虫,寒到五月穷。”这句俗语在我国南方省份流传,原因是这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空气潮湿,最宜于各种寄生虫的繁殖。其中最足以称为祸患的有疟蚊、甩子、跳蚤、钩虫等等。所以惊蛰驱虫,华南比华北更为紧迫。

【物候】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是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各种鸟开始活跃于草林之间。

(海报设计 周圆)

[责编: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