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中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对此朱熹的解读是“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汤王认为,人要把心里的恶给洗刷掉,就如同把身体的污垢洗濯掉一样,所以他在沐浴用的盘子上面刻上提醒自己的这些文句。这文句告诉我们,果然能够每天洗除自己的染污、旧习,就是去除自己的毛病习气,这叫自新。然后天天如是这么做,昨天已经日新了,今天又以昨天为基础更上一层楼。「因其已新者」,就是以已经得到的境界做基础,再往上提升。「日日新之」,每天都自新,天天都反省检点改过,去除毛病习气,不可稍有间断。

而关于句中的“苟”字,早有专家研究“苟”为误写,实为“茍”字,二字只有一小短横之差。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达自己观点(古文字争议诠释)(1)

而“茍”在古文中的本意就是一只犬或者是一只羊耷拉耳朵,很警觉的样子。

孙志祖在他的《读书脞録》中有:《说文》茍部云:“茍,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勹口。与艸部苟字,音义迥别。

顾炎武也在《日知录》有写道:【三韵成章而惟用一字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韵,不仅是三句的三个“新”字,也不只是三句的四个“日”字,而特别在首句的第一个字“苟”和第三句的第一个字“又”也是押韵的。

北宋有⼀个名叫赵概的官员,在⾃⼰案头摆放了⼀个瓶⼦和⿊⽩两种⾖⼦。“起⼀善念,投⼀⽩⾖于瓶;起⼀恶念,投⼀⿊⾖于瓶”,以此来检验⾃⼰⼀天的进步与过失。刚开始⿊⾖较多,但他时时⾃省、改过⾃新,结果瓶中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少,最终赵概以德⾼⽽闻名。

而孙中山在少年时期也和他的友人朱执信效仿古人,用红豆和黑豆来表示善行和恶行,相互监督。

这也告诉我们要懂得时时更新,反省自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达自己观点(古文字争议诠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