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魏冯太后在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的女强人,她强悍到什么程度?在搜史君眼里能力是是堪比“武则天”,而且名声也要比武则天好得多,冯太后去世那一年,北魏孝文帝已经二十四岁了,孝文帝四岁登基,整整做了二十年多的“摆件皇帝”,为何孝文帝整整当了20年有名无实的皇帝,还能够名垂青史呢?仅仅是因为,史书中记载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不够的,但是孝文帝却为北朝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孝文帝:性格决定高度

孝文帝一直是有冯氏抚养长大的,而冯氏执掌北魏朝政近二十五年,当年选择亲自抚养孝文帝也是有着将他培养成一个可控性皇帝的原因,但冯氏并没有什么坏心思,而在这种情况下将孝文帝教导成为了一名性格良好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1)

虽说冯太后执掌北魏时,一心都是为了北魏的发展,但是毕竟整个国家的大权都在她一人手中,难免对于身为皇帝的孙子不是那么的放在心上,人们一般害怕的不是皇帝发火,而是太皇太后发火,冯氏曾惩罚孝文帝禁食,还一度曾想过要将孝文帝废除,扶咸阳王拓跋禧上位,而最终为何没有出现一位新的皇帝呢?当然是朝廷中有人劝阻,代表人物就是东阳王拓跋丕和大臣李冲,有了他的劝阻冯氏才作罢。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历史上如果有过女人把持朝政,下一位接任者一定会将朝廷上的官员进行一次大清洗,而在孝文帝正式掌权之时,对于冯氏亲近的人按理说应该被换掉,孝文帝并没有这么做,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李冲,李冲跟冯氏关系及其亲密对于冯氏来说李冲就是她的心腹,而等孝文帝亲政的时候却继续将李冲当做重臣。而史书《魏书·卷五十三·列传四十一·李冲传》中是这么描述的:“高祖亦深相仗信,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而冯氏死后,孝文帝竟然整整五天没有吃饭,这么看来孝文帝是完全没有记恨冯氏当初要废除他这件事。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2)

性格决定高度,这句话用在孝文帝身上可以说是十分恰当,孝文帝没有记冯氏的仇,也没有记李冲的仇,正因如此他才能有后来的成就。

孝文帝的性格并不是不记仇,而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而他身上的洒脱也使得他和其他北魏帝王有着极大的不同,对于他和氏之间的关系,完全就像。是民间祖孙一样,冯氏对她的惩罚就如同坊间祖母对孙儿一样,虽说后来一怒曾要废除孝文帝而最终却没有实施。冯氏去世后,孝文帝的种种表现,表明他对冯氏是真的有祖孙之情的。而冯氏执政时的举措也一改北魏历代君主的“重武”思想,开始“兴文”,这对后来的孝文帝改革有着极大的意义。

二、南政北用

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武力相比南朝来说要强大很多,但是南朝就体系来讲有比北朝要完善的多,而北朝的建立者大多都是少数民族,所以在制度上一直都是北朝在学习、模仿南朝。

在冯太后执政时期,就已经把学习汉魏时期的制度提上议程了,因为她认为北魏之前只重视军事力量,而国家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制度的改革。孝文帝上台后的一系列改革可以说是在将冯太后的改革思想继承下去。

南朝的朝政虽然混乱,但是南朝的很多制度都是值得北朝去学习的,孝文帝就希望自己可以细致的了解南朝的一些典章制度,可惜的是一个国家的典章制度又如何能轻易让别国学去呢?可是巧的是,就在孝文帝登基后的第三年,南齐雍州刺史王奂诬告刘兴祖后,将其杀死,顺势起兵但没过多久就被平定了,王奂被杀后,儿子王肃就逃往了北朝,王肃逃往北朝其实没什么,但她他这个身份就意义重大了,王肃祖籍琅琊,提到琅琊王氏,那王肃就不一般了,琅琊王氏可是东晋开国大臣王导的家族,王氏的后人们出身大族,对于魏晋和南朝的典章制度也算是颇为了解,于是逃到北魏的王肃就被孝文帝当成了坐上宾,王肃从此也从一个南齐的逃犯一跃成为“南北文化”传输的重要人物了。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3)

其实有很多北逃或者被俘的南朝官员都加入了对北朝的大改造之中,魏文成帝时期,刘宋宋文帝之子刘昶(chang)被诬告后逃到北魏,还有献文帝时期被俘的蒋少游,不断输入的南朝“人才”对北魏的朝仪、典章、服帽等制度进行改革,等到了孝文帝时期更是重用北逃的王肃,甚至在去世前留下遗诏任命王肃为宰辅,就连当时很多北魏贵族的地位都不如一个南朝逃亡过来的官员,由此可知孝文帝对于南朝制度学习有多么看重。

南朝的制度在北魏得到运用,可以说是北魏在进行一个很宏大的项目,这个项目在一代人手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冯氏开启了这个项目,孝文帝将他延续下来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北魏贵族在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同时,长期处于一种自满的状态,北魏君主真正要做的就是想这种“自满状态”消磨后,给北魏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南伐,南迁,选哪个?

孝文帝在改革时,给北魏的大臣们出了一个选择题,对北魏贵族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无论如何孝文帝都是最后的赢家。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决定迁都洛阳,但却没有明说。他给了臣子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南下伐齐,另一个就是迁都洛阳。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4)

北魏贵族对于南伐都是十分抵触的,在朝堂上孝文帝首次提出南下伐齐的时候,自己的叔父任城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显然不给面子,但任城王在鲜卑贵族中德高望重是宗族中的老人,要想将整个朝堂动员起来,就必须要先将任城王动员起来。孝文帝将自己南伐的真正目的告诉了任城王说:“皇叔,南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咱们鲜卑族是在北方靠武力崛起的,所以当时定都在平城,而此处并不适合国家以后的发展,国家要想强盛起来就必须要发展文治。如今要改变大家的风俗的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借南伐的名义,迁都洛阳,您觉得如何?”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5)

任城王在知道孝文帝真正的意图后,举双手赞成,他也认为国家要想发展好就一定要定都中原。

北魏鲜卑族对于故土还是十分的留恋,想要让大批朝廷官员同意迁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和十七年七月,孝文帝宣布南下伐齐,并在八月亲自出征。其实从这里搜史君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南下伐齐,一定要皇帝亲征吗?这只不过是孝文帝的一个幌子,罢了。皇帝都南下了,这些臣子待在平城还有什么用呢?军队行至洛阳,而看着孝文帝对于南下伐齐信誓旦旦,随军的大臣们心里都十分抵触,一个个跪地不起,请求孝文帝停止南下,“一怒之下”孝文帝给了大臣们两个选择:南伐,还是南下?

虽然北魏人不愿意南迁,但是他们更怕南伐,北魏经过太武帝之后的混乱,虽说还是比南朝强大,但也不适合再起兵戈,所以只能同意南迁。

南伐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南迁,南伐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在大臣们同意孝文帝南迁的提议时,这个坑早就挖好了,只要大臣们里面有几个人响应,一众大臣就会高呼:“皇上圣明”,这就是孝文帝运动群众取得的效果,“南伐”其实就是孝文帝准备的一场唱给那些不愿南迁臣子们的大戏。

南迁后,就是孝文帝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6)

北魏孝文帝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改革”了,也是因为这些改革让他名垂青史,而具体孝文帝又做了那些改革呢?搜史君就先为大家罗列出来

(1)禁止士族百姓胡服。

(2)将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

(3)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4)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东、西、南、北四门小学,教导贵族子弟。)

(5)铸造太和五铢钱,命公私使用。

这些改革对于现在的北魏来说变动是很大的,孝文帝要革除旧俗,改变北魏的一些生活习惯,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而令孝文帝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元恂却成了反对自己这些举措的第一主力,孝文帝要推行这些改革,如果连自己的儿子都要反对自己那还有谁能遵守这些改革呢?

孝文帝之子元恂的身材比较肥大,对他来说穿胡服要比汉服舒服得多,所以经常偷着穿胡服,后来还准备逃回平城,而这在孝文帝推行的改革之下是绝对不允许的,随后这位帝子迎来的就是孝文帝和自己的叔父咸阳王的混合双打,最后将元恂废为庶人,最后逼他自杀。

从元恂不遵守孝文帝改革,最后导致这样残酷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是十分坚决的,如果有人阻挠他可以将这些阻碍统统扫除。

结语:

北魏真正的改革发起者其实是北魏冯太后,而孝文帝只能算是冯太后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孝文帝改革之所以在历史上名气比冯太后改革的名气大,搜史君认为是在于孝文帝的宣传与推广做的很好在孝文帝时期,北魏都城南迁,这件事就可以成为北魏史上一个分界线,这是冯太后没有做到的。还有在推行改革时,对于元恂的处理,对改革的实施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北魏贵族们都知道,这次改革并不是一纸空文。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对话(孝文帝是冯太后改革的继承者)(7)

从长远角度来看,孝文帝的这些改革都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鲜卑族人和南方的汉人在血统上也有了融合,在风俗习惯上也有了交融,这对于北魏日后的强大也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民族的融合在此时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所以为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魏书·卷五十三·列传四十一·李冲》、《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上》、《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下》、《北史·魏本纪第三·高祖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