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僰人悬棺在哪里(宜宾珙县洛表镇僰人悬棺)(1)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

汉字解释

“僰”(bó)字解释:

1.逼迫。

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僰人”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说:“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筰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说文解字》记:“僰,犍为僰蛮也”。汉朝时,滇(今云南中部)有“滇僰”、邛都(今四川西南部)有“邛僰”,又有“僰道”(秦五尺道)。汉朝之后,“僰”的名称不见于记载。宋朝时,大理国主体民族称“僰人”或“白人”。元朝时,“僰人”或“白人”被鄙称为“僰夷”或“白夷”。[1]

悬棺

僰人悬棺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宜宾僰人悬棺在哪里(宜宾珙县洛表镇僰人悬棺)(2)

未完待续,欲想更多了解悬棺,请关注头条号\僰乡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