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场实战技巧第二讲(06临场3架子及刻意练习方法)(1)

详解三种架子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结构化表达3步骤,小伙伴可能会发现,一场临场发言做得好不好,架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我们怎样才能有足够的架子来应对各种需求呢?

还记得我们之前从横向递进的三种顺序而引申出的时间架、空间架、程度架吗?其实这三种几乎就可以涵盖架子的所有类型了。

首先我们讲时间架,这是一类将拥有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的零散信息组织起来的架子,它有很多类型,不限制于时间这个狭窄的概念,还包括一切有先后顺序或因果顺序的结构,通常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第一类,按照时间点,比如时间,去年,今年,明年,或者年龄,20岁,30岁,40岁等等

第二类,按照周期,比如客户的生命周期:获取、成长、成熟、衰退和离开,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成长、成熟、哀退等等。

第三类,按照流程/步骤,比如开会的注意事项,会前、会中、会后。又或者如何做一件事情,可以从计划、执行、反馈和改进这四个步骤来介绍。

说完了时间架,我们接着说空间架,空间架的类型是最广泛的,一般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类,按照地点,北上广深等

第二类,空间架还可以指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比如一个台式电脑是由主机、鼠标、屏幕、键盘等等组成的。

第三类,空间架还能用在抽象的要素概念上,比如如何判断完美的爱情,就可以用到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个要素。

第四类,二维矩阵其实也是空间架的一种。比如说到时间管理重要紧急矩阵。

在使用空间架的时候,通常要严格符合MECE不重不漏的原则,不然让人感觉不够严谨。

最后我们说一下程度架。程度架,有时候也叫三角架,就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这里不说三角架,是因为不想限制你一定要说三点。程度架可以是重要性程度、紧急性程度、关联程度等等。

1 )重要性程度,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说。

2)紧急性程度,把最紧急的放在前面。

讲完这三种架子,你可能要说,“哎呀 ,太多了,到了发言的时候用什么好呢?”,很简单,如果你一下子想不到用什么好,可以使用时间架子,从时间的角度去思考,因为这个应用最为广泛,你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启发。

好了,这三类架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去积累自己的架子,它们不仅可以用在表达上,其实架子多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升。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架子,其实就是简单的思维模型。根据查理芒格的说法,100个思维模型就可以解决90%以上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才经常说,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只要掌握了对的思维模型,你就可以在思考和表达方面有极大的飞跃。

如何刻意练习临场发言才能真正从知道到做到呢,分享临场发言的两大训练方法,输入法和输出法。

(1)输入:随时随地累架子

拆文章:看到好的文章,尝试进行拆解,看文章用了什么架子,看如何融为己用。

存模型:看到有意思的理论、模型、思考它的应用、然后记录下来。

建素材库:通过前面的方式,收集架子、模型、然后积累到素材库中,同时打个标签,方便日后快速调用。

(2)输出:写文章,讲议题

写文章:把平时所需要写的东西尽量用结构化的方法来写。

讲议题:口头表达议题是,刻意试用结构化表达发言。每次表达后复盘,看如何能讲的更好。

思维能力

其他重要的思维能力:

(1)创造思维:把你的思路打开,这样可以迸发出很多非常规的想法。

(2)批判思维:去判断,这些想法是否靠谱,是否切中了问题本质。

(3)收敛思维:将零散的想法进行结构化,结构化思维是收敛思维的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