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如果说这两年CP界有什么堪称流量密码的存在,“姐狗”绝对要算一个。
要不说中文博大精深呢,“姐狗”仅两个字,便将双方的人设特质与相处模式尽皆涵盖,精准打击多重爽点,且回味无穷。时至今日,“姐狗”的使用场景不断扩大。“狗”有狼狗、野狗、小奶狗。“姐”也有美艳姐姐、知性姐姐甚至男姐姐。其起源与原义已很难考证,而且也不再重要。
然而,与“姐狗”CP百试百灵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今年姐弟恋剧集整体受关注、个体不如意的尴尬局面。
2020年,《下一站是幸福》《怪你过分美丽》《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剧综集体证明了“姐姐”与姐弟恋元素的潜力。两年后,大批姐弟恋项目终于开花结果,集中端到观众面前,却屡遭 “油腻”“不好嗑”的批评。
悬疑刑侦也好、女性群像也罢,一般热点题材从异军突起到阶段性过气,往往都有四五部爆款的空间,姐弟恋剧却至今没有出现另一部《下一站是幸福》。日前杨幂许凯的《爱的二八定律》终于开播,招商之成功,令人不得不服“还得是85花”。目前看播放热度也相当可观,能否为姐弟恋剧一雪前耻且不谈,其引发的讨论乃至辩论,就够我们再一次审视姐弟恋。
姐姐美不美、弟弟呆不呆、要现实还是要造梦、怎么才算有“性张力”、谁是双向救赎谁是单方面扶贫……事实上,面对姐弟恋,群众内部也尚未吵出个逻辑自洽的需求来。观众对姐弟恋是叶公好龙吗?如何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政治正确下谈好恋爱?仍是一个尚需揣摩甲方意图,而不止是乙方执行层面的问题。
怎么都卖起了姐弟恋姐弟恋在国剧中并非稀罕物,只是过去鲜少被单拎出来做卖点。比方说,《神雕侠侣》的最大标签是武侠,而大把女大男小的民国苦情剧的标签,嗯,是民国苦情剧。
直到2014年,才出现了凭姐弟恋话题大受热议的《生活启示录》——毕竟主演闫妮、胡歌都是观众极为熟悉的演员,而且画风大相径庭。
该剧收视强劲,不过并未能令姐弟恋成为潮流。
一来,那一年的都市生活剧集体启用“另类”配对。除了姐弟恋,《大丈夫》《一仆二主》中的老少配也甚是抢眼。《大丈夫》中的姐弟恋配角火到又开了一部《小丈夫》,但热度口碑均不如前作,似乎也证明了姐弟恋还是作为配角更好嗑?
二来,2014-2015年,网络IP潮来袭,新鲜元素层出不穷,都市生活剧开始坐上冷板凳,影响力不足。
而如今这股姐弟恋潮流,首先离不开网红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2018)、卫视热剧《下一站是幸福》(2020)等爆款的带动。更重要的是,姐弟恋兼具纯爱与话题属性,因而成为了爱情剧与现实题材在发展中的共同选择。
爱情剧无疑是内卷最严重的赛道之一,需要不断下猛料来挽留阈值不断提升的观众。比如更新的创意、更极致的人设与情感关系,更养眼的视觉体验与更猛烈的感官刺激。
从设定上来说,姐弟恋挑战传统婚恋观念,并且容易与伦理话题产生交集(如果双方年龄差过大,或者有辈分差、有师生关系),也能够提供那种“不为身份限制的灵魂吸引”、“两人携手对抗世俗”的背德感与纯爱感。
从视觉上来说,姐弟恋的组合能够将御姐与鲜肉这两种流行审美一网打尽,可谓养眼又带货。
更实际一点,姐弟恋的搭配也符合贵圈女星续航久、男星崛起快、平台推新人的现状与需求。让滞留偶像剧的85、90花与需要卡位的95生各取所需的同时也各得其所,演适龄的角色,展现适龄的魅力。可以说,姐弟恋剧的大行其道,不仅是影视产业对下游需求的揣摩,在上游自身也有极大的组盘合理性。
现实题材中姐弟恋抬头,则是因为女大男小、女强男弱的搭配正在变成一种更加身边可见的现实,或者一种需要频繁面对的话题。如此,姐弟恋自然也成为现实题材的反映对象。
此外,被年下追逐、能够接受另一方低于自己、或者不介意与年轻的肉体春风一度,正在成为话题剧、职场剧、群像剧中快速勾勒某一类女性角色的惯用方式。姐弟恋元素成为一种丰富支线、填充话题的存在。
观众为何难讨好
2022年可谓小荧幕的姐弟恋大年,以此为主线、支线的剧集十部起跳。然而,像《炽道》《女士的法则》这样被嘲出圈已经算“成功”,还有许多项目根本没能留下姓名。原因何在?
从爱情剧内卷的角度,姐弟恋元素并没能转化为项目需要的猛料,而是被厚厚的工业糖精所包裹侵蚀。
比如,在创作中回避现实冲突,将可能遇到的阻力与争议处理得不痛不痒。但这也不能全怪创作端,因为这也是一部分观众的“下头”点。就想看点逃遁现实的“童话”,谁让你又把真相戳破?
又比如,在呈现上注重强调主演色相,或者急于推进发糖的流程,急色而不走心。
如此种种,大大抵消了姐弟恋的禁忌感与特殊性。人设与CP的探索空间也被无限挤压,过早出现了刻板化的角色与相应的姐弟恋专业户(AKA秦岚、金晨和王姓弟弟的排列组合),多样性、新鲜感根本无从谈起。
那么,姐弟恋有没有可能突破工业糖精、到现实题材中求发展呢?硬糖君认为,也很难。
一方面,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同样会被流行绑架、被价值观束缚。另一方面,纵览相关讨论,观众似乎也不打算为不够唯美、不够“进步”的姐弟恋故事买单:颜值身材不对等、有明显年龄差的不可;姐姐不够成熟、还要靠男人拯救的不可;弟弟不够懂事、让姐姐“养儿子”的也不可。
正午的《欢迎光临》就出现了这种CP与现实不能兼得的情况,评价两极分化
这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规训,也可能是一种很自觉的自我保护。正是因为身边或媒介中女大男小、女强男弱的例子多了,观众对荧幕姐弟恋的要求才会精准地抬高与收紧、几乎到了两两矛盾的程度,以免联想到现实中的糟心事,触发无尽的焦虑。
戏外同样如此。近几年的影视RPS里,“姐狗”组合非常多,如景甜张彬彬、吴露可逃、棣欣引力等。俊男美女的好氛围,配上一句“年下不叫姐,心思有点野”予以引导,就可能是一个热门CP的开端。
但遇上真的恋情瓜,大家又普遍没那么看好女明星向下兼容,甚至有缺德网友提出了“赘婿元年”的说法。
归根结底,嗑CP与成为剧集的观众,可以是一件事,但本质是两件事。
二者的标准不同、成本不同。嗑CP无需剧情支撑,一个同框、一个互动也能嗑,单纯看脸拉郎也能嗑。剧集却对故事的完整性、可信性有要求。这也造就了两者与现实不同的距离。嗑CP是在虚空中进行各种萌属性的排列组合,不必管合理与正确。剧集却必然要触及现实,换言之,也触及焦虑。
而网友对于“姐狗”CP的喜爱,很可能就只停留在二次元,勉强能够来到2.5次元(偶像剧、RPS),却不足以支持姐弟恋剧进行更现实、更尖锐的探索,以至于它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前景广阔、红利充裕。经常有网友嫌姐弟恋剧拍得不够真实,硬糖君只能说,那正是创作者的聪明之处。
反恋爱脑时代,爱情剧如何自处应该说,许多问题不是姐弟恋剧独有,而是爱情剧在这个反恋爱脑时代面临的普遍困境。
爱情故事无非是看两个人怎么冲破内外阻碍走到一起,起点越是天差地别,过程越是千难万险,越能论证爱情的力量。然而,这样的故事已经越来越经不起现代眼光的考量。顾里那句“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被奉为名人名言,苦守寒窑的王宝钏成为新一代恋爱脑icon。
哲学家韩炳哲在《爱欲之死》里谈到,“爱欲的对象实际上是‘他者’,是个体在‘自我’的王国里无法征服的疆土”。换句话说,爱情的到来就算不意味着失去、让步,至少也意味着改变,意味着打破现有世界,进入未知领域。
这样的激越莫测是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底的前人所向往的,但如今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变数太大、变化太快,水很深把握不住。爱情不是不美,但普通人没有试错的成本。所以比起看灰姑娘或穷小子追爱追得头破血流,不如看高富帅与白富美谈一场体面顺遂的恋爱来得轻松愉快。
剧本创作中有一个“弧光”的概念,意思是人物在整个故事中要有转变、有成长。过去成长型主角较多,转变就是从弱变强。但如今流行以强开局,再转变就只能从强变弱,让强者展现伤痛、暴露弱点,处理不好是很难令观众接受的。
在传统男强女弱的模式中,男方走下神坛尚有“追妻火葬场”这一爽点作缓冲。而大女主剧、姐弟恋剧无疑会放大这种矛盾。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有颜有钱、单身自由,已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状态,姐弟恋却要打破它,就更容易让人聚焦在损失而不是收获上。
毕竟,亲密关系的收获往往比较私人,非当事人无法完全理解;损失(财产、名誉的损失,生育、家暴的伤痕,等等)却往往是实际的、可见的,天然容易令观者代入自身来计算得失。
但与之一体两面的是,在当下成为流行的“姐狗CP”“小狗文学”,指向的正是一种不算计、不功利、坚定直球、义无反顾的爱。
所以说,剧集市场究竟该如何掘金姐狗CP热?
并非姐弟恋的《点燃我,温暖你》其实给出了一种答案。该剧单听剧情简介足以令人血压飙升,男渣女贱,完全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但真诚的创作和演绎总归能让接受这种设定的观众沉浸到故事当中,看到两个具体的人之间具体的感情。
其实在巨变的社会中,何为成功、何为失败,何为强大、何为弱小并无标准答案,如今满屏光鲜亮丽的女强人未必比十几年前的金三顺更强大、更高贵。创作者也好,观众也好,都应放下担子、给价值观松松绑,接纳更多元的角色与关系,能够进行真诚的交流,也敢于去谈真诚的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