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很多,有田园诗、送别诗、闺怨诗、边塞诗等,今天谈谈批判诗和讽刺诗。

批判诗和讽刺诗基本属于一类,共同点是两者皆是进行负面评价,这是和其他诗的不同之处。

两者的区别是批判诗是直接进行批评和否定,而讽刺诗则是含蓄进行批评和否定。两者各有其特点,不能互相替代,在不同的情境下,用得恰到好处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1)

一.批判诗

批判诗表达的是强烈的不满和批评,因感情炙烈,读起来给人很解恨的感觉。比如杜甫这首《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为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强烈批判了当时藐视初唐四杰的部分文人,大胆为初唐四杰正名,杜甫此观点已经过历史的证明。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2)

韩愈向来眼里不揉沙子,《调张籍》中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几句铿锵有力的诗句,强烈批判了中唐元、白为首的一众诗人抑李扬杜的论调,定下李杜同辉的基调。

批判诗感情强烈,因诗人安身立命之故,针对统治者的批判诗很少,而多以讽刺为主,使政治讽刺诗成为讽刺诗的主流。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3)

二.讽刺诗

讽刺诗更加含蓄,因此更能让人深思和回味。按照手法不同,我大致将讽刺诗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借古喻今类讽刺诗。李商隐是此类高手,比如《贾生》和《隋宫》皆是如此。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历史上贾谊之事,讽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关系百姓疾苦,可能也有自怜之意。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4)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很形象的讽刺统治者铺张浪费,奢侈豪华。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5)

第二类是借代讽刺,借其他相关事物表达讽刺之情。

如林升著名的《题临安邸》,“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面写游人,实际借游人讽刺南宋朝廷寻欢作乐,不思收复失地,确实既含蓄又深刻。

还有来鹄这首《云》,“千形万象竞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借云讽刺统治者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疾苦,导致民不聊生。

《官仓鼠》也属于此类。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6)

第三类是明褒实贬类讽刺诗,表面上看似表扬,实则是批评,也就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比如杜甫《赠花卿》中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表面上似乎是夸曲子好,实则是讽诫花卿,不要越槛听天子才能听的曲子。

再比如韩翃《寒食》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同样是明褒实贬,表达了官民不一,搞特权。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7)

我写的一首戏谑小诗《讽杠精》:

诗家自古骗诳多,

清梦无形怎压河。

明月谁能邀共饮,

君山何处似青螺?

此诗也属于此类,明着说杠精说得有理,实则讽刺杠精没有想象力。

批判诗和讽刺诗别出心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得好能入木三分,我们不妨可以写写试试。

讽刺诗的代表人物(入木三分刻骨难忘)(8)

,